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防治措施分析
2020-12-29张芳
张 芳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农业农村局,贵州遵义 563499)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寄生曲霉以及黄曲霉的产毒株产生的。在全球范围内的多个地区都会发生此中毒情况,此疾病的产生往往是因为禽类食用了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饲草饲料造成的。其临床症状是以消化机能紊乱、神经质症状等为主,会对禽类的健康与生命构成严重的威胁,会严重影响到家禽养殖业的发展,所以就必须要加强对此疾病的有效防治。
1 诊断标准
在临床诊断禽类黄曲霉毒素中毒时可以采用流行病学检查、对尸体进行剖检与询问病史等手段,通过综合性的检查研究发现肝毒性。然而,中毒后禽类的肝脏病变情况和狗舌草中毒非常的相似,在此状况下,就需要对饲料中是否存在黄曲霉毒素的情况及其浓度进行确定[1]。如果禽类属于急性黄曲霉毒素中毒,那么其肝脏酶活性、血清胆汁酸以及胆红素等指标都会升高,凝血酶原的时间会发生延长。如果属于慢性中毒,那么就会造成低蛋白血症的发生。如果毒素的摄入量很大,那么就可以在禽类的肝肾尿中检查发现到黄曲霉毒素。
2 预防方法
2.1 严格控制饲料的原料质量
严格控制饲料的原料质量,防止其在生产以前就发生霉变,要对饲料的加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尤其是要严格地控制与管理饲料的水分与高温制粒以后的降温过程,防范由于雨淋、潮湿与高温等状况导致饲料发生霉变。
2.2 科学地储存饲料
要在库房中分门别类地储存饲料原料,使得库房处于良好的通风状态,使得环境温度适宜,保持干燥,缩短储存的时间。尤其在南方的梅雨季节,不能够长时间地储存饲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库房中要实施气调防霉处理,也就是要充分发挥封密封技术的作用,对仓库中的气体成分进行合理的控制与调节,于是环境中就会缺氧,抑制霉菌的生长,导致孢子无法萌发[2]。
2.3 添加化学防腐剂
为了预防黄曲霉毒素的产生,那么可以适当地添加饲料防腐剂,其中包括有机酸、有机酸脂以及有机酸盐等,例如双乙酸钠、甲酸以及甲酸盐、脱氢乙酸等。
2.4 射线照射
由于霉菌对于射线的反应十分灵敏,所以可以借助于射线照射的方式有效地防范饲料中霉菌的产生。国外的研究者借助于γ射线实现对雏鸡饲料的辐射处理,然后将其放置在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80%的环境中储存30d。研究结果表明,霉菌尚未发生繁殖与霉变。在同等条件下储存30d以后,没有经过辐射处理的雏鸡饲料会发生霉菌大量繁殖的现象。
3 治疗方法
3.1 物理方法
常用的物理方法包括吸附添加剂、热处理、溶剂提取、微波以及紫外线等。一般状况下,在生产中往往会在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吸附剂,从而对禽类体内的黄曲霉毒素进行吸附,抑制机体对于毒素的吸收,削弱毒素对家禽产生的危害,而且可以减少毒素在体内的残留。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吸附剂主要包括活性炭、水合硅酸钠钙盐以及蒙脱石等。由于大部分的黄曲霉毒素中都会包含一个或者是多个能够和水合硅酸钠钙盐进行反应的官能团,其可以实现和水合硅酸钠钙盐的紧密结合。所以借助于水合硅酸钠钙盐可以保护禽类不会受到黄曲霉毒素的伤害,因此得到广泛的运用。
3.2 化学疗法
利用强氧化剂或者是强碱强酸可以破坏黄曲霉毒素的结构,使其变成无毒或者是低毒的物质。而谷物类的氨化处理也能够达到良好的解毒效果。在满足特定条件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减少棉籽粕以及花生粕中含有的黄曲霉毒素[3]。假如有着较长的反应时间,那么毒素结构的改变是具有不可逆性的。对于棉籽、玉米以及花生饼粕等物质,可以采用氨水或者是氨盐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其霉变水平,减低幅度能够达到99%左右。
3.3 生物方法
针对难以被吸附的黄曲霉毒素而言,借助于微生物具有的转化作用能够对其毒性进行降解。在现实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生物系菌种主要包括橙色黄杆菌、乳酸菌以及米根菌等。
3.4 营养素法
如果缺乏营养素,那么能够进一步地促进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生发展。假如维生素充足,那么就会对中毒进行减弱或者导致其发生失活。因此,在配置饲料时,要加倍地增添维生素,特别是要增加维生素A、D、E与K的含量,这样一来就能够削弱中毒的效应,另外也要添加一些烟酸与烟酸胺,在此基础上使得谷胱甘肽转移酶获得更大的活性,从而在解毒过程中更好地和黄曲霉毒素B1进行有机的结合。
4 总结
在饲料与饲草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以后会大幅度地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并且影响其适口性,更有甚者还会降低禽类的生产性能,甚至会导致禽类发生死亡,产生极大的损失。另外,在禽类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以后或许会在其体内发生残留,人们食用禽类产品以后也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所以,在饲料的加工、生产与运输等整个过程中都要加强管理与控制,严格地防范饲料原料污染以及霉变现象的发生,防止禽类黄曲霉毒素中毒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