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 用汽车发动机 烹饪美食
2020-12-29喜喜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18/ftEXxytZFWM5PTWmvLaj7P.webp)
去年在澳大利亚旅行,我和朋友从南澳阿德莱德出发,一路北上,4天直抵澳洲中部原住民的圣地——乌鲁鲁国家公园。因为时间有限,所以这次我们行程计划得颇为仓促,第二天一早6点就要起床。这时候我想到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早饭怎么办?
朋友知道了我的困扰后告诉我,我们完全可以用汽车的发动机来制作早餐:“等到达奥古斯塔港,我们就可以边欣赏海景边享受热气腾腾的早餐了。”
用汽车的发动机来加热食物,在美国和澳洲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当年几个饥肠辘辘的长途卡车司机灵机一动在速食罐头汤上凿了个洞,随后把罐头固定在发动机上,等到达目的地后,汤也差不多可以喝了。
这种彪悍的烹饪方式就这样沿袭了下来。不仅仅是卡车司机,许多自驾背包客也在用这种物美价廉的方式填饱肚子。Maynard Chris和Scheller Bill两个人更是把用发动机烹饪菜肴的心得和经验写成了一本名为《歧管的宿命》的书。
我对这种新型烹饪手法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即决定开始着手准备明天的早餐,并决定先从培根三明治开始。我们先去超市采购了几片培根,还买了两个西红柿作为配菜,为了使得三明治看起来清新又健康,又把牛油果和芝麻菜放进了购物筐。此外,用汽车发动机充当烹饪载体,必不可少的材料就锡纸。
第二日,早早起床,把食材从酒店的小冰箱中取出。提了车,便进入到发动机的检测阶段。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热车,五分钟后,用手指检测发动机内部温度,为了避免烫伤手指,这时候动作一定要快。也可以往发动机上滴上几滴水,通过水气蒸发的程度来检测温度。经实践证明,通常最热的部分是排气管,而如果车型比较老旧,那么发动机的上部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烹饪位置。
朋友继而又传授秘诀给我:“不同的食物适用于不同的温度,比较厚的肉,比如牛排、羊骨就可以放在温度较高的部位烤制,而像是蔬菜或者鱼虾等,就需要放在温度稍低的部位烹饪。
随后我们再把培根切成便于烹饪的小条,在锡纸底部先刷上一些橄榄油,培根放进去后,在锡纸的上部也刷上一些橄榄油,随后再用三层锡纸把食物紧紧包好。毕竟,食物的汤汁漏到发动机内,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一定要确保食物固定在最稳妥的地方,这样在驾驶的时候食物才不会随意移动。一定要给加速器连接杆那里留出位置,如果被食物堵住,汽车要么打不着火儿要么根本就熄不了火儿。
从阿德莱德到奥古斯港全程大概313公里,大概还有55公里的时候,路边停车,我们放进去包好的培根片。又开了还剩10公里的时候,再放进去之前准备好的面包片。这时,已经能闻到培根的香气,还能听到滋滋作响的声音。到达小镇,我们路边停车,打开引擎盖,小心翼翼地撕开锡纸,只见培根被烤得恰到好处,而面包也是酥软又松脆。在海边找了张野餐桌,拿出食材,随后在面包片上一层层码好切片的西红柿、牛油果、芝麻菜和厚厚的培根,再撒上些许海盐和橄榄油,伴着保温壶里的热咖啡,一顿美味诱人又温暖身心的早餐就此开启了新的一天。
才过一天,想再用发动机做饭的念头就蠢蠢欲动,但不想总是小打小闹,新目标是尝试制作更为复杂的硬菜。
众所周知,澳洲人喜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而充满澳式风情的烧烤更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说到用发动机烹饪,澳洲人民绝不含糊,他们甚至还发明了一个单词来描绘这一行为:Carbecue——把Car(汽车)和Barbecue(烤肉)这两个单词组合起来,就变成了Carbecue(汽车烧烤)。
我们计算好行程后,便于下午前往肉铺买了一块T骨牛排,同时还不忘带上几个土豆和蘑菇作为主食和配菜。
根据牛肉的厚度,想要吃上五分熟的牛排,预计需要开上90公里。在还剩20公里的时候,我们又一次路边停车,把之前买的土豆快速削皮、切块,刷上橄榄油后,放到了牛排的旁边,同时还不忘给牛排翻个面。
到达目的地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车盖,那一瞬已经能闻到牛排混合着蘑菇的香气了,用夹子小心夹出,打开锡纸,牛排和蘑菇都烤得恰到好处,只看卖相就已经相当诱人。刀叉配合,切下一块牛肉,豪迈地把所有食材也一起送入口中,牛肉丰腴肥美,口蘑清新自然,土豆绵密香甜。简直是对公路旅行者最好的犒劳。
(汪向阳荐自《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