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县草畜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2020-12-29田娟
田 娟
(隆德县沙塘畜牧兽医工作站,宁夏 隆德 756300)
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紧紧以产业脱贫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心、以增加农民群众收入为导向,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和优质牧草种植,不断加快产业科学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近年来草畜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脱贫增收效果显著。
1 基本情况
隆德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六盘山西麓,全县辖13个乡镇,10个城市社区和99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70个,共有建档立卡户10 289户,贫困人口37 785人,耕地面积7 777.6 km2,有增收致富产业的建档立卡户9 769户,贫困户产业覆盖率94.9%。
以肉牛养殖为主的草畜产业是隆德县脱贫富民产业的优势和主导产业。2018年,全县肉牛饲养量7.8万头,其中建档立卡户2.7万头;种植青贮玉米4 690 km2,其中建档立卡户种植1 407 km2、调制饲草690 000 kg;2018年巩固提升千头规模肉牛场3个、百头规模肉牛场9个;全县建档立卡户补栏基础母牛5 650头。2019年,肉牛饲养量7.34万头,其中建档立卡户4.3万头;全县种植青贮玉米8万亩,其中建档立卡户3 216 km2;种植优质牧草1 940.9 km2,其中建档立卡户692.9 km2;补栏基础母牛6 599头,其中建档立卡户4 040头。
2 带动增收及脱贫情况
制定政策方案,增强产业扶持力度。隆德县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群众意愿,制定出台产业发展方案和扶持政策,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扶持关键环节,做到在关键环节发力,使草畜产业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年初,农牧局组织技术人员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基础母牛存栏量进行精准摸底,建立母牛信息,农户每繁育一头犊牛一次性享受见犊补母补贴资金5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补栏基础母牛每头补助4 000元,对30 m3以上青贮池青贮饲草的,每1 000 kg补贴100元,最大程度调动农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优化技术服务,提升产业扶贫科技支撑力。年初,农牧局成立产业服务、信息咨询、市场开拓3个技术服务团队,发挥技术服务主渠道作用,统筹调度,合理安排开展巡回服务指导,全力搞好贫困户产业培育指导、技术培训、政策信息咨询、市场销售等服务工作。99名农牧技术人员驻村蹲点,全面负责贫困村产业技术服务和联络工作,指导贫困户做好科学饲养,提高农户经营效益。
2018年完成农牧业总产值13.7亿元,增长3.7%,完成农业增加值6.2亿元,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 277元,增长11%,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 440元,增长12%。2018年发展草畜产业带动农户7 365户,其中贫困户4 085户,实现农户年均增收3 929元,贫困户年均增收2 750元。
3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情况
隆德县把发展草畜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县现有规范运行的草畜产业龙头企业5家、农民合作社174家、家庭农场131家、社会化服务组织5家。通过发展合作互助模式,通过订单农业、土地流转、产销对接,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产业+贫困户”的合作带动模式,吸纳贫困户参与合作社经营,提高贫困户生产销售组织化程度。发展能人帮带,推行“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贫困户”的帮扶带动模式,吸纳贫困户闲置劳动力,充分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作用,确保产业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目前,宁夏中民恒丰农牧业有限公司、隆德县志林养牛合作社、串河肉牛养殖合作社等企业已通过“新型经营主体+产业+贫困户”的模式,在贫困村以合作养殖、产销对接等方式发展订单农业,带动建档立卡户发展肉牛养殖,每个合作社至少带动20户贫困户发展草畜产业,实现脱贫富民。
4 产品开发及品牌建设
隆德县积极引导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产品品牌,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农产品直销店和设立隆德农产品专柜(专销区),组织企业、合作社积极参加区内外大型农产品推介会、展示展销会等,大力宣传推介“六盘(隆德)”系列特色农产品,培育一批在全区乃至全国立得住、叫得响的“六盘(隆德)肉制品”。目前,草畜产业打造出宁夏中民恒丰农牧业有限公司注册的“ZMBY”牛肉品牌和宁夏隆德六盘春牛羊肉有限公司注册的“六盘春”牛羊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