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介入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0-12-29河南省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454000张瑛
河南省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454000)张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所收治肝癌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1例,男33例,女18例,平均年龄(50.22±5.49)岁;对照组51例,男32例,女19例,平均年龄(50.17±5.51)岁。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完善术前检查、遵医嘱用药、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及突发状况处理等。
1.2.2 研究组 加用认知护理干预:①家属认知干预:大部分家属由于缺乏必要医学常识,普遍存在紧张、焦虑等情绪。在介入治疗前,应加强家属认知干预,干预内容包括肝癌发生机制、治疗必要性、术后注意事项等,同时,可通过列举成功案例帮助家属缓解负面情绪,提升其配合性,为患者提供更多家庭支持。②心理疏导:入院后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实施针对性心理辅导内容。在整个住院期间,与患者保持融洽关系,建立信任感,使患者对介入治疗认知更趋合理,保障治疗可顺利完成。③治疗后认知干预:介入治疗结束后,患者及家属均特别重视治疗效果。应在治疗后第一时间告知患者及家属治疗成功的消息,对患者的配合予以表扬和鼓励,提升其术后配合度,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几率。④饮食干预:介入治疗后,由于术创、麻醉和心理压力等因素,患者普遍存在食欲减退、恶心等现象。应实施饮食护认知干预,告知患者合理制定饮食计划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合理进食,并教会患者放松及转移注意力方法。
1.3 判断标准 记录典型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局部出血、尿潴留、腰背疼痛、肝功能衰竭。并进行生活质量调查(ADL评分量表)。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P<0.05定为具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中,术后仅出现1例局部出血、2例腰背疼痛,其并发症发生率为5.88%;对照组出现3例局部出血,5例腰背疼痛,2例尿潴留,1例肝功能衰竭,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5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ADL评分结果比较 干预前,研究组与对照组ADL评分比较,(40.27±5.51)VS(40.25±5.47),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ADL评分为(60.23±5.3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26±7.5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与传统护理内容相比较,认知护理干预是指通过规范化、系统化的认知教育活动,帮助患者形成正确治疗观念、养成健康行为习惯,从而最大限度消除潜在危险因素,有效降低死亡率、提升预后质量[1]。张志君[2]研究指出,护理干预可最大限度降低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明显减轻和消除负性心理状态,有利于生活质量提高,总生活质量评分高达(57.73±13.83)分。
本研究纳入认知护理干预,首先,通过对家属实施认知护理干预,以减轻其负性情绪、加强疾病认识,为患者提供更多家庭支持和温暖。其次,通过治疗前心理辅导,可针对性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增加信任感,为后续治疗打下良好基础。再次,通过认知干预可及时消除潜在危险因素,减少并发症发生。最后,通过饮食干预,可帮助患者建立正确饮食认知,合理饮食,有利于促进机体康复。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中,术后仅出现1例局部出血、2例腰背疼痛,其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57%(P<0.05)。提示认知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这可能与患者认知水平更高、依从性更高等因素相关。另一组数据显示,干预后,研究组ADL评分为(60.23±5.3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26±7.59)分(P<0.05)。提示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更好,这可能与认知护理干预可提升其临床表现有关。与上述研究结论相吻合。
综上所述,认知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癌患者介入术后护理中,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