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2020-12-29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467000赵晓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5期
关键词:稳定期个体化系统性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467000)赵晓辉

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虽得到有效缓解,但鉴于该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等特点,长期用药治疗易降低患者依从性,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相关研究指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有效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改善肺功能有积极意义。本研究选取我院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82例,旨在探究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我院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82例(2017年12月~2019年5月),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观察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60~70岁,平均年龄(65.34±2.16)岁。对照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60~70岁,平均年龄(65.71±2.03)岁。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订承诺书。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告知患者疾病机制、危害及遵医用药、培养科学生活方式重要性;叮嘱患者饮食应少食多餐、营养均衡;指导患者进行散步等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①个体化评估,依照相关临床检查结果明确患者疾病改善情况,以目的性访谈结合患者受教育水平,明确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实际护理需求,制定具体护理计划。②健康教育,若患者对疾病了解程度较低,则向患者发放我院自制《老年慢阻肺稳定期健康知识手册》,指导患者翻阅;若患者对疾病具有一定了解,则邀请专家或既往成功康复者向患者讲解保持良好遵医行为重要性。③运动指导,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腹式呼吸或缩唇呼吸,20min/次,2~3次/d,结合患者体力等实际情况,调整运动量。

1.3 观察指标 ①遵医行为,采用我院自制《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评估两组遵医行为,包括遵医用药、康复锻炼、科学饮食、合理作息4项,共100分,>85分为完全遵医,75~85分为部分遵医,<75分为不遵医。完全遵医、部分遵医计入遵医率。②记录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遵医行为 观察组完全遵医17例,部分遵医22例,不遵医2例;对照组完全遵医13例,部分遵医19例,不遵医9例。观察组遵医率95.12%(39/41)较对照组78.05%(32/41)高(χ2=5.145,P=0.023)。

2.2 肺功能 干预前,两组FEV1、FVC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FEV1(1.32±0.28)L、FVC(2.25±0.33)L均较对照组的(1.20±0.26)L、(2.10±0.31)L高,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仍存在不同程度呼吸困难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常规护理干预中,护理工作多依照既往临床经验进行,护理内容单一,无法满足患者实际需求。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为护理新趋势,因具有针对性等优势在临床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1][2]。本研究针对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予以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遵医率95.12%较对照组78.05%高(P<0.05),可见该护理方案可提高遵医行为。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通过个体化评估,可明确患者疾病改善情况、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需求,依此制定护理计划,护理计划具有针对性,利于提高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采取发放健康知识手册、邀请既往康复者现身说教等方式加强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可加强患者对遵医行为重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结合患者体力等实际情况调整运动量,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并能避免因过度训练加重疾病。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后观察组FEV1、FVC较对照组高(P<0.05),表明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肺功能。

综上所述,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中,可提高遵医行为,改善肺功能。

猜你喜欢

稳定期个体化系统性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肺康复护理应用在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中的效果及价值研究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308nm准分子光联合皮肤屏障修复剂治疗稳定期面部白癜风的疗效评价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