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资本主导模式的隐忧
2020-12-29刘语霏
+ 刘语霏
(万星计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8 月,商业航天圈内引人关注的一条消息便是星际荣耀宣布完成11.925亿元B轮融资。这一次融资也创造了国内商业航天领域单轮融资的最高纪录。
对于这条新闻,有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解读,就是民营火箭的融资金额越来越大,融资企业却越来越少,风险资本正在向民营商业航天的头部企业聚集。而这一迹象,意味着起码在资本层面上,民营商业航天领域的淘汰和整合进程已经开始。
回顾近年来商业航天投融资的发展轨迹,这一解读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佐证。
事实上,风险资本进入商业航天领域的时间并不长,据公开资料显示,仅仅三年前的2017年,民营商业航天企业的融资总额不过亿元人民币左右,而且大都属于试水性质的投资。
但在2018年,民营商业航天几乎一夜之间成为创投领域的热点之一,出现爆发性增长。这一年,中国商业航天领域至少发生36笔投融资交易,总额超过21亿元人民币,金额过亿的就有12笔,其中,三分之一属于天使轮及种子轮投资,中国的商业航天产业似乎已经成为投资风口。
但是,到了2019年,情形又为之一变,商业航天企业只有12家企业披露融资,总额在11亿元以上,这与2018年的规模相差甚远。于是,有声音称,民营商业航天看起来似乎迎来了发展滞缓期。
进入2020年,在前面提到的这笔近12亿元融资之前,一直波澜不惊。但仅这笔融资的金额,已经和2019年融资总额大体相当。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多数民营火箭初创企业鲜有新的融资进展,生存艰难。
可以说,在短短四年间,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已经从资格赛进入淘汰赛,而裁判者,正是资本。
资本的选择自然有其自身的逻辑,向头部企业聚集,也是由其趋利和规避风险的本性所决定的。但对商业航天发展的全局而言,这种顺理成章的逻辑背后,也凸显出商业航天整体布局的不足与局限:商业航天落地形式的单一,火箭与卫星似乎成为商业航天的全部内容,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则被有意无意忽略;定位与模式的单一,对于商业航天市场的认知相对狭窄,航天技术应用市场和消费级市场的巨大前景还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地方政府不懂行业,行业自身也不积极推动;产业多样性的缺失,商业航天的发展路径众多,每一条路径的探索需要秉性、目标都具有独特性的众多创业企业的加入,共同打造产业的多样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共同营造一个具有极大包容和开放的发展环境。因此,单一以资本为主导的商业航天发展存在一些隐忧。
其一,中国的商业航天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大多数民营航天企业尚未经过市场的考验和竞争的洗礼,在这一阶段展开的由资本主导的淘汰和整合进程,难免不会导致产业多样性和竞争压力的缺失。
其二,产业的形态被资本这一单一要素塑造,而市场开拓、技术积累、优质资源对接和创新动力等诸多重要方面等未能与之形成综合作用,便难以形成健康的产业生态。
其三,由于风险资本的投机性和难以确定的持续性,民营商业航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航天+”的推进与落实,由此展开的跨界融合,才是商业航天发展的真正方向,同时,商业航天的谋局,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连接起来,不能也不会完全依赖于资本的有限兴趣和热情。
基于这些因素,民营商业航天开启资本主导模式并不是一个完全合理的选择。一方面,我们需要充分运用资本力量推动商业航天的发展,特别是头部企业的培育。另一方面,也需要着眼整个产业,创立创建适当的投资机制,给予更多商业航天新生力量或发展迟缓的创业企业必要的扶持,以保持产业的多样性和初创企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