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法律思考

2020-12-29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茅屋茅草秋风

袁 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诗人杜甫晚年创作的一首诗歌。公元760年(唐代乾元三年)春天,安史之乱未定,杜甫带领全家历尽艰难来到成都,由亲友帮助,在浣花溪边盖起一座茅屋,暂时有了栖身之所。不料到了秋天,茅屋上的茅草被大风吹落,雨落入屋内。漫漫长夜,杜甫辗转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诗篇。倘若跨越千年时空,杜甫生活在今天,还会有诗中这般窘境吗?

群童抱茅入竹去,杜甫可多途径维权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秋风怒号,卷起屋上茅草。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杜甫年老体弱,当着他的面抱着茅草跑入竹林。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东西(茅草)被拿走,年迈的杜甫喝止不住,只能拄着拐杖独自叹息。根据我国现行法律,面对这种情况,杜甫该怎么办呢?

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屋顶上的茅草虽然被大风卷起吹落,但它们依然是杜甫的合法财产。茅草属于物,儿童们公然抱走茅草占为己有的行为,侵犯了杜甫的物权。当物权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儿童们无权抱走茅草,杜甫作为茅草的权利人,有权要求他们返还茅草,如果茅草被损坏无法使用,杜甫还可以向他们的监护人主张财产损害赔偿。

老年生活困难,杜甫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屋漏床湿,布被子盖了多年变得又冷又硬,孩子的睡相不好,把被子都蹬破了。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满腹愁苦,难以入睡。作此诗时,杜甫已经年近五十,在当时算是老年人了。然而此时的他,漂泊异乡,身处于风吹屋破、无处安身的境地,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不可谓不凄凉。

今天,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生活困难的公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宪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我国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所以,如果杜甫生活在今天,他年老时,可以通过按月领取养老金等方式获得物质帮助,从而保障自己及家人的基本生活。

法律保障寒门学子的受教育权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漫漫长夜,令杜甫难眠的不仅是自身的处境,同时还有天下穷苦读书人的生活命运,他忍不住感慨道:“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庇护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欢笑乐开颜,房屋能够不被风雨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唉!如果真的能出现这样的房屋,即使让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我本人被冻死也心甘情愿了。”

今天,我们提到“寒士”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家境贫寒的学生们。为了防止寒门学子陷入因家庭困难无法读书的境地,我国通过多部法律及相关规定保障其受教育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家、社会对符合入学条件、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少年、青年,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同时,国家设立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基金和贷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不断完善的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搭建起了“广厦千万间”,使莘莘学子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安心读书,再也不用担心风雨侵袭。

在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的第九年,杜甫因病离世,一代“诗圣”陨落于历史的长河中。斯人已去,但他留下的众多经典诗篇,仍如璀璨星辰,照耀千古。

猜你喜欢

茅屋茅草秋风
茅屋
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偶拾
坐在风中
茅屋
到山上住间茅屋
秋风
茅草
秋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