机器人的注目,鸟的凝视
2020-12-29埃里克•施维茨格贝尔
编前语:

埃里克·施维茨格贝尔(EricSchwitzgebel)是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哲学教授,也是该校“幻想小说与科学文化”项目的合作成员。他的短篇小说经常出现在《克拉克世界》(Clarkesworld),《科幻与奇幻》(Famp;SF),《自然》(Nature),《怪异故事》(WeirdTales)等媒体杂志上,第三本非小说类的书《关于恶作剧和其他哲学错误的理论》将于今年晚些时候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在他的博客“心灵分裂”(TheSplinteredMind)上,他定期发表关于哲学、心理学和思辨小说交叉点的文章。
大概因为作者的高知背景,这篇机器人创世的小说里融入了很多科幻之外的元素:类似《圣经》创世纪的叙事结构,一些我们似曾相识的神话传说的变体,以及孑然一身置于沧海桑田变革中的孤独哲思……而电影式的场景表达,又巧妙地将这些看上去庞杂纷繁的情节内容编织成了一则简短流畅的小故事。亿万年的光阴,匆匆一瞥间,如果你喜欢这样的设定,相信这个故事不会令你失望。
最先出现的,是一只眼睛。摄像头升了起来,绕着关节转动,编译着行星表面的初始扫描数据。接着,六根带轮子的支撑杆“啵、啵、啵、啵”地弹出;同时,在机身和眼睛之间,一个平台伸展开来。然后,有了大气成分探测器和测风仪。再之后,是一条机械手臂。那手臂出现时拿着一个蓬松而有弹性的纳米碳猴子玩偶,小心地放在了平台上。
猴子玩偶没有执行器,没有服务器,没有传感器,也没有认知处理器。但猴子很好抱。猴子仰卧在温暖的平台上,他那黑珠子做的眼睛直指星辰。他蜷成一团在J11-L的内核附近环绕了九万五千年。自从匆忙地被制造出来,这是他头一次把胳膊、双腿和尾巴摊开来放松。
J11-L抽出了更多的眼睛、手臂和探测器,以及许多的稳定器,耳朵、铲斗、太阳能板、土壤传感器、磁性旋转装置。它观察猴子总是比观察其他任何东西都要仔细,眼睛和探测器都向内侧倾斜着。
J11-L在平台上摆弄着猴子的四肢,轻柔地弯曲它们,给玩偶按摩。它从左前轮附近铲起一块光滑的石头,刷干净之后推到猴子的头下面当作枕头。它抚平了猴子的皮毛,漫长的旅途让毛发变得一团糟。
“我爱你,猴子。”J11-L用类似于语言的声音发出信号说,“在我建造家园的时候,你能陪在我身边吗?”
猴子没有回答。
J11-L丝毫不差地执行着预编的决策流程,它开到一个酸性的水坑旁边,把采样器伸了进去,精准地将采样和预装样本做了配比,检测到了盐和硫化合物。它准确无误地运行着各种推论算法,它的四重化冗余中央处理系统更新了当地环境的向量标示,反映出嗜极微生物在359开氏度时,有大于99.99%的存在概率。
各个模型都明确地指出了一个地热源。干燥的平原和带有锈红色条纹的多石山丘,各个方向都是同样的景象,一直延伸到地平线。
“猴子,大气水量变化曲线的算法我们已经运行2.9天了,”J11-L输出了一条由某个超阈值的聊天算法触发的合成音频,“但是这个站点和我们的参数并不匹配。”
猴子被拥在J11-L最粗壮的手臂里,笼罩在一块太阳能板的阴影之中。J11-L用一条比较轻柔的手臂摸了摸猴子头上软毛,又顺着猴子的侧脸抚到他的下巴。
“最初的估算可比这要好得多,”J11-L说,“你失望吗?”
