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牛脑膜脑炎效果评价
2020-12-29刘思昊刘永福
刘思昊 刘永福
(甘肃省华亭市农业农村局马峡镇畜牧兽医站,甘肃华亭 744100)
牛脑膜脑炎在牛养殖业中十分常见,临床病理学类型表现多种多样,本病最早报道见于1956年,后续在多个国家中均有发现,如今,牛脑膜脑炎遍布世界多数国家,多发生于肉牛、奶牛中,多发于秋冬季,由于寒冷刺激、拥挤等因素刺激发病。
1 牛脑膜脑炎诱因与表现
牛脑膜脑炎属于常见的严重脑机能障碍疾病,多以神经型为主,是由于病原侵入牛脑组织,致使蛛网膜下腔出血,炎性变化诱发脑膜脑实质发炎,霉变饲料、长途运输、感冒、天气寒冷等,都是牛脑膜脑炎的发病诱因,经常继发于伪狂犬病、传染性脑脊髓炎、李氏杆菌病、乙型脑炎、玉米中毒、食盐中毒、囊虫病等疾病类型中,近年来,牛脑膜脑炎的发生率呈现增长趋势,本病多见于6月龄到两岁,表现出散发性趋势,会通过生殖道分泌物、尿液、飞沫等传染,秋冬季节发病率较高,其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包括生殖道型、呼吸道型、神经型。其中,生殖道型可诱发母牛子宫内膜炎、阴道炎、屡配不孕、流产、犊牛发育不良(死亡)、公牛精液质量下降不育;呼吸道型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高热、流涕、胸膜炎、败血症等;神经型则表现为体温升高、厌食、步行僵硬、精神沉郁、肌肉软弱等,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运动失调、伸头昏睡、麻痹等,最后由于痉挛而死。其病理表现为脑膜充血,脑脊液增量,肾脏、肺脏、心脏等器官也有明显出血性病灶,有的病牛会合并心肌炎、心内膜炎,在脑膜、脑等组织器官中都有血栓形成。
根据炎症性质、部位、运动种类、严重程度的差异,牛脑膜脑炎的表现包括一般症状与局部脑症状。一般情况下,脑膜脑炎会伴随脊髓膜发炎,在脊神经根部受到刺激后,病牛颈部会出现严重的疼痛反应,在病程发展下,脑膜刺激症状逐步减弱。同时,病牛的感觉技能、运动技能也会发生变化,在发病初期,呈现出高度兴奋表现,瞳孔缩小、呼吸急促、容易惊恐、行为异常、口流泡沫,随着病情的进展,病牛瞳孔散大,反射机能减弱,后期会出现意识丧失、昏睡。在局部脑症状上,则表现为眼球震颤、咬牙、斜视、吞咽障碍、视觉丧失、嗅觉错乱等。
2 牛脑膜脑炎常见疗法
牛脑膜脑炎的常见疗法有西医疗法、中医疗法两类。西医疗法对于精神极度兴奋者,可采用静脉放血疗法,并用磺胺类药物抗菌消炎,为了减轻脑水肿,可用甘露醇,若病牛强烈兴奋,可采用安溴注射、,硫酸镁等药物,并搭配利巴韦林、VC等,连用3~5日后,一般具有显著疗效。中医疗法药物组方各有不同,代表性的如方一:黄连、大黄、生地、栀子、茯神、远志、防风、柏子仁、酸枣仁、郁金、天竺黄,用水煎后内服;方二:桔梗、菊花、双花、蝉蜕、车前子、茯苓、苍术、川穹、竹叶、泽泻、天麻、白芷、灯芯草,煎水内服。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脑膜脑炎效果评价
例1:某公牛犊,1岁,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速、鼻孔频频喷气、频繁转圈运动、口流泡沫、肌肉痉挛、倒地、颤抖、站立不稳等表现,经诊断为脑膜脑炎。
采用中西医结合法,西医疗法包括地西泮注射液、磺胺嘧啶钠注射液、青霉素、脑康注射液,肌肉注射。在中药上,用药组方包括知母、生石膏、栀子、黄芩、贝母、草决明、菊花、藁本、当归、远志、川穹、茯神、朱砂、黄芪,用水煎服,并将病牛隔离在安静、通风、避光、干燥场所。经过三天的对症治疗后,顺利康复,后续未出现复发。
例2:母牛,3岁,发病前当地气温骤降,下雨,该母牛刚刚产犊,发病后表现为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口角流涎、有攻击人畜行为,并表现为肌肉痉挛、四肢滑动,诊断为中脑脑膜炎。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西医用药包括磺胺嘧啶注射液、地西泮注射液、脑康注射液、青霉素,中药用药组方有黄连、大黄、生地、栀子、茯神、远志、防风、柏子仁、酸枣仁、郁金、天竺黄,用水煎服,将病牛隔离,置于温暖、通风、安静、干燥区域。治疗一周后置于,后续未复发。
4 结语
脑膜脑炎是由于牛受到传染性或中毒性等因素的侵袭,软脑膜及整个蛛网膜下腔发生炎性变化,此后经过血管和淋巴管转移到脑实质,引起脑实质的炎性反应,也可以是脑实质本身的原发性炎症。脑实质和脑膜往往会同时发生病变,呈现脑膜脑炎的现象,临床上以脑膜刺激症状、一般脑症状和灶性症状为特征。牛脑膜脑炎十分常见,给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了降低牛脑膜脑炎发生率,需要注意圈舍卫生,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及时注射疫苗,避免出现饲料中毒、中暑、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