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

2020-12-29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457001张翔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5期
关键词:肢体神经功能脑梗死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457001)张翔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易患的常见性脑血管疾病,发病原因为脑部血氧不足,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坏死和脑软化,进而引发脑梗死[1]。由于脑梗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尽早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障碍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通过对脑梗死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适合在临床上应用的有效护理方案。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43例,研究组43例,参照组:26例男,17例女,平均年龄(68.5±3.2)岁;合并糖尿病19例,高血压21例,冠心病3例;研究组:27例男,16例女;平均(69.7±3.3)岁;合并糖尿病18例,高血压22例,冠心病3例,对比基本资料未见统计差异(P>0.05)。入选对象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通过医学伦理审核条件,排除患精神疾病,合并有严重的心、肾、肝功能不全或不接受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在控制血糖、降颅内压等治疗的同时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时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介绍详细的疾病治疗方法、注意事项、治疗成功案例等,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②认知康复:通过聊天、播放轻音乐和辨识物体等训练,刺激患者的躯体感觉功能;同时,强化对患者进行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功能训练;③肢体康复锻炼: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知道患者进行体位锻炼、肢体摆放、关节被动训练;并在患者病情稳定时,指导患者进行床椅转换、站立平衡和行走训练等;④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鼓励患者家属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锻炼,循序渐进,从完全支持到部分支持,直至患者能够独立进行穿衣、吃饭、洗漱等。

1.3 观察指标 以NIHSS量表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越低表明神经功能恢复越好;以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越高表明生活活动能力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依据统计软件SPSS19.0计算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差异分别采用X2检验、t检验,以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NIHSS评分 护理前,研究组与参照组NIHSS评分比较,(20.4±2.7)VS(20.2±2.6),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NIHSS评分为(11.8±1.2),较参照组的(14.3±1.3)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的Barthel指数 护理前,研究组与参照组Barthel指数比较,(38.4±7.6)VS(38.8±7.4),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82.4±7.8)较参照组(68.3±8.2)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针对患有脑梗死的患者,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给予患者全面、细致的康复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研究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结果表明,患者经护理后NIHSS评分显著降低,患者的Barthel指数明显上升,表明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恢复更好。早期康复护理是以常规护理为基础,更加系统、规范,协调各科特色护理技术的新型护理干预模式[2]。可在患者发病初期采用系统化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心理干预,认知康复干预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有临床研究认为患者发病后3个月是机体功能恢复的有效时间,神经功能恢复又与机体功能恢复联系紧密,因此,为了改善患者机体功能障碍,在患者发病早期对其实施认知功能和肢体功能等康复训练,有利于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3]。

综上,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脑梗死患者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肢体神经功能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