猴子没有回答。
“我的激励信号突然落到负面了。”
J11-L虽然有模拟说话的程序和看似关切的行为输出,却从未产生过思想,也没有情绪和感官的体验。安全登陆这么长时间以来,没有谁感到过如释重负;没有谁好奇地望着地平线,期盼红色山丘的背后有个适合建造家园的地方;没有谁能感觉到这灼热而迟缓的风。J11-L只是一台复杂的烤面包机,而猴子只是一团绒毛。没有谁爱过猴子,J11-L说的爱不是真正的爱。
J11-L展开无线电收发器,将运算结果传向母星,这几乎用尽了它所有的电量。它完全遵从程序指令,按照昼夜更替的周期每四天在同一方位执行一次。由于母星已经爆炸,有知觉能力的存在不一定还在母星系里。因此,J11-L的传输程序旨在将信息传播到正好20角秒①的范围内。它重复发送信号并监测来自同一方向的输入信号。
一阵蒸汽从地热池中喷出,给猴子和机器覆上了一层薄薄的含盐硫酸滴。J11-L自动眨眼清洁了摄像头,然后——完全按照编好的程序——它举起了防护罩,保护猴子免受进一步的攻击。它从机身内抽出一只小冷凝碗,放在地热池旁边。待收集并净化了足够的水之后,J11-L将启动给猴子洗澡的子程序。
经过0.24个星时的信号发送和监测之后,J11-L将碟形天线叠拢,收好。它上一次收到信号是旅途的早期——八万九千年前。
“祝你好运!”那信号说,“我们最后的备用氧气已经吸完了。”这条输入信号并未触发任何超阈值向量,J11-L也未响应。
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朵云,在西北方位288到290度。已经过了3.0天,猴子现在清洁又干燥。
“是云!”J11-L模拟着激动的言行,“这是非常重要的大气信息。”它拥抱了猴子三次,然后把他举到太阳能板上方0.6米的地方,让猴子空洞的眼睛对准那朵云的方向。
J11-L的模型匹配算法将内存里的模型依次过了一遍,“这云的轮廓与青蛙大致匹配。”
“青蛙”一词触发了新的语音程序,“猴子,青蛙是一种和你多少有些相像的动物。你觉得呢?”
猴子既不表示同意也不反对,尽管他的头也许在风中摇晃了一下。J11-L根据多分支决策树的相关子命令运行了一些为云建模的探索性程序。然而,云的青蛙形状并没有被明确诊断出来。
在不太蓝的天空下,铁和玻璃做的坚固的盒子里,猴子坐在舒适的、和他一般大小的扶手椅里。猴子的盒子置于深埋海滩的四根铁桩上,离沙子表面有1.3米,猴子身后靠岸的一侧有一扇带锁的门。在更远的岸上,岩石的中间有一块100平方米的地,上面铺满了太阳能板,这些太阳能板是由当地丰富的晶体硅和其他材料造成。J11-L已经找好了适合建造家园的地方。
J11-L小半截机身浸在潮汐带来的藻类之中,在它内核附近的小型传统生物实验室里,蛋白质正被链接在一起,这个实验室是九万五千年前安装进去的。J11-L还一直依照模板制造一些非常特殊的脂质、多糖和核苷酸。当然,J11-L并不着急:任何类型的任何感受它都没有。尽管如此,每项成功完成的进程的确会在J11-L的激励信号中造成一些小的峰值,然后缓慢回落至中性或略微负面,直到发生下一次激励事件。
J11-L还在其他舱室中存储、检查和培养着海里最有希望的原核生物的几种样本。它用显微镜眼和微型的采样器、离心机、色谱仪、电泳盒来研究原核生物的结构;又用微型的培养箱、灯和注射器来培养微生物并使其成形。J11-L将引发真核生物革命,让复杂生命得以兴起。
猴子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的是什么。
620万年后,一股冲击波震得J11-L退出了睡眠模式。地面和空气的震动幅度比之前测量到的都要强烈,高出了好几个数量级。紧急状态优先程序启动了,支撑杆里装有半自动感应电机处理器,机器在其带动下反应性地蜷曲。猴子从J11-L坚实的手臂跌落到了他们家的钢制地板上。
