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控
2020-12-29
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养牛户经济收益的提升,但是随着牛养殖数量的增加,很多养牛户不重视对牛易发疾病的控制,容易出现疑似牛口蹄疫的症状,需要提升确诊能力。
1 影响牛口蹄疫诊断的原因
1.1 环境问题农村的养殖环境较差,对于湿度和周围的环境难以把控,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很容易因为病菌的孳生而影响到牛的正常生长。牛生活在不健康的环境中也会引发各种疾病,如果发现可能没有及时将其进行隔离,出现传染类疾病可能会危及更多的牛群。
1.2 牛口蹄疫治疗缺乏科学性很多养牛户在养殖过程中对牛口蹄疫的认识程度不够,没有有效和科学的技术。牛口蹄疫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地域性,牛口蹄疫在不断传播的过程中,其特征和内部的特性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也可能会通过各种周期性的影响来实现波浪形的变化,在一些地区出现了流行散发的特点。很多农村人在饲养过程中发现牛口蹄疫时都是通过自己和听取的治疗方法来进行治疗,这些治疗办法一般为土办法,没有科学的依据。
1.3 用药的不合理在养牛过程中一些牛出现了发病的症状,很多人通过自行购买药品给病牛使用,在使用时没有通过有效的方式,周围的环境和温度以及牛的具体情况都没有很好的掌握。兽药是专门为防治动物疾病而存在的,它更适合动物的生理机能,而人用的药品和用药途径都是根据人的本身特点而制定,很多动物在使用人用药物时可能发生的反应很大。而对于一些传染病等,要想做到彻底根除一定要使用较长时间的药,不要擅自停药,这样会引起牛口蹄疫的复发,也会增加经济成本。
2 牛口蹄疫综合防控手段
2.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养殖户的防病意识为了进一步控制牛口蹄疫传染的范围必须采用有效的防控措施。首先可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不断地提高养殖户的防病意识来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相关部门也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电视多媒体、新媒体等方式来对疾病的预防进行宣传。同时也要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提高养殖户对该病防治的重视程度。此外兽医以及林业部门畜牧业部门必须要加大监督管理和强化疫情的监测,对每一种情况进行早期预防,只有有效、快速的判断和处理,才能更好的控制牛口蹄疫。
2.2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检测工作在饲养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牛群的营养,如果牛群免疫力不够则容易被该病毒所侵蚀。所以提高牛只的抵抗力,可以喂养优质的饲料,同时喂养的方式要多样化,加强日常检测,便于维护牛群。对于自己养牛的周围环境一定要进行了解,在冬季也要加强保温和通风,避免寒冷潮湿的环境下产生较大的问题,同时也要使用相关的抗生素来控制细菌的感染,通过选择有效的治疗措施,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避免口蹄疫病毒的进一步蔓延。同时每年要进行2次检测,将整个养殖环境变得更加健康。
2.3 做好消毒工作做好消毒工作是预防牛口蹄疫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做好消毒工作能够有效控制整个牛群的发病概率,同时也要对牛群的圈舍饲料槽等进行定期消毒。可以用生石灰等对饲养场地进行消毒,也要及时清理杂物,对环境卫生进行有效的把控。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要认识到,通过加强对病牛污染的控制,将相关器具和场所定期进行消毒,应用更加先进的消毒液以及消毒方式来减少病牛的产生,此外也可以对相关的病牛进行隔离,通过深埋处理做好消毒工作来进一步控制和预防。
2.4 做好免疫工作预防牛口蹄疫的最好方法是通过疫苗注射进行免疫,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牛口蹄疫疫苗进行免疫,这种免疫方式更加科学,也能够使牛群保持稳定。通过定期的疫苗注射可以在各个时期对牛群进行保护,更加有效。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人身的防护,通过严格的消毒来避免出现意外感染的情况,必要时可以对牛群进行统一注射。加强对养殖过程中的控制,同时如果出现问题一定要进行隔离观察,一旦发现有病牛要坚决淘汰及时捕杀,切断传播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污染源的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为了避免牛群受到病毒的感染,进一步认识牛口蹄疫的感染性,所以在发病前要及时了解这种病的症状,同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对传播途径及流行特点以及症状表现等进行了解,也能够加强对该病的预防。如果发现有患病牛要及时的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疫情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