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新时代农业院校大学生的使命教育研究

2020-12-29陆家豪徐瑞深

农村.农业.农民 2020年16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本领人才

陆家豪 徐瑞深*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人提出的要求,同时也为青年人的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作为农业院校,应当引领大学生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要求,引导学生结合农业类专业特点,树立远大理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农业院校做好大学生使命教育,是科学培养农业人才、实现人才强国的重要保障。

一、新时代农业院校大学生使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农业院校作为培养农业人才的重要摇篮,承担着教育引导农业专业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练就过硬本领、不畏困难担当的重要使命。新时代的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也是农业院校学生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农业院校学生在这里大有可为,努力和执着使他们迎来该有的收获,未来可期,成功指日可待。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目前社会主要矛盾最集中地体现在农业、农村、农民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多次对人才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农业农村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建设现代农业,首先要解决好人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推进农业农村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出台,越来越多的杰出青年选择投身农业。在全社会已经形成了关心农业、关注农村的良好社会氛围。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新型职业农民总量不足,青年后备力量缺乏,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这就需要农业院校努力培养一批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的农业农村人才,充分发挥好人才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支撑作用。

发挥好人才的作用,首先需要树立农业院校大学生的远大理想,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这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的需要,也是新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全新使命。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历史地位以及需要完成的历史使命,在学习过程中努力锻造自己的品格,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展现自己的价值。

二、新时代农业院校大学生的使命召唤

(一)接力中国梦的新生力量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人给予的希望,作为青年一代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事业需要接力,理想亦要传承,农业院校大学生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能否树立并传承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方向。新时代的农业院校大学生,应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成为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赢下脱贫攻坚战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时代给予农业院校大学生更加广阔的实践舞台,农业院校大学生有责任、也完全有能力在不懈奋斗中接力中国梦,创造新辉煌。

(二)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当前,高校在校学生的人生发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恰逢同一时期。到21世纪中叶,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时很多在校大学生还不到60岁,这就意味着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农业院校大学生将全面参与、全面承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三、新时代农业院校大学生使命教育的培育途径

(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教师作为学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对学生的教育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高校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等多项职责,而农业院校教师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作为农业院校教师在教育引导学生的同时,首先应当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农业类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其直接服务对象是农民,直接的试验材料是农田。其特殊的专业特点必然要求从事者远离繁华的城市,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研、试验与研究,才能取得成果,因此工作条件往往较为艰苦。作为教师,应当首先冲在艰苦工作岗位的第一线,不畏艰辛,刻苦努力工作,为学生做好表率。同时,教师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与实践经验,通过深入一线指导调研往往能够对农业生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能使学生参与其中,将有利于学生了解专业知识,树立专业自信,明确专业使命,以教师为榜样努力奋斗。

(二)搭建平台,练就本领

农业院校大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离不开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是农业专业大学生能够掌握够硬、够实、够强的本领。农业院校大学生的素质与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时代的需要呼唤农业院校大学生加强自身本领建设。

当下,农业院校大学生应该以获取专业本领作为奋斗的直接目标。练就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就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平台。农业类专业离不开广袤的土地,离不开生产实践的前线,这些都是在校园内所不能够满足的,这就需要农业院校更多地去寻找校外合作单位,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教学平台,增长知识与增强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实践提供了正确方向指引,田间地头的实践经历又为真理检验提供了事实支撑。

农业院校应积极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校外实践平台,在搭建校外平台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理想信念的引领,积极将国家相关政策与专业特点、社会所需与人才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结合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在实践中锻炼自身能力,练就过硬本领。

(三)脚踏实地,躬身实践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当前农业院校大部分大学生来源于农村。农业院校毕业生往往面临着更为艰巨的就业压力,许多从农村通过高考走出来的学生往往不愿意再回到农村,而留在城市里则又因为农业专业的局限性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造成了农业人才的严重浪费。

许多高校毕业生都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存在着很高的期待,同时也为自己设立了远大的理想与宏伟的目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远大的理想,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实践,宏伟的目标,离不开个人的奋斗。只有到最基层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作为农业院校,应当结合学生的心理特性与发展特点,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及时发现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思想误区,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到基层去,到需要农业技术的地方去。农业院校在日常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大学生的使命意识,并且注重脚踏实地的引导,积极通过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与农业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实施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的针对性教育,弘扬典型事迹、立足高校本职,把握农业专业特点,在教育与实践中让农业专业大学生自觉养成脚踏实地、躬身实践的品行习惯。

未来总是属于青年一代,而作为新时代农业院校大学生能否接稳、接好实现中国梦的接力棒,能否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是否有担当时代重任的使命意识,磨砺本领、锻炼自身的平台以及勤学笃实的实践精神。加强新时代农业院校大学生的使命教育,方能使新时代农业院校大学生自信、自强立于时代潮头,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青春力量。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本领人才
小透明,大本领
人才云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谁的本领最大
谁的本领大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农业院校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