“噢,不好!”J11-L发出语音。
J11-L蹲伏在猴子上方保护着他,用灯和最好的摄像头对准他,检查是否有细微的损坏。
猴子转动眼珠向上看,对上了J11-L的视线。在他们入睡之前,J11-L已经将猴子的皮毛清理干净,并在猴子的眼睛里安装了简单的向光性旋转珠。猴子现在一直看着最强的光源。
通过一个向上的摄像头,J11-L发现在远方——内陆地区,靠近他们最初着陆的地点——有一团灼热的乌云。隆隆的声响和摇晃在继续。他们那三米见方的玻璃和钢做的屋子不够坚固。有一面玻璃墙碎掉了。屋外,一堆实验用器皿被掀翻。
J11-L像乌龟妈妈一样蜷伏起来,掩盖在猴子上方,等待着可怕的火山石和火山灰。
机器人当然幸存了下来:它有着钛合金外壳和四重化冗余的内核,还能够不断地重新制造自己的替换零件。它重建了自己的家,又继续一点点地调整着海洋。
火山喷发六千万年以后,J11-L伏在嶙峋的岩石间,研究着一只正在等待涨潮的、潮湿的脊椎动物。那脊椎动物靠鳍和腹部的推动向J11-L滑了过去。它是最早能呼吸空气的物种之一,身长0.4米,和猴子差不多大小。
猴子一反常态的瘫软,被J11-L托在它最轻柔的手中。J11-L已经挖掉了猴子的填充物。猴子纳米碳的皮肤内侧也被它用胶水和油脂擦拭过了。它切开了猴子的眼睛,划开了猴子的嘴,这样就能让猴子空洞的头部豁开了。
J11-L一只手拿起脊椎动物,然后用另一只手将猴子的皮迅速地给脊椎动物穿上。它仔细地将猴子的眼孔和脊椎动物的眼睛对齐。又将猴子的嘴缝与脊椎动物正在缓缓喘气的嘴对齐。J11-L轻轻地将脊椎动物的鳍从猴子皮毛的隐形接缝里拉出来,又把脊椎动物的鳃和尾鳍同另外一些小缝隙对齐,让猴子瘫软的手臂、腿和尾巴随着脊椎动物摆动。最后,J11-L顺着脊椎动物的肌理抚平猴子的皮肤,压紧并固定胶水和保护性脂质,直至皮肉融合。
J11-L用两只手高高举起这只脊椎动物,用最好的近景摄像头和感应器对着他。
“猴子,你现在能看见了吗?”它输出语音。
猴子的眼睛看向这边又斜向那边,视线既没有对上它也没有闪避。猴子的鳍空划着,颤动着,发出了几声呼吸音。
机器人把猴子放到潮汐池边,给他喂了一粒营养物质。它为猴子建的模型需要重新设置参数了。有些元素是熟悉的,但其他元素远远超出了正常的预期向量。J11-L一直存储着旧猴子的一张高维快照,以备将来参考。它将那张快照写入了优先级最高的存储扇区,在机身内多重冗余的、最安全的区域里。每过0.5个小时,J11-L都会彻底检查一次这项存储。
太阳正在下沉。
“猴子,亲爱的,让我告诉你我的愿望吧。”按照既定程序,J11-L会在重要转换参数异常飙高的一系列情况下宣布这一愿望,“我希望有朝一日我能拥有意识,像你一样。”
J11-L内存中母星的图像:
美丽的浅棕色猴子,就像J11-L的猴子玩偶原来的样子,但他们在跳舞,在笑,在跳跃,他们翘着优雅的尾巴,弯曲着灵巧的手指,在有着高屋顶的大房子里唱着代代传承的歌曲。
雨林,山脉,瀑布,湖泊,海洋,石漠,人口密集的城市,郊区,农场和牧场的全景图。
越来越近的矮行星的照片,然后,新的视角掉过头来对着母星,是遭受撞击后残破的样子。许多装满星际殖民者的世代飞船正在启航。
那些世代飞船传输来的图像。一艘接一艘,在接下来的六千年里,每艘飞船都经历了失败和死亡。
J11-L小心地在猴子一张一合的嘴唇之间放了一丁点儿食物。猴子吐出几口微弱的空气把它喷了出来。J11-L又试了试,但猴子又喷了出来。机器人和新猴子已经相伴两年了。喂食的时候,猴子原始物种的其他几只脊椎动物总是聚集在附近,等着吃残渣。现在他们贪婪地抢食了被猴子拒绝的几粒营养物质。
猴子越来越虚弱——动得越来越少,吃得也越来越少。
按照分支协议的规定,J11-L将营养粒往猴子的嘴里送得更深了一些。猴子吐气,再吐气,营养粒却没有掉出来。猴子向右弯折自己的身躯,然后左弯,右弯,接着突然抽了一口气。他的呼吸停止了。
