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推进基层动物检疫防疫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2020-12-29邹慧萍
邹慧萍
(江苏省扬州市蜀岗-瘦西湖景区畜牧兽医站,江苏扬州 225002)
1 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注重,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有效实施可有效的对肉类食品的安全给予保证。基层动物养殖当中,一些致病性较高以及传染性强疾病出现,给养殖场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能及时检测出疾病,及时治疗,从而避免出现扩大感染。除此之外,国家动物保护工作当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对畜禽传染疾病的控制能力,由此可见,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对其进行不断探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不断的优化改进,使其能更好的发挥出其功能。
2 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防疫检疫资金匮乏,影响防疫检疫工作开展
就动物防疫工作而言,不仅活多事杂,而且补助、报酬低,工作环境恶劣。最重要的是,防疫人员工作地位低。这些因素,造成防疫检疫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防疫检疫跟进不及时,直接影响防疫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对防疫检疫认识不足,配合防疫检疫意识较差
就配合防疫检疫而言,多数民众认为该项工作与自己关联性不大,打不打防疫针与社会无关联,对基层防疫员更是存在较大的抵触心理,一旦圈舍有患病苗头立马卖掉。由此,市场出现不少流通死亡不明或急性病死的禽畜。此外,比较城镇,农村防疫检疫条件更差,检疫防疫方式更落后,传统“两眼、一刀、一钩子”的模式还存在,大大影响动物检疫防疫的严肃性、科学性。
2.3 各个部门单独行动,无法形成执法合力
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涉及部门众多,有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为此,要获得预想的工作效力,更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合作。单靠畜牧兽医部门,难以取得预想的工作成效。但是,由于执法及利益的约束,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少联合执法,难以形成执法合力,这在一定程度增加工作难度,导致农村地区乱屠乱宰的现象突出。
2.4 基层养殖散养户居多,面广、量大检疫难度大
当前,基层禽畜养殖工作,散养户占大多数,养殖管理粗放,加上工作基础条件较差。由此,基层动物检疫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很难确保防疫检疫密度,而降低防疫检疫工作效率。
此外,由于散养户多,出栏时间差异性大,同样增加动物防疫检疫工作量。个别民众自家养殖禽畜,自行宰杀销售,消费者图便宜,购买没有检疫的肉品,而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3 加强基层动物检疫防疫工作的建议
3.1 增加检疫防疫资金投入,加强防疫检疫工作领导
各级领导做好防疫检疫工作部署,认真履行基层工作检疫防疫工作职责,做好职能部门分工,落实好动物检疫防疫双轨制,执行好动物检疫防疫追究制、责任制。
在工作职责责任到位的基础上,逐步加大检疫防疫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先进防疫设备,配套建设专业性强的实验室,不断提升检疫质量和水平。同时,要保证资金到位,专款专用,激发基层防疫检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2 做好检疫防疫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
利用好各类宣传媒介,尝试多形式的宣传造势。
比如:农村大集发放宣传单页,村里村外显目处悬挂标语,村党委大喇叭宣传等等,派遣专业人员深入村镇宣传,详细讲解关于《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知识,以增强其配合检疫防疫的意识,杜绝生活中各类私屠、乱宰等行为。
3.3 加强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动物检疫防疫执法合力
各职能部门明确职责,加强配合、协作,形成一股执法合力,共同服务于动物检疫防疫工作。经实践证实,多部门联合执法,才能保证工作效力,取得预想的防疫检疫工作成效。
3.4 加强检疫防疫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防疫检疫队伍
本着“以人为主”的原则,着力于培养一只高素质检疫防疫队伍。为此,定期组织好防疫检疫人员业务培训,做好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工作,加快相关知识的更新,以提升其业务素养、增强其技术水平,确保动物检疫防疫的规范、科学。
3.5 配套专业性强的硬件设备,发挥好各实验室价值功能
配齐硬件检疫防疫设备,以提升检疫防疫准确性。为此,各部门利用好专款金额,建设好标准实验室。同时,调配专业人员,做好实验室管理,发挥好实验室功能和价值。此外,逐步加大防疫人员工作补贴,增加工作人员福利津贴,确保动物检疫防疫的质量和有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