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外语生态化教学基于信息一体化环境下的构建
2020-12-29张雪萍
张雪萍
农业院校学生生源来自本省及全国, 外语水平偏差很大,高低不同,尤其是听说能力较弱。 针对这种生源,制定了多数学生能达到的基础学习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营造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 平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生态关系, 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有效提升。
一、生态课堂的概述
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最初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A·克雷明提出,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的,其中也融入了心理学、社会学中的相关内容,属于一门新兴学科。 立足于教育生态学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课堂也是一个微观生态系统, 主要由生态主体(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教材、教室、课堂氛围、师生关系)构成,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相互帮助。 生态课堂是建立在原有传统课堂基础上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传统课堂的课堂模式、教学理念、师生关系都进行了创新和重构,遵循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从生态学的视角来关注课堂设计,旨在促进课堂教学中人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发展。
二、农业院校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生态位失衡
在农业院校外语教学中, 传统的外语课堂多数时候都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拥有较多的话语权,虽然也经常利用多媒体教学,但是很多时候都是为了方便快捷,同时吸引学生眼球,其本质上依然没有摆脱“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大纲”的错误理念。整堂课下来,教师始终位于主题核心地位,学生则站在了课堂的附属地位。
(二)课堂生态环境失衡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农业院校外语教学中,课堂人数普遍较多,而且学习内容任务量较大,课时较为紧张。 对此,多数教师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传授知识方面,忽视了师生之间和谐生态关系的构建,导致对实际教学效果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课堂生态环境一度出现了失衡的问题,阻碍了师生的共同成长与发展。
(三)教学生态链脱节
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模式较为传统单一, 教学内容枯燥无趣,导致出现了教学生态链脱节的问题。 多数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某一方面的内容和知识, 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信息一体化环境下农业院校外语生态化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构建思路
1.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主体协同发展
组建专门的“教师共同体”,灵活融入互联网技术积极构建丰富多样的外语课堂,创立具有“互联网+”时代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范式雏形。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现代性思维,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创新教育观念,和学生一起学习新知识,创造“师生共同体”,利用互联网世界中的新技术、新资源来创新整合多元生态因子,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利用信息技术设计生态化教学内容
基于当前信息化时代下, 现代化教学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应把教学重点难点存续在线上,结合实际内容设计专门的网课,让学生可以在线上进行反复观看和学习; 这样不仅打破了原有的空间限制, 同时也能利用多媒体平台实行大课堂联动,有效地调整了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成长生态链真正意义上进行了融合。
3.利用信息技术营造生态化教学环境
构建生态课堂, 就必须积极打破原有课堂教学环境的限制,将线上线下的课程资源有机整合到一起。 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分类和规划, 选择恰当的方式促进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融合,真正意义上发挥出互联网的服务性作用。 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在混合课堂的模式下,利用数字化终端了解课堂学习内容,并通过信息技术展开自主化的在线学习,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和交流活动。 教师则可以在后台监督和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掌握效果,并及时予以引导和帮助。
(二)教学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组织课前预习
对于农业院校外语教学来说, 预习环节始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这一环节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 对此,教师有必要重视起来,利用微课视频的方式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设计导学案, 课前发送到班级群中,并在其中设置相应的问题任务,以此来使其了解具体的预习内容和预习目标,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大致的知识重点难点所在。 要求学生自行下载并预习,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之后将预习答案以微信的方式发送给教师,教师则进行相应的整理及分析,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同时针对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
2.利用信息技术精选课件内容
在农业院校外语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来设计针对性的课件视频, 利用网络搜集与教材主题有关的图片、 文字等资料,然后制作成相关的课件视频,组织学生认真观看,这样才能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帮助其促进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其在轻松有趣的课堂环境中阅读课文, 学习知识,拓宽视野。
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后复习
利用微视频短小精练的特点设置课后复习, 帮助学生巩固和内化,真正意义上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在学习相关的写作内容之后, 由于一些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品质不是很好,因此在语言表达上存在一定问题。对此,教师不仅要在课上讲解时兼顾大局,同时也要在课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强化。 这样便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学生进行课后复习, 在课件中编入应用文写作的重点难点内容, 然后在课余时间发送到班级群中,组织学生自主观看,遇到问题在线请教教师,教师在线讲解。
4.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精准辅导
教师要灵活转变观念,积极应用多媒体平台,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大体水平成立不同的学习小组, 每组由学生自主建立外语学习群, 然后教师则针对各组的学习情况和学生能力予以针对性辅导,通过群辅导、群交流的方式因材施教。 这个课后辅导方法十分灵活自由,具体的群成员人数由教师决定,个别成绩、能力相差较大的学生,教师也可以进行单独性的在线辅导,过程中要注意态度亲切、语气和蔼,同时予学生以鼓励和夸奖,使其逐渐适应网络在线学习,并在课上做到积极主动,善学肯问。 这样一来,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实现全员进步。
四、课堂教学中的相关注意事项
(一)注意课件与教材的匹配
信息化教学强调的是应用信息技术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因此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利用信息资源辅助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保证课件与教材的匹配程度, 充分发挥信息课件的服务性和补充性以及针对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高效学习。
(二)注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融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 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维能力,始终都要牢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然后打造针对性、高效性、可行性的教学课件,对于一些基础较弱、能力较差的学生更要予以高度重视, 这样才能更好引导学生学习和进步,帮助其实现更高效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