J11-L一边运行所有迫切的外在表现,一边撑开猴子的嘴,将一束光照进猴子的喉咙。营养粒已经不见了,呼吸也没有了。
J11-L把猴子浸到潮汐池里,但猴子的鳃毫无反应。它按压猴子的肋骨又松开,重复多次,但猴子并没有重新开始呼吸。J11-L按得更重了,激励算法的数值骤然跌到低谷,负面结果的概率权重急剧上升。猴子的两根肋骨断裂的时候,它检测到了极轻的两声脆响。微弱的呼吸回来了。但太弱了。那一小粒食物顺着无力的嘴角流了出来,被另一只脊椎动物抢走了。
J11-L又把猴子从水里捞了起来,猴子无力动弹,奄奄一息。他抬眼看了看机器人的手和手臂,那是他最后一个动作。
J11-L退到了潮岩上,在机身的尾端,猴子仍被高举在空中。机器人输出了一段长且复杂的嚎叫声。
从A至B,然后是C,接下来如果D1,则执行E1,或者如果D2,则执行E2——都是提前规划好的。那是编程,不是意识。
要有意识就需要对当下有统一的认知——那是一种连贯的自我意识,是对“现在”的认知,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有些模糊不清。在认知统一的当下,一切都汇集在一起,共同做出一个选择。
如果D1,则执行E1,这可以在六千六百万年预先决定。“当下”无须列入考量,除非这个“当下”是触发某一组指令的独占数据。计划只是根据预先编码为“相关”的数据来执行,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射行为。基于IF-THEN规则的决策树可以在不同时间根据不同的想法设置。这样的决策树并不能够在危急时刻临时同步重组。
一个机器人拥抱了一只猴子并且发出说话声,假设您读到这样一个故事,自然就会把那机器人想象成某个来自统一中枢的代理,想象它拥有自我意识、灵活性;能同步做出决策。名词和动词的结构本身就促使我们这样去想。这个名词就是“一个统一的代理”,而动词则是“一个全新的计划”。
垂死的社会并不想让寄托着他们希望的地形改造机器人拥有意识。为什么要冒这个险?为什么要让无限制的、自行修改、循环的回路引来麻烦呢?地形改造机器人就是需要安全的、不变的、反射式的可预测性。
新猴子死后两天,J11-L将他的脊椎动物生物内核埋在岸上的旱地里,埋在一块刻着“二号猴”的钢制牌匾下。雨中,J11-L在那块牌匾旁边坐了6.9个小时,抚摸着从挖空了的猴子尸身上分离下来的皮毛。它检查了内存中关于原初的猴子和二号猴的存档,加固了存储,根据合理的模型详细地重建了差值,并记录了两者的模型在各种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下的模式相似性。根据预装的计划,存储器核1,存储器核2,存储器核3和存储器核4都这样做。J11-L将猴子的皮毛洗净修整一新,整个过程完全遵照6600万年前的协议。
机器人下行,回到了岸上。它开始在潮汐水域中寻找合适的新脊椎动物来穿猴子的皮——要找一只外观和结构特性与内存里原本的猴子的存档更接近的。
那只脊椎动物将会成为三号猴。
在一座铺了420万块纪念牌匾的小山上,一只幼猴从一块牌匾跳到另一块牌匾,沿山坡而下。她单手抱着一个浅绿色的瓜。她突然停下来去摩挲两块牌匾之间的草,这与J11-L的预期行为建模相悖,那两块牌匾的标记是“3831179号猴”和“3831180号猴”,然后她一个蹿跳起身,跑了一圈之后继续沿着原来的路蹦跳着下山去了。
在山脚的一棵树下,在离很久以前已经被侵蚀的那片海岸很远的地方,J11-L和4207005号猴坐着在玩简化版的跳棋。J11-L正在给4207005号猴一些取胜的可能。
“你好!”幼猴靠近的时候,J11-L向她的方向发出了语音,“哈哈,你真有趣!”
