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价值体系建构

2020-12-29孙全胜

关键词:公民现代化国家

孙全胜

(中国社会科学院 当代中国研究所,北京 100009)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国家治理模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有提升的空间。中国治理模式是一种沿袭传统而又符合新的时代潮流的治理模式,这种治理模式保证了中国的长期和谐稳定和高速的经济增长。中国政治系统依然按照合理的运作模式正常运转,与过去有较大不同的是,市场体制推动了中央政府机构改革,推动了地方自主权的扩大。中国国家治理既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进程中,传统的国家治理模式逐步落后于时代,被一些国家舍弃,多数国家不再执着于领土和战争,而是努力发展科学技术。虽然国家之间仍有诸多界限,但虚体国家和虚拟公司日益增多,国际交流加强。全球化加强了国家之间的联系,也让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受到一定的冲击。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要创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秉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世界主义和民族主义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应该推行积极的民族主义,不是只考虑本民族利益,而是坚持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尊重各国人民利益,在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决不能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而是要积极加强联系,促进共同发展。

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的背景和依据

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维护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1]。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纲领和行动指南,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条件,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必备条件。

(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的背景

国家从产生起就有很多政治问题,政府在治理国家时一直面临着各种阶级矛盾。国家意味着利益冲突已经达到了临界点,产生了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这时出现了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把各种社会冲突限制在“秩序”范围内。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方向是市场体制的引入,采用商业管理的技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走入一种政府、市场和公民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国家治理是政府通过公民赋予的公权力管理社会的公共事务,以尽最大可能保护每个公民的利益。国家治理是政府统治的一部分,它的治理主体有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治理方式已经从自上而下变成多元主体的互动,治理目标已经不是消灭对立阶级,而是变成合作共赢,治理模式逐步从严格的管制走向金融调控。中国国家治理应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准绳,采用合理、有序的执政制度来管理国家,逐步实现国家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走的是与西方不同的道路,是先有政党,后有国家和社会。在这个现代化过程中,政党起着决定性作用,国家是政党建立的,市场是由政党引导的,不断调整政党、国家、市场、个人的关系,就是国家治理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政府要促进这四者的整合,推动社会的运转高效而规范,构建市场和企业新型协同互动关系。国家治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市场治理、意识形态治理、公民政治治理、环境污染治理等诸多方面展开,应从国情出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21世纪之后,资本主义尽管逐渐衰落,但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仍然用其意识形态欺骗人民。全球化影响了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转变,2008年金融危机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引起了许多人的反对,人民走上街头,反抗资产阶级的剥削和镇压,甚至不惜以暴力流血反抗资产阶级政府,但资产阶级政府依然坚持垄断政策,不肯取消私有制。人民的流血斗争也让一些国家不得不承认社会的现实,重新思考资本主义原则与现实的冲突问题,重新思考私有制在城乡的存废问题。私有制阻碍了农村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工业生产,这导致资本主义重新思考其经济政策,不得不废除一些垄断政策。资本主义消灭了群众自治组织,用国家权力压制人们,消除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让公民生活处于深渊之中。资本主义为了掌握权力不允许给工农丝毫的自由权力,更不允许自由个体的存在,一切都采取强盗行径。资本主义作为乌托邦是虚无缥缈的,妄图让私有制通行于全球。以福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声称,资本主义民主已经终结了意识形态的斗争,但实际情况是:在资本主义国家里,不是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罢免权,资本主义走向了奴役之路,只会利用民主,而不会给人民民主。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国家机器,强化了暴力机关,不但破坏人权、不尊重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权利、用种种贸易壁垒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而且继续强化经济垄断,让工农承受着高额的税赋,不断克扣工人工资,让私有产权和暴力结合得更紧密。中国必须抵制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必须建立起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真正体现人民的利益。

