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熟知“小大之辩”,做好语句补写

2020-12-29山东袁庆峰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0年4期
关键词:语段连贯语句

山东 袁庆峰

由于充分体现了在具体情境中考查语言运用的要求,最近几年来,语句补写成为比较流行的高考题型。鉴于语言情境的考查,语句补写也成为得分区别度较大的题型之一。在面对此类题型时,若能熟知情境中的“小大之辩”,既从宏观上把握所填内容,又从微观上细致斟酌,定能做好语句补写类试题。

“小大之辩”本是《庄子·逍遥游》中的重要论题。在《逍遥游》中,“小”和“大”既包括物体或空间的大小,也包括寿命或时间的长短,还包括知识的多寡。在“小大之辩”的认识上,《庄子》中充盈着“小不及大”“大也是小”“小大齐一”的辩证的道家思想。在复习语句补写时,我们若能熟知此类试题的“小大之辩”,抓住本质规律,便可“批大郤,导大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一、大处看行文结构,小处看句间关系

语句补写是对残缺语境的补充,首先应该考虑所给的语境,也就是语段的相关内容。在阅读中,我们当先从语境的整体内容和行文结构入手,大处着眼,宏观把握,整体理解,厘清语段的层次结构,明确语段的前后关联。这样,便可从宏观上推测出语句补写的内容。

从语段的结构上来看,语段通常是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段落的开始、展开、总结分明,意思相对完整独立。开始部分为提出话题或者观点,展开部分为文段的主体,结束部分归纳全段,由此形成了内部结构的总分总关系。此外,还有承接和并列。厘清行文结构是语句补写时进行语句推导的重要依据。

语句补写时,为了使补写的句子和上下文衔接更加和谐通顺,还要从小处揣摩句间的关系。辨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对小的句群进行结构分析。语段内,句子的关系通常有因果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等。因果关系的句子可能补写原因,也可能补写结果;递进关系的句子可能补写基础语句,也可能补写意思更进一层的句子……剖析句间关系是语句补写的进一步深化。

【例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013年全国卷Ⅱ)

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①________。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②________,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③________,是因为在这些根内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会降低风吹和水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率。

分析这道题,应该首先从整体上看行文结构。整个语段介绍的是植物的根的作用:首先介绍了一般根的作用,继而介绍了假根的作用和命名原因。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①应该是介绍一般根的作用,②③处介绍假根的作用和命名原因。

为了补写出通顺合理的句子,我们再进一步分析句间关系。由①后的“这两项”的承接介绍和第三句中的句意转折,可以看出“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恰是①最为合适的内容。②处具体介绍假根的作用,“并非”“而是”是一组表示并列关系的转折词,由下文“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可以确定②的内容应是“固定植株的位置”。③处后是“因为”一词,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因果关系复句的补写,后面是对原因的解说,那么,③补写的就应是结果,从而确定③的内容是“之所以称其为假根”。

二、大处看补写限制,小处看补写提示

语句补写的考查目标是语言表达连贯。从阅读的角度来看,它是在考查语境的限制与提示。

所谓限制,也就是补写的句子要合乎语境,顺应语境话题,围绕语境行文。阅读中,要总览语段意思,明晰语段涉及的关键概念、基本理论和相关解说,从而在整体上把握所要补写的内容,保证其与语段语境一致、话题一致、内容相关。

所谓提示,就是从语段中的提示词入手,辨析词语、句子间关系,推导出所要补写的句子。如“但是”“然而”表示句意的转折,“因为”“所以”“究其原因”“就是”“因此”“是因为”等词语明确了因果照应关系,“比如”“以……为例”鲜明地表现了解说的逻辑,“不仅……而且”“不仅……甚至”则表明意思的进一步深化等。

除了提示词语,标点符号也是语句补写中常见的提示。如分号标示了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冒号是提示下文或者总结上文,括号表示解释说明,句号标示了一句话的结束等。在语句补写题的练习中,标点符号并不仅仅表明语段的语气和感情,也常常在该语境中的逻辑意义上提示着所补写的内容。

【例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017年全国卷Ⅰ)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①________。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②________。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③________,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分析这道题,应先从大处看补写限制。文段介绍的是药品使用对人产生的影响,主要从药品在血液中的浓度的角度进行阐释。语句补写时,不能背离语境,应该围绕这一语境进行补写。

同时,从小处看补写提示。①处横线前是“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若使用不当”则提示此处是和“预防、治疗疾病”相反的内容,由此推断,可填写表示“也可能对身体产生损害”之类意思的句子。②处补写的句子处于药物“逐渐被吸收进血液”和“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之间,而“随着时间推移”则提示该处与“血液”和“药物浓度”两个关键词密切相关,由此推断可填写表示“血液中药物浓度会逐渐升高”之类意思的句子。③处的“然而”表示转折,提示了前后语句意思的变化,结合前面的“高于某一数值”和后面的“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来进行分析,“然而”提示此处应为“药物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之类意思的句子。

三、大处进行逻辑分析,小处进行文字推断

作为独立的语段,语句补写时先要分析所给文段的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语句内在逻辑关系的反映,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从大处进行逻辑分析时,对语段分层是较为常用的方法。层次清晰了,语段的逻辑也就分明了,语段的内容才能明晰。

从根本上讲,语句补写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要补写出合适的句子,还需小处推断,细处斟酌,注意关联词、标点符号、副词、代词和句式的暗示作用,在字数限定的范围内,从文本中提炼、概括、甄选词语,准确答题。

【例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2017年全国卷Ⅲ)

太阳能与风能①________。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加强;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②________。这种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③________,在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况下,二者同时发挥作用,比单用风力或太阳能发电更经济。

分析这道题,可以先从大处对全文进行逻辑分析。该文段可以分两层,首先讲了太阳能和风能的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接着具体介绍了不同自然条件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使用规律。

在文字的具体推断中,①处是该语段的第一句话,总领后文。考虑后面的分句内容“白天”“夜晚”“夏季”等这些词语的共性,可以推导出“时间”这一关键词语,再抓住后面的关键词“互补性”,从而推导出①处应填写“在时间上有很强的互补性”。②处对应前面的分句,由“夏季”,可以推导出后面应该是“冬季”,由“阳光强度大而风小”可以推导出“阳光强度小而风大”,这样便可确定此处为“冬季阳光强度小而风大”了。③处对应它前面的分句,与“夜间和阴天”对应的是“白天和晴天”,但是,考虑到白天也有阴天的时候,因此,从逻辑上进一步推断,可填写“晴朗的白天由太阳能发电装置发电”。

当然,语句补写填写完毕后,还要检查所填写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语句是否做到了简明、连贯、准确,是否符合字数要求,放入语段后通读是否连贯通顺等。

猜你喜欢

语段连贯语句
浅谈中年级“语段学习”实践策略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语篇隐性连贯及其识解机制研究:回顾与展望
基于语段加标推导和特征核查的TCG分析及接口区分条件
《脉络与连贯:话语理解的语言哲学研究》简介
重点:语句衔接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我喜欢
作文语句实录
如何压缩新闻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