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分析
2020-12-29王智芳
王智芳
(无锡和尔适中医门诊部儿科 江苏 无锡 214000)
支气管哮喘作为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此类患者例数增加程度较为显著,对于小儿而言,其在支气管上皮屏障方面未获得完全发育,从而因为细菌感染等影响,较易呈现出支气管哮喘疾病现象,并且表现出症状发作反复以及较长恢复特点,呈现出较为显著的治疗困难度[1-3]。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以及胸闷气短等,对此确定有效方式针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治疗意义显著。本次研究将针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探析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方法运用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 年6 月—2020 年4 月收治的78 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数字奇偶法分组;联合组(39 例):女19 例,男20例;年龄1.2~5.6岁,平均为(3.28±1.22)岁;常规组(39例):女18 例,男21 例;年龄1.3 ~5.7 岁,平均为(3.29±1.23)岁;纳入标准:①未表现出不良嗜好现象;②未表现出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情况;排除标准:①呈现出过敏性反应的现象;②呈现出心源性哮喘的现象;就两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麻杏石甘汤加减方法展开哮喘治疗,对患者给予补液、抗生素抗感染、气道痉挛改善、低流量吸氧以及抗过敏治疗等;此外添加麻杏石甘汤加减方法展开治疗,用药处方为:浙贝母、苇茎、杏仁、黄芩、狗肝菜、青蒿、竹茹以及桑白皮各10g;蚕沙、麻黄以及甘草各5g;患儿如表现出高热症状,则添加土茯苓、芦根以及生石膏进行治疗;如表现出痰多症状,添加橘红以及莱菔子进行治疗;频率以及剂量分别为2 次/d 以及1 剂/d;联合组:采用常规治疗+麻杏石甘汤加减+穴位贴敷方法展开哮喘治疗,对于常规治疗以及麻杏石甘汤加减方法同常规组支气管哮喘患儿保持相同,此外添加穴位贴敷方法展开治疗,针对患儿大椎穴、双脾俞穴、膻中穴以及双肺俞穴合理展开对应刺激,如果患儿呈现出贴敷后不适现象,则需要对症处理及时做出充分保证。合理完成贴敷药饼制作,药物成分主要包括白芥子、冰片、五倍子、甘遂、皂荚以及细辛;如患儿年龄<4 岁,则控制药物贴敷时间<3h/次;如患儿年龄>4 岁,则控制药物贴敷时间<4h/次;治疗1 个疗程时间为10 次,总疗程为9 个。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数据、总不良反应(皮肤红肿、皮肤疼痛以及皮疹)率。
1.4 判断标准
显效:患儿症状获得显著控制,在<3 个月未表现出复发情况;有效:患儿症状获得控制,在<3 个月未表现出复发情况;无效:未达到上述小儿支气管哮喘疾病治疗标准[4]。
1.5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 展开处理,计数资料(哮喘疗效数据、总不良反应率)行χ2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炎性因子浓度变化)行t检验,以(±s)表示,P<0.05 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哮喘疗效数据对比
联合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总疗效数据(94.87%)高于常规组(61.54%)(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总疗效数据临床对比 [n(%)]
2.2 炎性因子浓度变化对比
治疗前,联合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TNF-α、IL-6 以及TGF-β1 同常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联合组TNF-α、IL-6 以及TGF-β1 分别低于、低于以及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炎性因子浓度变化临床对比(ng/L,±s)
表2 两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炎性因子浓度变化临床对比(ng/L,±s)
组别 例数 TNF-α IL-6 TGF-β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 39 70.22±12.22 38.49±8.49 32.65±6.45 22.65±5.38 34.43±9.42 73.49±11.73常规组 39 70.32±14.29 50.29±9.29 32.53±5.22 28.49±4.36 34.29±11.29 57.39±12.49 t 0.0332 5.8554 0.0903 5.2666 0.0594 5.8679 P 0.9736 0.0000 0.9283 0.0000 0.9527 0.0000
2.3 哮喘患儿总不良反应率对比
两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不良反应集中于皮肤红肿、皮肤疼痛以及皮疹几方面;最终发现,联合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总不良反应率(7.69%)同常规组(5.13%)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临床对比[n(%)]
3.讨论
临床针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治疗期间,麻杏石甘汤加减+穴位贴敷方法获得广泛应用,前者应用可以确保祛痰清肺以及止咳平喘效果显著发挥,能够将免疫功能显著改善,将变态反应充分减少,使得患儿气道功能显著改善,对于镇咳平喘效果可以充分实现,对于抗菌作用可以确保充分实现。后者配合应用,可以将针刺疼痛感显著减少,对于患儿接受度的提升能够做出保证,可以使得支气管哮喘疾病疗效显著提升[5-8]。
本次研究发现,联合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总疗效数据(94.87%)高于常规组(61.54%)(χ2=12.7117,P<0.05);两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不良反应集中于皮肤红肿、皮肤疼痛以及皮疹几方面;最终发现,联合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总不良反应率(7.69%)同常规组(5.13%)比较差异不显著(χ2=0.2137,P>0.05),从而说明麻杏石甘汤加减+穴位贴敷方法联合应用,可确保彼此作用获得充分协同,增强疗效,不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加,对安全性做出保证,获得上述理想结果,充分证明麻杏石甘汤加减+穴位贴敷方法运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疾病治疗中可行性。
综上所述,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方法联合应用,可实现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在疗效、炎性因子浓度以及不良反应方面明显改善,最终实现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有效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