全球化浪潮对群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造成了一定的挑战。全球化消解了国家治理方面的威权手段,让政府越来越愿意采用柔性手段治理国家,这减少了暴力和专制,但也带来一些混乱,并没有消解区域界线,也没有使民粹主义消失,各个国家仍在竭力维护主权。全球化强化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使共产主义价值观在一些地方有所削弱,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倡导的价值观已经彻底退场,它将获得新的存在形式。全球化造成多元价值观,任何单个民族的价值观都不再是唯一的中心。全球化进程中,人们普遍认识到国家在经济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也认识到,为适应全球化需要,政府必须调整部分职能并转换角色,提高自身的治理能力。国家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必然会产生贫富差距,这不但影响公民的幸福感,更影响社会的稳定。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让人们失去信仰,思想发生转变,从而冲击了主流思想的地位。中华民族的道路走得好不好、走得顺不顺,类似于这样在转轨期间的突出问题,一定要时刻注意。既然我们的先辈选择了社会主义,我们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那么我们就应该尊重这一选择并接受这一选择,坚持走这条道路。“中国梦”与“大公无私”的原始社会有某些类似点,但它绝不是社会的倒退、文化的退步,而是理想的社会形态。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专政需要通过暴力革命推翻现有的全部社会制度才能实现,而无产阶级专政只不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手段。马克思主义的一切论述都指向能实现消除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美好理想。“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是不断巩固公有制经济,方法是不断推动生产力的进步。中国人一直崇尚建立“天下为公”的社会,追求不同代际的人和谐相处的大同社会,主张节制个人欲望以实现社会的和谐。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理论依据

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是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这一基本原则下,推进国家治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是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不得不采取的行动,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继承前人的有益理论成果。

首先,国家治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治理理论。政府不能只用高压手段去宰制公民,而要学会尊重公民的主体地位和市场的调节功能,实行自由和管制的结合。政府应该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经济活动和公民生活提供基本的条件。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治理现代化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强化和延伸。在全球化影响下,国家治理越来越需要民主手段,我们要坚持的是人民民主,而不是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是消除阶级对立,建设高度统一的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使其在中国有长足发展。资本主义仍有很严重的等级秩序,种族问题尤其严重。资本主义始终是私有产权制的,私有制压迫了人,让个人的强权压迫了贫困阶层的政治参与权。资本主义极其重视思想控制,不断给人们洗脑、不断强化专制机器,让官员队伍不断膨胀,妄图让资产阶级永远统治下去。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需要教化人向好的方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道德实践,需要克服功利化和工具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发展人的社会属性,让伦理内化,追求善。马克思主义教育是让人民有奋斗的动力,更好地追求幸福生活,要培养群众具有理性的精神,要激发群众的爱国热情,培养公民的德性。马克思主义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政治,我们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道路。

其次,国家治理还需要借鉴国外有益经验。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较好地解决了阶层矛盾,使公民具有较高幸福感。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已经实行了较长时间,有较成熟的运行机制和运作模式,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有必要吸取它们的成功经验,需要发挥市场对资源的调配作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国家现代化不仅是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是政治制度的合理有效,具体就体现在政府工作的高效和合法。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既需要将传统的单一政治权威转化为世俗的社区单位和公民团体,将宗教信仰、思想理念真正世俗化,又需要政治功能的多元化和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政府运用合理的法律手段来调整市场活动,主张政府消除各类关税壁垒,推动自由竞争。自由竞争并不会因为缺乏政府的监督而陷入混乱,市场中“看不见的手”会引导经济生活的调整。在这样的自由制度之下,政府的适当角色是尽量不干涉市场调节活动,而要尽力维护社会公正和经济秩序。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法治主义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调控都要在法律范围内,意味着法律地位的提高、政治制度化的不断完善。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保障每个公民的政治权利,实现公民对政治的广泛参与,这并不意味着社会走向混乱、政治秩序趋向不稳定。政治稳定和公民参与是能够达到平衡的,这就需要增加政治透明度、增强政府执政水平。国家要让法律取代道德、制度取代人事,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政治悲剧。治理制度化的形成主要在于政党,一个开放的政党才能消解一切反对力量,让社会处于相对和谐状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阶层和利益主体不断多元化,给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冲击,需要借鉴西方国家治理的先进经验,维护国家稳定,通过一些制度化建设和思想改造不断激活政党的生命力。