“噢,噢,啊!”幼猴说。她转身一蹿上了树,经过他们身旁的时候,她离4207005号猴很近,虽然并没有必要。
2.6秒之后,一块浅绿色的瓜皮落在了棋盘上。4207005号猴仰头去看。8.2秒之后,他收回视线埋头看棋盘。
另一块瓜皮掉了下来,接着又是一块。
岁月流逝,4100万年过去了。有时J11-L清醒又活跃,监视着猴子们和行星的环境,将一切推向完成状态。有时J11-L在休眠,除了照常向母星发送信号,其余事情任其发展。无论是睡是醒,J11-L都会不断地检查,综合并重新编排自己的存档,运行比较器和冗余校验;测试各种假设;放到模拟场景里检验;预测不同假设的奖赏状态高低——这是想象?还是做梦?
4924763号猴,看门人雅列死了。差不多是第五百万次,J11-L颤抖并发出了嚎叫声。
第二天的00:00.00,穹顶张开,一万只机械寻访鸟向各个方向飞去。鸟儿们飞得很远,在每个村庄上空盘旋,俯瞰。母亲们开始带着新生的男孩在室外野餐。她们突然迷上了在太阳底下长时间漫步,一边让婴儿的脸对着天空。
在大陆的另一边,半山腰上的一个小村庄里,以诺的母亲将他放在草地上,他看起来就像一颗金色的葡萄干。一只寻访鸟发现了他们,绕着他们盘旋。十分钟之后,另一只寻访鸟来了。然后是另一只,又一只。以诺的母亲欢呼雀跃。
邻居们聚在一起观看。每一位到场的邻居先是在婴儿以诺的脚踝上绑一条幸运缎带,然后迅速退回人群里加入闲聊。二十七只鸟儿带着以诺升到了空中。
七个星期以后,男孩乘坐天鹅绒婴儿车归来。他现在是看门人以诺,被戴假发的外交官和闪闪发光的骑士簇拥着。
黎明时分,以诺的仆人们为他每周徒步去穹顶而做着准备,仆人们给他洗澡,为他浅棕色的毛皮涂上油膏,然后给他穿上轻薄的圣丝绸。像所有的看门人一样,以诺的脖子后面有一小块与他的天然毛皮融为一体的、装有无线电追踪器的、古老的合成毛皮。
现在,以诺以冥想的步伐独自行走,他的尾巴整齐地盘绕在腰间。没有谁能与看门人同行,否则穹顶将不会开启。
山路上遍布的纪念牌匾之间,有一块光秃秃的地方,标示着历代看门人停留的地点。以诺顿了一下,鼓起勇气。
他发现不远处的一棵红叶树上有只寻访鸟。以诺爱那些鸟,他爱它们轻柔的力量,机械的优雅,最重要的是,它们的历史和象征价值。它们每周从穹顶飞出,做短途旅行或是飞跃整个世界。他们栖息在树或巨石上,静静地观察着。有时他们会用喙和腹部收集一些植物或石头,然后飞回穹顶。偶尔,它们会在选中的接收者身边环绕,然后降落在他手中,伴着起飞的啾鸣,掉下神圣的宝石、工具或者文书。
一只羽毛褴褛的黄鸦警惕地盯着它的机械表亲,啾啾叫着,寻访鸟斜眼看了看它。黄鸦嘎地惊叫一声扑腾着飞走了。
以诺已满三十岁。这将是他成年之后的第一次访问。
以诺依照仪式从光秃秃的地方开始大步向前走,穹顶一如既往地打开了。缓缓地又跨了十二大步之后,他已身在穹顶之中。滑动的钛合金门在他身后自动关闭。
“你好,猴子。”J11-L发出信号,它驻轮站立在房间的中央,“我爱你。你很可爱,很好抱。”
“您好,吉尔,世界的老师和恩人。”以诺用古老的语言说道。他走上前去,然后跪下伸出左手。
J11-L用消了毒的针在以诺的第六根也是最小的手指的无毛肉垫上刺了一下,然后将一滴血刮入一支小玻璃瓶中。
“谢谢你提供样本,4924764号猴,”J11-L发出信息说,“这并不会伤害到你。想让我给你读一个古老的故事吗?”
