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对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患者肺通气换气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0-12-29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830028王晓静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5期
关键词:换气气道人工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830028)王晓静

ICU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救治危重疾病患者的主要场所。人工气道是ICU中最常用的一种救治手段,主要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直接置入气管而建立起来的气体通道[1]。通过人工气道的建立能够保证危重疾病患者的气道通畅,从而促进患者病情得到快速的转归[2]。临床实践表明,对于行人工气道治疗的ICU患者来说,在其治疗期间如果能够配合实施良好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人工气道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肺通气换气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3]。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ICU将集束化护理模式应用到人工气道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获得了良好的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0月~2018年9月我院接受的ICU人工气道治疗患者120例,以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包括观察组(例数=60)和对照组(例数=60)。观察组60例患者,年龄34~82岁,平均年龄(55.7±3.3)岁;包括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对照组60例患者,年龄36~80岁,平均年龄(56.5±3.6)岁;包括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以上两组研究对象的病历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1.2 临床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集束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 培训教育 在集束化护理开展实施前,对全体ICU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围绕人工气道的护理进行。护士的培训以集中培训教育的方式进行,培训内容包括集束化护理理念、实施流程,并根据护士所在的具体岗位,所负责的具体工作内容,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要着重强调护士在实施临床护理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流程执行。在培训结束后要对护士进行相应的内容考核,只有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1.2.2 护理实施 ①体位管理:成功建立人工气道后的24~48h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对于情况允许的患者,最好同时将床头抬高30°~45°。患者在鼻饲后的30min内,要让患者保持静养,在这段时间内不能进行翻身、叩背、吸痰等操作,积极预防误吸的发生。②口腔清洁:每日按时由两名护士对患者实施口腔清洁,其中1名护士负责操作,另1名护士负责固定管理。口腔清洁使用氯已定护理液,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除了使用氯已定护理液冲洗口腔之外,还需要使用棉签擦拭口腔,刺激患者的咳嗽反射。对于昏迷的患者,护士要每天对患者的口腔黏膜进行评估,并检测其pH值,对口腔分泌物实施细菌培养。综合以上的各项结果选择合适的漱口液,并科学控制每日的漱口次数。③按需吸痰:根据化妆的呼吸道分泌物情况,使用一次性吸痰包,并合理选择吸痰时机、吸痰次数,按照吸痰操作的流程实施吸痰。④呼吸机管道管理:呼吸机的管道要保持每周更换1次,并且要及时倾倒冷凝水,呼吸机管道要进行集中消毒灭菌。⑤气囊管理:要定时监测气管导囊压,保证其能够保持在25~28cmH2O之间,每个1~2h对声门下气囊上的分泌物进行1次清除。⑥减少应激源刺激:在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后,易出现人机对抗、口干口渴、疲劳等内源性应激源,而在治疗过程中需的抽血、吸痰以及环境中的噪声、较强的灯光等,均为外源性应激源。护士应尽量减少外源性应激源给患者带来的不利刺激,首先要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其次要尽量降低夜间灯光强度,提高自身的抽血、吸痰等护理技术技巧,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以此来避免患者出现意外拔管。⑦手卫生管理:护士在实施一切护理操作的过程中,均要严格按照手卫生法进行洗手。⑧间断唤醒评估拔管:患者实施机械通气的过程中,其镇静程度以Ramsay评分在3~4分为宜。并且在镇静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间断性唤醒,准确地评估患者的拔管条件,尽量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的PaO2、PaCO2值,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而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行X2检验。以P<0.05作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肺通气换气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PaO2、PaCO2值,均相当,P>0.05差异不显著;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PaO2值(92.41±5.46)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24±4.77)mmHg,P<0.05差异明显;而其PaCO2值(36.34±5.76)mmHg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45±6.22)mmHg,P<0.05差异明显。

2.2 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7.4±1.7)d、ICU住院时间(14.2±2.4)d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3.5±4.9)d、(20.7±4.4)d,差异显著(P<0.05)。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相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以5.00%(3/60)明显比对照组的21.67%(13/60)更低,P<0.05差异明显。

3 讨论

对于ICU患者来说,人工气道是一项非常常用的治疗手段,人工气道的建立能够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但是由于该治疗方式创伤较大,属于一种侵入性操作,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疗效,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对于ICU人工气道治疗的患者来说,同时配合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对于改善其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研究进一步指出,对于ICU人工气道治疗患者来说,如果在其治疗过程中,能够以良好的护理干预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换气通气功能,对于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尤其是与肺部相关的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集束化护理模式是一种一系列循证护理措施的集合,而其中的每一项循证护理措施均是经证实能够对患者的护理结局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集束化护理通过将这些护理措施集合起来,以主动、有序、持续地方式对患者展开临床护理干预,从而使其发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的效果。通过将集束化护理应用到ICU人工气道治疗患者中,采取全面、主动、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一系列循证护理措施,来积极改善患者的肺换气通气功能,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使患者获得更加良好的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ICU人工气道患者的肺通气换气功能,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使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得到显著缩短,并能够有效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部感染、意外脱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换气气道人工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浅谈流行音乐演唱中如何注意换气点的掌握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基于CD4060 的室内换气系统延时关机电路设计
新型多孔钽人工种植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