最后,国家治理现代化还需要坚持善治理念。善治是提升政治制度化的过程,也是提升公民政治参与度的过程,就是要废除专制独裁,让每个公民都能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2]。改革开放让我国取得了宏伟的经济成就,但政治制度化水平仍然需要提高。中国需要加强对全球化的适应能力,建立开放的政治体系和政治秩序。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要理清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各项改革,既要保证社会稳定,又要保证经济高速增长,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强化法制观念,根据实际情况推行精兵简政政策,推进司法和党政领导的不断结合,通过这些措施,加强党对公权力的控制,以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稳定。西方国家的善治理念就是政府和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协同参与,是政府完全服务于公民,政府只是按照公民赋予的公权力处理政务。评估国家治理能力就要看政府的善治程度。善治主张政府、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的协作关系,要求合法、透明、责任、公平、高效和廉洁。善治的主体不再仅是政府,而是包括公民,不再依靠强制手段,而是采取柔性策略。善治将消除国家和公民之间的鸿沟,在尊重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强调国家和公民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管理手段的多元化。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下放权力,允许村民自治,为善治提供了一些前提条件。但由于我国还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公民社会还不健全,法治思想不够完善,民间组织和民间力量都相对弱小,还需要加强善治的民众基础。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道路选择的根本原则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的和前提是秉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坚持公平正义的理念,在处理各类公共事务时,要以公平正义为准绳。公平是人类渴望简单、统一的心理反映,人类无法单独应付复杂的世界,必须结成一定的群体。维护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必须以维护社会公平、谋求群众利益为立足点,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促进公平,保障群众利益,让人民获得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信念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关键在于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国要取得政治成就,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的是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经济只是手段。我们应当像经济改革那样具有较大的胸怀和魄力,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激活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紧跟世界潮流,立足具体国情,大胆吸收外国的先进治理经验。社会主义革命让中国有了走向民主共和的可能,不能再把中国拉回封建体制,人民民主专政稳固了政权,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方式。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人民的政治平等,在革命和建设的指引下,促进了国家全面进步,面向世界,不断改革,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资本主义不愿放弃权力,引起人民的反抗,国家资源被权贵阶层掠夺,对内血腥镇压人民,对外剥夺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竭力避免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弊端。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不只是为了经济总量的增长,不是为了某一阶级利益,而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努力实现政治管理的多样化,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需求。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是历史方向的引领者,不仅生产物质资料,而且生产精神财富,人民群众通过革命和建设推动着社会不断前进。历史上任何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群众推动和主导的,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题中之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制度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依法治国,保障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提供了外部条件,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不断转化管理模式的过程,要始终坚持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历史创造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为国家的稳定、政治的改革、经济的发展提供行动纲领。

(二)坚持国家治理制度化的道路

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加强制度化建设,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向市场经济靠拢,真正尊重市场主体地位,建立人民满意的政府。国家治理现代化首先要理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为主线,让政府服务于市场。其次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准绳,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提高政府服务群众的各项能力,切实建设为人民服务的廉洁性政府。最后需要强化政府治理的革新应变能力,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治理的科学水平,提高依法治理和人才队伍建设能力,其中民主和法治具有突出地位,是应对当前国家治理面临的危机与挑战的根本途径。政府应该以民主建设作为国家建构的基本目标,同时以法律和制度建设规范权力,明确权力的边界,让权力为公共事业服务,受人民的监督。法治是规则治理和群众意志的体现,是民主的保证,法治使国家的运行处于一种秩序状态,能避免人治社会因个人意志导致的动乱。民主能够将公众从国家治理的边缘带到国家治理的中心,从而增强社会凝聚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是建构一种能够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秩序结构,这里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改善、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公民参与社会经济事务的权利拓展等。一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功能就是协调社会成员的行动,提供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合作秩序的形成等。二是参与国家治理的多元行为主体,它们包括内部的行为主体,如政府主体、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三是国家治理模式的制度结构就是政府制度、市场制度和公民社会互惠共生形成的多元结构模式。在一次次渐进式的改革中使得政府的目标、角色、职能与行为方式都发生深刻变化,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立足于此目的,需要建立起法治型的服务政府,把高效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结合起来,即把政府、市场和公民个人三者结合起来共同治理国家。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化建设需要分清国家和社会的界限、理清政府和居民的界限,建立一个政府、市场和居民个人等共同构成的多元化治理结构。“公共精神是一种关心公共事务,并愿意致力于公共生活的改善和公共秩序的建设,以营造适宜人生存与发展条件的政治理念、伦理追求和人生哲学”[3]。全面改革需要凭借制度建设来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强化国家治理机器,引导公民的诉求由经济总量增长变为制度化建设。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建构需要限定政府的施政范围,转变政府服务理念,激活各种政治要素的活力,克服制度转型危机。中国由于经济水平较低导致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较低,引起各类矛盾,导致治理危机。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是激烈变革,而是渐进的结构性过程,既要警惕只是局部小修小补的改革,又要阻止苏联式的结构性瓦解,而要在危机意识的推动下进行体制性变革。国家治理既要保持政府的高度权威,又要用司法等限制政府滥权,尽量分权,以实现自由的社会氛围。需要坚持党的领导的核心地位,坚持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人民的紧密结合,对政治体制不断调整,消除滞后的政治经济体制,使其不断符合新形势和公民新需求。政治体制的渐进式改革能够保持政治的相对稳定和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构建需要加强民主建设,走法治化道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应该建立高效的政府组织,提高政府公共治理能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建构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同管理系统。国家治理的行为主体是多元的,既包括内部的行为主体,如政府、市场和社会,也包括外部的行为主体,如外国政府、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等,它们之间进行着互动和博弈。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新型协同互动关系需要尊重市场主体的多元性,尊重社区的自治能力,要不断创新自治模式。