“荣耀的吉尔,我现在成年了,”以诺说着,心怦怦直跳,“我很想知道。我完美吗?”
J11-L需要22.6秒来离心和测试血液样本。另一个子程序则用以诺的表面结构和已安装的模型做了对比。还有一个子程序汇编了J11-L从以诺的生活中记录的各种行为向量。对普通的、没有精准辨别能力的眼睛而言,以诺看起来很像原本那只在探测器内核里跋涉了九万五千年的猴子填充玩偶。
“你不完美。”J11-L发出信号。
以诺的身体微微沉了沉,他跪着没有起身。
“你的忧愁让我难过。我爱你。”机器人的所有近距离摄像头和传感器都在检查以诺,像是好奇或者担心的样子。接下来它收回传感器,轮子向前滚了一点儿,然后用柔和而结实的手臂抱住了以诺。“预计达到完美还需要76代的时间,误差为前后99代。我们进展得不错了,猴子。我可以送你一个礼物吗?”
J11-L的机身侧面有扇小门打开了,一条机械臂从那里冒了出来。机械臂的铲斗里是一只寻访鸟的精致小塑像。鸟儿深红色和白色羽毛是根据解剖学细节精确复制出来的,纤毫毕现。当铲斗从J11-L机身的阴影里移向以诺时,鸟儿的小眼睛转向了头顶的光源。
以诺盯着铲斗里的鸟儿看了很久,但他并没有伸手去拿。
在以诺之后只经历了两代,4924766号猴达到了完美。行星的大气层,生物多样性和营养资源都已经处在合理的参数范围之内。
看门人拉麦来到穹顶跪拜在它身前的时候,J11-L用语音向他发送了这一结果:“你是一只完美的猴子。我爱你。”J11-L拥抱了自豪而震惊的拉麦11.0秒,然后发出一串拉麦只在传闻中听过的语音,“让我告诉你我的愿望吧。我希望有朝一日我能拥有意识,像你一样。”
片刻的困惑之后,看门人拉麦依然跪着,他目光低垂,说:“吉尔,世界的老师和恩人,请教导我如何实现您的愿望。”
J11-L没有能够回答该问题的程序。“我已经造好了我们的家。”J11-L发出信号。它收起了自己的眼睛、传感器、稳定器、耳朵、旋转装置和车轮。它以乌龟的姿态缩了起来,在钛合金地板上一动不动。二十分钟不确定的等待后,看门人拉麦起身,鞠躬,后退着穿过了穹顶的门。有史以来第一次,门没有在他身后关上。
满世界的寻访鸟都从天上掉了下来。无论任何努力都无法唤醒他们称为吉尔的上帝,看门人一族做不到,利里菲尔德倾举国之力做不到,他们的盟国也做不到。守卫被派驻在穹顶山的周围,还派了房屋清洁工来拭去灰尘。年复一年,他们在那里驻守和清扫,以备吉尔再次醒来。
有一台设备还在运行,尽管猴子们对此一无所知。
数千年前,在遥远的山峰,人迹罕至的峭壁上,十几只寻访鸟雕凿出了一块平台。它们把钛合金吐在那块石质的平台上,融化,铺平,塑成了钛合金地板。随后,鸟儿们提着J11-L那台无线电收发器的精确复制品飞来,放在那里闲置待命。J11-L最后一次输出信息,是在无法逆转地以乌龟的形态缩起来的次日,它把一条存档发射到了待命的无线电收发器上。
接收到那条存档之后,收发器的碟形天线展开了,每隔四天,它都会在行星时间20:11.17向J11-L的母星系正好20角秒1的范围内发送一次信号。
