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政教学中时政知识的有效性与综合运用

2020-12-29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二中学高大虎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时政法治道德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二中学 高大虎

引言在传统的思政教学课堂中,往往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这样的模式,但是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的知识内容相对抽象、枯燥,经常会在课堂上出现“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尴尬情况。对此,可以采用将时政知识引入课堂教学的方式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知识内容并强化应用能力。

一、初中思政教学过程中引用时政知识的意义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思政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法治、思想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过程。在这样的要求下,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引入时政知识,是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教学方法。但是,如何将时政知识内容和传统思政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是初中思政教学工作的一个难点。时政知识讲什么、讲多少、如何讲都是教师需要拿捏、把握的,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辩证思考,综合运用时政知识内容进行教学。

教学中引用的时政知识内容可以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和自身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进而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对其中的理论知识形成更好更深的理解。但是,这种方式并非“万能”,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相同的时政知识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教师做好课前调查研究,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能够接受的范围来对时政知识进行筛选,保障时政知识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有效性。

二、确保时政知识应用具有有效性

时政知识的应用,必须要确保其具有有效性,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因此,要做到时政知识与学生在时间、空间上的“亲近”。当代,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愈加开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时政知识也表现出了丰富多彩的特征,有着鲜明的时代感。因此,将时政知识融入初中思政教学时,需要结合社会热点、新闻的内容和性质,再联系教学知识点和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程度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筛查和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时政知识十分重要,例如:在“网络生活新空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合理利用网络”的知识点,引入“5G产业链主要环节基本达到商用水平”等新闻引入教学。这样的材料相对新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得也比较紧密。教师可以以“5G与我们渐行渐近”这一话题展开教学,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如何避免沉迷于网络。必要时也可以举出反例,让学生看到没有合理使用网络会产生的不良后果,激发学生对话题内容的兴趣,进而高效率地展开后续的教学内容。在个人权益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加入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的时政知识,让学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的同时,明白国家在保护他们个人权益上所做的努力与坚持(比如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这样的时政知识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同时,繁复枯燥的理论知识也可以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不再对“道德与法治”课有畏难心理。

使用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时政知识材料来结合教材,进而开展教学活动,可以让知识变得生动、鲜活,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进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对社会热点、时事新闻保持敏感,并根据实际内容调整教学方案,进行灵活有效的教学。

三、时政知识在初中思政教学中的综合应用

(一)结合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

时政知识应怎样应用在初中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呢?首先要明确课程标准和教育目标,让知识点能够和时政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在讲解财产权(《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公民权利”)相关知识时,可以结合《2020年7月,我国南方多地遭遇因强降雨引发的内涝、山洪等灾害》的新闻引入“私有财产权”和“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来解释公民财产权受到自然灾害破坏时的法律适用情况。因为财产权当中的处分权是常考知识点,在引用新闻进行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增加授课内容,如进行课堂提问:“面对灾情,学校组织师生进行捐款,那么师生捐款的这一行为属于公民行使财产权的哪一项权利呢?”(答案为处分权。)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课程内容,还能让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得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内涵,为后续学习和复习打下牢固基础。

要做好这样的教学,首先需要教师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理解素质教育内涵,摆脱传统教学形式的束缚,主动寻找时政知识和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教师应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促使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有效地提升其学习、分析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找到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结合学生爱好,将时政知识贯穿到教学全过程

在初中思政教学中引入时政知识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现。

1.“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的特点是真实、及时、重要,因此可以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时政知识引用内容。引入新闻报道时,“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可自行或者让学生对国内外发生的时事新闻进行筛选,并且进行分类、整理。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指定几名学生向其他学生报道这些新闻,其他学生可针对新闻内容进行补充。之后,教师可结合课程的知识点对新闻进行分析与评论。

在课堂中引入“新闻报道”的方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教学的进度来择期进行。除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这种方式还有一个好处,即学生们为了准备课堂上需要报道的新闻内容,会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时政新闻,从而养成听广播、看报刊、查资料,关心国家大事的好习惯,这不仅对他们理解“道德与法治”课内容有帮助,还能提高他们的收集、归纳、表达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2. 学生自主分析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对一些时政热点进行分析,再对他们的分析过程以及内容进行点评。这样的上课方式对于传统“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来说,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具有很强的有效性、可操作性。时政热点本身也是中考的常考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在使用这种方式授课时,需尽量选择在本年度发生的、意义较为重大的、和中考考点有一定关联的热点内容,并结合这些内容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好“道德与法治”课内容,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兴趣,锻炼其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提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科教兴国战略”(《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一课时,可以以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为例,讲解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过程,突出中国人民在面对艰难险阻时所具备的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当代青年所肩负的重要使命等。

结束语

将时政知识引入思想政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需要转变思想,大胆创新实践,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更科学、更完善,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在激发他们兴趣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时政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时政要闻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时政资讯
时政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