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猪瘟耐热活疫苗冻干工艺设计分析
2020-12-29么亮
么 亮
(华威特(江苏)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江苏泰州 225300)
0 引言
猪瘟是一种由CSFV病毒引发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对于养猪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当前市场现有猪瘟活疫苗对于冷链环境、保护剂及干燥工艺的要求较高,且耐热性能较差、存在一定副作用、无法实现批量化生产,对于活疫苗工艺规律的改进与优化提出了现实需求。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试验材料选取TB公司生产的猪瘟兔化弱毒株与ST细胞,日龄为90~110d的健康种兔,20日龄仔猪,J研究所研发的猪瘟耐热配方,以及S公司生产的dmem培养基、C5H8NNaO4等试剂。试验仪器选用0.15㎡、0.5㎡和2㎡三种规格的冷冻真空干燥机,恒温干燥箱(温度分别为37℃和45℃),荧光显微镜,FDCS196低温冻干显微镜,以及DSC热分析仪。
1.2 试验参数测定
选用DSC热分析仪针对毒株与猪瘟耐热配方混合溶液进行测定,测得混合液升温速率为10℃/min,由初始温度上升至30℃,温差为80℃。选用FDCS196低温冻干显微镜进行混合液测定,测得初始温度、最终温度分别为18℃和-45℃,降温速率达到每秒0.3℃,真空度为20Pa。
1.3 冻干程序
在冻干程序设计上分为三个环节:在预冻环节,将隔板温度设为4℃、-42℃、-42℃,对应的时间分别为60min、120min、150min,预冻方式均为H,真空度不计;在一次干燥环节,将隔板温度分别设为-10℃、4℃和20℃,在R条件下对应的时间分别为30min、30min和120min,与H对应的时间分别为600min、200min和150min,真空度均为100Pa;在二次干燥环节,将隔板温度设为28℃,与H对应的时间为200min,真空度不计。其中H为快速降温/升温至预设温度后维持一段时间;R为设定时间内慢速降温/升温至预设温度[1]。取冻形合格、残水率≤3%的样品,置于37℃环境下保存10d,完成耐老化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确保病毒滴度下降之差≯1Lg,并基于RID方法完成复核。在此基础上,选用0.15㎡、0.5㎡和2㎡三种规格的冻干机进行逐级放大,完成工艺放大处理。
1.4 疫苗性能检测
选取耐热性、安全性两项指标进行活疫苗性能检测,选取活疫苗依据三个批次置于37℃、45℃两种温度环境下进行保存,测定疫苗的TCID50/ml指标,并将其与商品苗进行比较,判断耐热效果;同时选用生理盐水分别配制出10头份/ml、20头份/ml、30头份/ml的疫苗,以1ml/头的剂量对10头仔猪进行肌肉注射,并配置未注射疫苗的对照组,结合免疫后仔猪的临床表现判断疫苗的安全性能。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参数测定结果
通过观察猪瘟耐热配方混合液的测定结果可以发现,混合液的共晶点为-26.5℃,塌陷温度为-22.5~-20.5℃。将其与冻干工艺相结合,预冻温度约为16.5~18.5℃,低于混合液共晶点,可保障样品的冻实度;在一次干燥阶段,工艺温度未超过混合液的塌陷温度,可保障样品的多孔结构与效价。
2.2 冻干程序建立
结合猪瘟耐热配方混合液的热参数性能,将预冻阶段的隔板温度取值为-42℃,一次干燥阶段的隔板温度设为-20℃、-15℃、-10℃和0℃,通过观察样品的冻干形态可见,在一次干燥阶段隔板温度为0℃时,样品底部出现明显收缩现象、冻干形态较差。而依照预先设定的冻干程序进行疫苗耐热性能测试可知,其耐热损失仅为0.51Lg,残水率<3%,且复核结果显示耐热损失为0.46Lg。在现有0.15㎡冻干机的基础上进行工艺放大,分别选取3个批次样品进行测试与记录,可观察到在0.5㎡冻干机上的三个样品批次的冻干损失分别为0.17±0.09、0.19±0.04、0.35±0.03,耐热损失分别为0.9±0.08、0.78±0.1、0.9±0.03,冻干损失均<0.4Lg、耐热损失均<1.0Lg,符合要求、实现可重复性;而2㎡冻干机上样品的耐热损失为1.8±0.12,残水率为3%±0.17%,需通过降低一次干燥阶段的隔板温度、增加干燥时间,方可保障获得良好的冻干效果、实现可重复性。此外,需注重控制好冻干规模在2㎡条件下的冻干程序与工艺,降低一次干燥阶段的隔板温度、延长冻干时间。
2.3 疫苗性能分析
2.3.1 耐热性能
疫苗在37℃条件下可保存20d左右,耐热损失接近1.0Lg;在45℃条件下可保存14d左右,耐热损失为1.0Lg。样品在两种温度条件下的耐热损失均小于商品苗,证明其具备良好的耐热性能。
2.3.2 安全性能
针对10头20日龄仔猪分别注射10头份、20头份、30头份疫苗,观察仔猪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精神状态、进食量、体温等指标与对照组基本保持一致,由此说明本文选用的猪瘟耐热配方安全性能达标,具备实际推广价值。
3 结论
现阶段我国研发出的猪瘟活疫苗在37℃温度环境下最高可保存10d左右,疫苗的耐热性仍有待提升。本文结合冻干程序与耐热损失等指标探索出一种放大工艺,可在0.5㎡冻干规模下维持猪瘟活疫苗的耐热性与安全性,有效实现工艺优化、提升活疫苗的耐热效果,为活疫苗的批量化生产及工艺推广提供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