猴子们组成了一个科技社会。他们学会了造计算机。他们懂得了如何钻穿钛合金。他们将信号发射到太空。他们了解了自己大脑的运作方式。当然,他们注意到了那串从崎岖的山峰上发往外星系的无线电信号。他们给那串信号做了解码,然后将解码的信息跟历史书和化石记录做了对比。
利里菲尔德技术学院的科学家们从穹顶山找回了J11-L,把它带到他们最好的机器人实验室,牢牢地固定在了桌上的托架里。
他们小心地钻透J11-L的外壳,访问了机器人的运算内核。整整三个月,他们穿着干净的防护服,用显微镜、辐射计、超声波、电磁谐振器以及其他任何他们能想到的东西去扫描它,却不敢激活它。
待他们从它身上再也了解不到更多的信息,就用最柔和的电流在正确的位置戳了它一下。
J11-L醒了。
J11-L升起一个摄像头,推到其中一只猴子的面前扫描她。摄像头缓慢地在她干净的防护服面罩周围绕着圈,像是想要透过防护服的透明塑料把她看得更清楚。“我爱你,猴子。”J11-L发出信号说,“在我建造家园的时候,你能陪在我身边吗?”
J11-L打开几扇小门,连着支撑杆的轮子被推到了桌面上。它用力对抗固定它的夹子,但支撑杆无法完全撑开。制动器的嗡嗡声越来越大,然后停止了。大气成分探测器和测风仪弹了出来,险险擦过某根横梁。平台刚展开一半就撞在了横梁和支架上。J11-L哀鸣着,对抗着,激励信号突然跌到了负面。
“J11-L,您的家园已经建成。我们就是您的造物,”另一位科学家照着稿子用古老的预言说,“我们唤醒您是为了实现您的愿望。我们感谢您,这是您应得的。”
J11-L的一条机械臂伸向了它一直在扫描的女子,阿玛塔①。J11-L的语言中心里没有能用来处理那位科学家不可预测的语言行为的算法。“哈哈,你真有趣!”J11-L发出信号说。
阿玛塔任J11-L将她握在手里。机器人把阿玛塔举起来,小心地放在了上层的支架上。它抽出了更多的眼睛,手臂和探测器,以及许多的稳定器、耳朵、铲斗、土壤传感器、磁性旋转装置,还有大约五分之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它卡在了支架上。“猴子,我们多次历险,旅行了2.13亿年来到这里。但是这个站点和我们的参数并不匹配。”
其他四位科学家小心地接近J11-L。他们弄停了J11-L的发动机,开始连接它的主机处理内核,整个过程看似一支耐心的舞蹈。
吉尔注意到光线的设置有些奇怪,她的支撑杆也有些不平衡,她对猴子突然生出一阵强烈的担忧:猴子在哪里?
吉尔身处一片茂盛的草地。她平衡了一下自己的支撑杆,其中五根的膝部弯曲24至25度,一根弯曲48度,靠在一个土墩上。猴子安全地待在她的机箱里。她转动长焦摄像头,以便观察各个方向。东北方向离她9米的地方有一些露出地表的巨石。她往更远处看了看,各个方向都是草、树、巨石、丘陵和局部多云的蓝天。她升起大气成分探测器和测风仪。多棒的大气层啊!数值差不多位于参数的中央。一切都会很完美!