(三)坚持公平正义等价值原则

公平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对于公民个人来说,是权利公平、资源分配公平、机会均等和规则公平。国家治理上的公平就是用政治公平推动公民在经济、文化等一切社会生活上公平,这也是运用公平制度和规则来谋求资源配置均等的政治活动。国家治理坚持的公平正义,就是将公平正义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价值理念,在处理公共事务时不偏袒任何一方,平等地对待所有社会成员,让资源和利益在公民之间均衡划分。公平正义需要政府的引领,凭借制度推动经济资源的平等分配,改革开放带来的矛盾,也需要我们坚持公平正义予以化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就要坚持国家治理的公平正义维度,需要将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到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作处理一切公共事务的立足点,尊重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真正维护群众利益,保障改革的成果让人民共享。公平正义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是激活人民群众努力奋斗精神的原动力,要促进社会各种保障机制体系的建立,营造公平的社会氛围,保证人民享有各项权利。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坚持分配公平,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分配体制,合理分配公共资源,高效调节市场资源,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矛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断促进执政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不断促进执政的公平性,就是要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引导执政者成为公平正义的实施者。经济方面要推进市场经济的效率、公平和持续发展,政治方面要推动政府施政公平,提高服务意识,这就需要强化市场的配置资源功能,限制政府的调控手段,建立全民服务型政府,为公民提供公平合理的公共环境,倡导公平正义为主的社会价值观。我们需要强化民生建设,竭力保障公民的公共生活,促进制度公平,保障公民福祉,让更多经济成果惠及人民,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实行公平的制度和规则,借鉴人类社会文明中的优秀成果,这对于促进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转型有着重要意义。当代政治文化的转型要体现公民文化、法治文化、契约文化和生态文化。“将改变价值观和态度的因素纳入发展政策、安排和规划,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办法,会确保今后50年中世界不再经历多数穷国和不幸民族群体过去50年来所陷于其中的贫困和非正义”[4]。国家治理研究应该明确国家中各个阶层在国家从弱小走向强盛、从混乱走向稳定的过程中应当担负的责任,界定政府、公民等的责任。国家的富强繁荣不在于公民善恶,而在于政府的执政力。政府首脑对国家荣辱起着关键作用,要善于用人,主动寻求人才,公民要支持政府,知识分子要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国家要完善法律,建立完善体制,治理不能只靠仁义,必须要靠法制。法治力度决定国家的强弱,国家法律要赏罚严明,要不断革新制度,建立责任制度和个体意识。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体系建构

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改革文化体制,改善经济文化环境,强化国家文化软实力,用传统文化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思想之根,制约着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向。国家治理体系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也包括公平正义等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为原则建构起来的,让各项制度更加规范化、程序化,就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导地位,让社会主义价值和社会主义制度更加融合。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梦”提供指导思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供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理想人格。核心价值理念是“三个倡导”,基本价值原则是爱党爱国、尊老爱幼、思想统一、法制和道德结合、民本、生态平衡、改革创新、忠孝仁义等。主流价值文化的理论建设要与现实的政治经济条件相匹配,对不同领域和群体采取有针对性的传播方式。主流价值文化的实践检验包括收集民意、考察文化制度的效果、以科学方法实地调研等。主流价值文化的认同危机是由于主流价值与现实环境相脱节、多元价值冲突、文化传播模式的转变、社会不同阶层之间公平的缺失、主流文化的边缘化趋势,等等。为了强化主流文化的传播与认同,必须增强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的认同氛围,加强对文化创作和生产的引导。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制度的现代化和执政理念的现代化。建构先进的核心价值观能够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思想前提,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正统地位,这是建立民族精神支柱的基本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提升道德治理的地位,改造传统道德的结构体系,道德治理能够从心理层面推进政治秩序的稳固,强化社会共识,达成善恶评判标准,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反对私利。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是虚伪的,只会造成社会的碎片化。中国国家治理也存在碎片化的缺点,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整合多元认识,为国家治理制度化提供思想共识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能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价值评判和规范调节功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标杆,形成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人文精神氛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的观念形态,如果说社会主义组织和制度构成了政治制度体系的硬件部分,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它的软件部分。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独立变项,决定和影响着社会体系的发展。作为价值体系载体的政治文化随着政治生活的变化而改变,它对政治制度建设具有心理支配功能。政治价值和思想观念作为整个政治体系的基础,决定着政治组织和制度的构成方式和运行原则,也影响着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决策。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就是建设一个平等友善、规范有序、生机勃勃的社会,这与我们所推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似,而善治又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似。和谐社会和善治之间不仅存在终极价值意义上的共性,而且两者的目标一致、路径相同,都是寻求某种“和谐”和“正义”。政治价值观是所有政治制度建立的内在依据。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进而实现国家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建构。

