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与防控
2020-12-29裴小辉
裴小辉
(滑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安阳 456400)
随着中国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养鸡行业快速发展,发展前景广阔,各地区养殖商户纷纷引进鸡,拓展鸡养殖规模,增加鸡的养殖数量,为各地区的农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收益。但是,疾病是阻碍鸡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了鸡的养殖效益,造成较为明显的经济损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如果没有提前预防,死亡率甚至能达到100%,是现阶段各地区养鸡行业的重点疾病防控对象之一。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
近年来,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性趋势较为稳定,在2013年发生过一次毒株异变情况,随之带来较大规模的疫情流行阶段。总体上看本病的季节性流行性趋势并不显著,在不同的季节都有此病发生;从病发角度分析,10~28日龄阶段最容易患病,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时间段:免疫后的2~5 d、二次免疫后的2~5 d、首次免疫与二次免疫之间的空白期。在这3个阶段,鸡的母源抗体水平较低,存在较大的病毒感染隐患,且接种会引发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容易引发病毒感染;若疫苗接种的剂量不够,则容易引发隐性感染,并且在免疫的过程中产生应激刺激,提高了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发生本病的鸡场,常常出现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等疫苗接种的免疫失败,这种免疫抑制现象常使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所以本病常与新城疫、慢性呼吸道疾病、大肠杆菌病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产生的免疫抑制程度随感染鸡的日龄不同而异,初生雏鸡感染IBDV最为严重,可使法氏囊发生坏死性的不可逆病变。1周龄后或IBDV母源抗体消失后感染IBDV的鸡,其影响有所减轻。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症状
患有传染性法氏囊病后,病鸡会相继出现头颈前伸垂地、步态不稳、躯体抖动、蜷缩在墙角、精神萎靡、羽毛颜色暗淡等症,若病情较为严重,则会出现体温升高,卧地不起等情况。患病鸡排泄的粪便象水样,粪便颜色呈黄色或者白色,并出现脱水情况,眼观鸡爪干枯;在病鸡死亡之前,会出现体温迅速下降,骨骼肌肉脱水,鸡的胸肌、肠黏膜、股肌、腺胃、胸肌等位置有出血情况。
剖检患有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死鸡,肉眼可见肾脏肿大、尿酸盐沉积、花斑肾等情况。如果是发病初期的病鸡,法氏囊会出现不同情况充血、水肿,2~3 d后,病症加剧,病鸡的法氏囊体积会增加到正常大小的200%,且法氏囊表面出现淡黄色胶状渗出物覆盖。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分析
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和病理特征,如突然发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有明显的高峰死亡曲线和迅速康复的特点以及法氏囊充血、出血、水肿、坏死和萎缩及胸肌和腿肌明显出血等就可作出明确诊断。由IBDV变异株感染的鸡,只有通过法氏囊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和病毒的分离才能作出诊断。病毒分离培养鉴定、血清学实验和易感鸡接种是确诊本病的主要方法。
本病的病理诊断非常重要,可快速而准确地做出结论。除流行病学特点外,病理变化应重点检查皮肤肌肉与法氏囊,如前者有出血(尤其腿、胸部),后者有出血、水肿等,即可做出诊断。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措施
4.1 注射疫苗
针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疫病,养殖人员可以利用疫苗进行有效预防,现阶段鸡传染性法氏囊疫病的疫苗可以分为两种,分别为:灭活疫苗、活毒疫苗。养殖人员可以结合鸡群的发病情况,适当选择合适的疫苗,其中活毒疫苗中最常用的是中等毒力的疫苗,但是J-1毒株、2512毒株等疫苗对鸡的法氏囊会产生较大的损害,需要在有强毒株或者是超强毒株时使用。对病鸡注射B87、LKT、ca89、BJ836、D-78、S-706等中等毒力的活毒疫苗,病鸡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映,且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没有发现会对鸡的法氏囊产生损伤,同样也不会影响到鸡注射的其他疫苗的效用。养殖人员可以采用PWG-98、Lukert、CHIM、BVM、IZ等弱性活毒疫苗,并且通过喷雾、滴鼻、饮水、点眼等方式进行免疫。
相比之下,灭活疫苗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运用于蛋鸡的预防中,通过提高鸡的母源抗体提高仔鸡的免疫能力。
4.2 治疗措施
针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疫病,要采取有效措施,注意用药细节,配合适量的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在鸡群患病初期,可以结合病鸡的实际情况,采取中药药剂治疗方法,避免由于频繁使用单一的西药促使鸡产生耐药性。
养殖人员可以采用50 g藿香、50 g生石膏进行治疗;可以采取100 g黄柏、100 g甘草、100 g双花、100 g黄芩进行配置治疗;可以采取200 g板蓝根、200 g蒲公英、200 g大青叶进行配置,治疗病鸡。上述药方,养殖人员建起混合煎制为3 000~5 000 mL的药液,控制服用鸡数量为300~500羽,服用1次·d-1,保证连续服用3~4 d。此外,养殖人眼还要注意针对病鸡鸡群进行护理管理,保证鸡舍卫生,控制免疫接种水平,提高鸡群的整体免疫机能水平,避免病情扩散,提高治疗水平,强化治疗效果。
5小结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为传染性囊病、腔上囊炎,常见于雏鸡鸡群中,是现代社会阻碍鸡养殖行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从地区鸡养殖行业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性趋势角度分析,这一病症具有四季感染特征,易感性较强,且雏鸡的死亡率较高,随着日龄的提升,患病鸡的死亡率越高。现阶段,针对这一病症的抗生素治疗效果一般,养殖人员要及时发现患病鸡,及早治疗,且配合严格的综合管理,做好卫生工作,提高鸡的自身抗病能力,降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