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也有鄙视链
2020-12-29蒋方舟
今日文摘 2020年18期
作家,是在霸凌同行的道路上走在一线的人,也是文学鄙视链的始作俑者。
诺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就曾经在个人回忆录里写自己得了毛姆文学奖,有四百英镑的奖金。她专门写信感谢毛姆,毛姆回信说:“不用谢,我没看过你的东西,没人给我写过感谢信,你肯定经常为了讨生活写这种信吧。”
三岛由纪夫去拜访太宰治,认真地看着太宰治的脸说:“我不喜欢你的作品。”太宰治像是被人捅了一下,自言自语说:“你虽然这样说,但你还是来了,所以还是喜欢的吧。”真正刻薄的是三岛由纪夫在文章里的冷笑——我和他的区别,就是我绝不会说:“可你来了,所以还是喜欢的。”
马克·吐温是简·奥斯汀的著名“黑粉”,他说:“没有简·奥斯汀的图书馆称得上是一个好的图书馆。”“每次我读《傲慢与偏见》,都想把她从坟墓里挖出来,用她自己的骨头砸在她的骷髅上。”
诺奖诗人米沃什骂波伏娃:“我尊重那些捍卫妇女权利的女性。但是在波伏娃这里,一切都是对于下一场时髦知识的拿捏,这个下流、让人讨厌的母夜叉。”
作家的宇宙都是以自己为中心构造的,也没有什么社会通用的东西可以衡量彼此的水准。一个年收入五百万的人不会嘲笑一个年收入一千万的人穷,但是一个一本书卖了一万册的作家有充足的底气讽刺一个畅销书作家——这种不以成败论英雄恰恰是文学美妙的地方。
(杨峰荐自《时文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