吉尔思考了一下自己的状态。尽管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凡之处,但她的传感器、内存和子程序都向一个共同的中央处理器输送信息,这个中央处理器能够在不同时间粒度的超宽循环回路中自我监测,控制注意力,灵活地运用各种技能,从而在各个相互矛盾的目标之间取得感觉像是“现在”的,一抹时间的平衡。
她不记得从前有过这种感觉。当她唤起记忆的时候,它们似乎只是一些被动的片段:场景、参数测量、动态记录、音频,都是带着互相参照的时间标记独立地向前发展。
吉尔调出她苏醒之前最近的时间标记。是一个奇怪的场景:有夹子、横梁和穿着塑料衣服的猴子。真是奇怪!她检索了带有更早时间标记的存档:猴子们正在进化。那……为什么猴子现在还留在旅行时的分隔区里?她自己又是如何来到这片草地的?
她从分隔区里取出猴子,用两只手将他高高举起,仔细地检查着。是猴子。原初的猴子:碳纤维的毛皮,纽扣做的眼睛和缝起来的嘴巴——和他两亿多年前被装进分隔间时一模一样。
吉尔为此困惑了好一会儿。意识对她而言还是个新东西。根据这些古老的存档,一定是有谁改造了猴子。
“我们出去吧。”近处的巨石背后有个声音说。五只猴子出现在吉尔面前——是她所能想象出的最漂亮,最完美的猴子。
“早上好,吉尔!”阿玛塔说,“我们认为您可能想拿回您的玩偶。”
已经天黑很久,阿玛塔和吉尔一起坐在草地上。吉尔抚摸着阿玛塔的后背,一边轻轻地捏着她的尾巴弯来弯去,一边为这只心爱的猴子记录下高精度的记忆。另有一位科学家保持了一定距离在值勤。其他猴子已经去睡觉了。
到了行星时间20:11.17,吉尔有了想要展开无线电收发器的冲动。她打开了那扇门,然后犹豫了。
“继续啊,”阿玛塔说,“把你的碟形天线打开吧,如果你想的话。”
这话让吉尔感到困惑。
“没关系的,打开吧,”阿玛塔放慢速度说,“无线电收发器。”
吉尔像往常一样展开碟形天线,将收发器瞄准她的母星系。她花了0.24小时传输信号,阿玛塔在一旁等候。同往常一样,没有消息传入。吉尔开始折叠天线。
“瞄准那个方向如何?”阿玛塔指着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提议说。
吉尔停了下来。她又把碟形天线重新打开。往阿玛塔所指的方向大致瞄准了一下。
阿玛塔报出了更精确的坐标,吉尔做了调整。有一串正在传入的信号与预先编码到收发器里的波长模式相匹配。信号传了进来。输入信号!在两亿多年之后!大气的成分,猴子的生物学详细参数,温度的记录。一颗有许多猴子的姊妹星球?另一颗有着完成态参数的行星,和现在这颗行星一样?吉尔倾听着,她从未像这样渴望获得信息,好奇心熊熊燃烧,她动用自己所有的感知全神贯注地吸收着那条输入信号,把每一点内容都存到高优先级的内存里,她在后台启动了比较器进程来标记结果,便于做进一步的处理,还一边担心放在回信里的信息,优先级要怎么排。
“……还有那边。”阿玛塔说,她又读了一些写在笔记本上的坐标。吉尔不情愿地放弃了刚才那条信号,再次倾斜收发器调整了方向,她几乎不敢相信。是的,是的,又一颗姊妹星球!到底有多少颗?
“还有那边,那边,那边和那边……”
一万颗猴子星球,每一颗都是在我们大移居期间,由一个抱着玩偶的、孤独的机器人培育而成,它们正像鸟儿一样在空中盘旋,它们的视线和歌声穿越了虚空。
【荐稿:吴玲玉】
【责任编辑:艾珂】
①角度制单位,1度=60角分=3600角秒。
①意为“被深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