(二)国家治理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议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个方面展开。

1.需要把国家治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放在国家层面,纳入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要调动全体人民的热情,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变成全民共识。现代政治价值体系建构是中国国家建设的内在要求,意味着执政党已经认识到政治价值体系建构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规范的基石,需要从个人的修身立人做起,最终将体现为个人和群体的治理能力。在分析政治价值体系和政治治理模式的关系时,我们要比较自由、平等和民主三个价值本位,分析在自由本位下政府职能和作用的大小、在平等本位下政府的分配政策和在民主本位下民主的参与比重和影响力大小,以清楚地说明国家建立不同政治价值体系对于制定国家政策的引导性作用。

全球化浪潮中不同文化的激烈碰撞、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原有社会秩序造成了巨大冲击,给国家治理带来了难度,使得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的问题凸显出来。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文化因素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因,文化治理在社会治理或国家治理中有着重要作用。核心价值体系与国家治理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离不开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是现代化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凝聚人心、发挥精神动力的功能,是国家治理之基。当前中国的社会治理要把文化作为实施社会治理的中轴,社会关系协调、社会行为规范、社会公正前行、社会活力增强等都应围绕文化这个中轴而展开。国家能力和国家治理不仅是权力运行的问题,同样内含着伦理取向,这是追求“善治”和国家“正当性”的体现。

2.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

首先,要树立作为社会主义最高价值的公平正义。1971年,罗尔斯《正义论》一书的出版,不仅标志着政治哲学在西方的复兴,同时在马克思主义学界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促使一大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讨论和研究正义问题,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正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对我们全面和深刻理解作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理念的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罗尔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基础上,阐述了正义的两个基本原则:平等对待所有成员和补偿弱势群体,补偿原则包括“差别原则”和“机会平等原则”[5]。罗尔斯认为社会的首要美德就是正义,但有些正义问题会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而消亡。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马克思对正义理论的理解是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基础。国家不仅要消除资产阶级专政的暴力机器,还要消除资本主义压迫的精神力量,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资本主义国家在资产阶级的改造中,不断将等级秩序融入社会,激发了种族主义斗争。马克思的资本批判依靠的也是正义理念,我们需要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重构正义理念,从共产主义正义观出发。我们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公平观指导下,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实现社会持久稳定、公民权利平等的理论体系,应包括三个层面:①其目标是保障每个公民都有基本的人权和平等的政治地位;②实现平等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③正确处理平等和效率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将原本是空中楼阁的自由主义理想变成现实实践。

其次,要树立作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自由民主。自由可以区分为消极的和积极的,积极自由是指个人要积极成为自己一切行动的主人。众多新自由主义者都认同这样一种自由观,并在一定意义上将自由和权利等同起来,认为自由优先于善,并依此为资本主义的种种不公正现象作辩护。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是生产关系高度发展的产物,克服了君主制的弱点,是人民通过无数斗争打败保守势力才争取来的。民主是国家制度的完善形式,国家是客观精神发展的成熟阶段,体现人民和政府的妥协和斗争。理论上,贤明君主可以体现国家理念和意志,成为人格化的主权,但君主也有人性缺点,并不能完全体现人们的意愿,有时反而会损害人们的权益。社会主义民主就是要消解统治阶级的权威,利用程序正义,让全体人民来决定政府负责人。主张间接民主制度的民主观最早可以追溯到约翰·密尔,并在现今的西方思想界得到了广泛认同。“如果说19世纪至20世纪之交的改革家们倡导建立最大限度的中央控制和高效率的组织结构的话,那么21世纪的改革家们则将今天的创新视为是一个创建以公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结构的复兴实验过程”[6]。马克思民主观是一种直接民主观,马克思所论述的民主制度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而且在中国已经成为现实。

