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措施
2020-12-29
非洲猪瘟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具有热性、急性的特点,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所引起,能感染各个品种、年龄段的猪种。一旦猪感染上非洲猪瘟病毒,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能高达100%,但非洲猪瘟对人不致病。在2018年,我国已经在几处相隔较远的地区发现非洲猪瘟疫情的出现,非洲猪瘟一旦在我国暴发,其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因此,研究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刻不容缓。
1 非洲猪瘟在我国出现的原因
非洲猪瘟病毒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通过钝缘蜱类生物,其不仅是非洲猪瘟病毒的良好载体,甚至能为病毒的变异提供方便。蜱类生物叮咬染病猪后,携带非洲猪瘟病毒再去叮咬健康猪,以此传播病毒。而具有活性的非洲猪瘟病毒通过生肉被走私到其他国家,以此造成其他地域的非洲猪瘟感染。非洲猪瘟在我国出现的原因有如下几点:1)我国从未出现过非洲猪瘟,属于非疫区,但不可避免从境外流入非洲猪瘟病毒使国内猪感染的情况。2)国内猪都没有抵抗非洲猪瘟病毒的抗体,导致对非洲猪瘟感染毫无抵抗力。3)饲养人员不具备针对非洲猪瘟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处理经验,疫病防控意识不强。4)非洲猪瘟病毒防控措施还不完善,导致这种病毒会传播到我国其他地区。
2 非洲猪瘟在我国传播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猪肉消费大国,养猪量、猪肉消费量都位于全球前列,从2018年8月起,我国已经在2个月内发现了20多起非洲猪瘟感染疫情,并且有疫病暴发的势头,其中安徽疫情最为严重,出现的案例最多,其次分别在河南、江苏、黑龙江、辽宁等多地发现疫情,疫病发生的地区较为分散,虽然是呈点状分布,但仍不可避免有区域暴发的可能。
3 非洲猪瘟的应对措施
3.1 加强检疫管理工作非洲猪瘟具有5~15d的潜伏期,因此在前期很难被管理人员发现。在这一特殊时期,对活猪的运输管理方面都要严格控制,要严禁携带病毒的活猪甚至染病猪被运输到其他地区造成非洲猪瘟的大面积扩散。同时,要加强病猪无害化处理体系的建设,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对非洲猪瘟的认识学习,做到安全规范的操作,将病毒在源头扼杀。
3.2 出现疫情,要及时处理非洲猪瘟是一种传染性极强、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一经发现必须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严防疫病传染的情况出现。首先要做好隔离工作,感染了非洲猪瘟的病猪应隔离在一个区域,避免与其他猪群接触而造成疫情扩散;要做好消毒工作,严格按照规定每天至少进行1次的消毒,确保养殖环境的安全。要及时上报相关检验样品,以确定是否感染非洲猪瘟,及时上报给相关单位。对整个养殖场地都要进行监测和排查,一旦出现非洲猪瘟,及时隔离相关的养殖区,防止疫病的蔓延,对感染疫病的病猪、饲料、养殖区等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对整个养殖场进行全面消毒,杜绝疫情的传播。
3.3 加强非洲猪瘟的境外防疫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境外物品的检查、监督,防止病毒流入国内。我国一直以来都是猪肉进口国,而欧洲作为最主要的猪肉输出地区,我国更要加强对进口猪肉的检测、管理,不仅是活猪,对于各种猪肉制品都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尤其是出现过疫情的相关地区。我国目前的主要猪种是杂交三元猪,其与国外猪的血缘相近,因此极易被感染,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不放过任何病毒流入的可能性,以保证本地猪肉生产的安全。
3.4 严格控制禽畜养殖中的污染物的排放在畜禽屠宰过程中,猪血也是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途径之一,为防止非洲猪瘟疫情的出现,养殖基地不仅要对活猪进行严格检查,还需要对屠宰后产生的猪血、废弃物进行严格检查和处理。同时,对屠宰场中出现的污染物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严格处理后再排放。
3.5 提高猪群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猪群的免疫力与发病率的高低有一定相关性,因此,养殖户应重视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首先应该保证饲料的安全与卫生,为猪群提供干净安全的环境,做好消毒工作,为猪群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逐渐全球化,一些跨国疫病的发生接踵而至。非洲猪瘟对我国畜牧业造成了严重影响,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市场贸易,虽然当下非洲猪瘟还未在我国造成大面积传播,但其对我国仍存在潜在威胁,因此,对非洲猪瘟的研究进展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