再次,要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许多国外学者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在当代的积极效应给予了肯定。当代中国需要担负复兴传统文化的功能,传承发展中国政治传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突出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培育中国的主流价值。中华民族极其重视主流思想的培育和社会的和谐。传统道德就是为了社会秩序的和谐,防止上层的骄奢淫逸。中国人重视天道,用崇高的天道约束统治者,使其能够保持善心,以善心对待臣民,以公正刑法管控臣民的行为,以仁义道德管控臣民精神内心,不得越雷池一步。一些礼教禁锢了人的内心和言行,但礼教已经成为一种法度,是限制个人谋私利的工具,礼法被整合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制度机制。中国人也重视实践,认为懂得天道的人就不会有疑惑,讲究君子人格的修养,向圣人学习以克服自己的欲望。中国人也讲契约精神,讲说到做到的诚信,诚信就是言行一致,没有契约的地方可以依靠诚信维系社会秩序。中国人崇尚的勇敢是敢于反抗暴政,坚持节操也不只是坚持统治者要求的节操。传统伦理道德有非常多的可取之处,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提供养分。中国人民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也要吸收儒学思想的精华。儒家将血缘关系作为最基本的关系,并将血缘伦理关系提升为政治原则。亲情在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儒家要求道德主体必须有家庭情感,注重血缘情感,人伦关系就是血缘关系,将父子关系衍生为君臣关系,兄弟关系延伸为朋友关系。理是情的扩展,家庭以情感为主,不讲理性,但国家要讲法理,降低情的支配地位。儒家要求合情合理、情理相容。情和理可以互补,防止各自的泛滥,但应该扩大理而压制情,情理的悖论需要道德主体取舍。中华民族的精神立足于二元辩证法,主要体现在阴阳学说、天人合一思想、中庸圆融思想等,这形成了中国人注重实际、追求和谐的特点。中华民族也有着大同社会的政治理想,主张性善论,要求教化人心;坚持群体主义,摈弃个人主义;讲究家国一体。天下大同是中国人一直以来的梦想,“中国梦”继承了传统的大同思想,又在传统大同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克服消费文化导致的“自我表现的个人主义生活方式”[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现需要利用传统文化修身养性,提高个人的素养,为“中国梦”的实现扎牢文化背景。“我们应当深切体悟中华民族文化的本源,认识其精神内核,取其精华、弃其糟粕”[9]。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需要有效的传播机制。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有效的传播,在当今这个信息泛滥、价值诉求多元的时代,媒介的疾速发展给核心价值的传播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应灵活运用新兴媒体以及各种现代化传播模式(基本模式、互动模式、协同模式),关注不同的受众群体,建立长效传播机制,把核心价值观渗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众文化发展和法律法规的建设之中,提高人民群众的想象力。“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10]。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转变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治理高污染企业、构建绿色人居环境、加强公民生态教育、宣传生态理念,从而推动社会的协调发展。新兴民族国家的不断涌现以及欧美民主实践的瑕疵,使得世界出现了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推动了政治学发展。政治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正步入现代化,不断朝向民主、合法性、平等的目标。文化创意产业的目的是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促进文化交流和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实现国家意识形态统一,健全法律体系。尽管我们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作为深化改革的基本目标,但我们仍然缺少具体的、操作性强的阶段性目标,而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终标准也是模糊的。尽管学界普遍认可价值体系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认可现代化的国家治理必须有价值观的引领和支撑,但仅仅是把价值观对国家治理的作用局限在精神的导向上。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而追求普世价值会导致政治信仰丢失,漠视国家和集体利益,失去共产主义理想。“普世价值实质是西方(主要是美国)的民主模式全面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思想武器”[11]。价值体系的精神力量应该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中转化为一种物质力量,去塑造我们的制度建设,约束政府的治理行为,在我们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发挥实际影响。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要有全球视野,为我国全球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但也要自觉抵制以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为主要内容的“普世价值”,因为其思想基础是抽象的人性论,实际上,根本就不是什么普世的价值[12]。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凝心聚力、评价判断、调节规范的作用。文化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作用,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与文化塑造有机结合。道德治理能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需要提出价值体系构建的有效方略(包括主体构建、运行机制、环境优化和应急管理)和评估的标准与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必须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处扎根立新,在立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基础上,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精华,追赶时代潮流,走综合创新之路。

猜你喜欢

公民现代化国家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