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的疾病防治技术

2020-12-28关晴晴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17期
关键词:猪仔疾病防治患病

关晴晴

摘要:猪肉在市场中最受欢迎的肉类之一。随着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猪的养殖事业也开始茁壮发展。本文对猪在养殖中常见的疾病进行介绍,比如肠炎、猪瘟、蓝耳病以及猪口蹄疫。对猪疾病的防治现状进行分析,现阶段猪舍的环境较差并且预防疾病较为困难。根据实际的情况分析猪疾病防治技术,应该优化养殖环境、加强饮食管理、及时清除病猪、进行系统化的监管、应用科学防治技术。

关键词:猪;疾病;防治技术

引言:随着养殖猪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户应该提高对猪疾病防治的控制力度,从根本上保证猪的健康生长,满足人们的日常饮食需求。养殖户们应该坚持科学、稳定、健康的养殖理念。在日常的养殖工作中应该积极改变现有管理中的疏漏,优化注射的环境,加强对疾病预防的执行力度,建立系统化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机制。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社会的稳定性,还能增加养殖户的实际经济效益。

一、猪在养殖中常见的疾病

(一)肠炎

在昼夜交替气温变化、饲养员缺乏严谨的管理以及喂养的饲料质量较差等因素的作用下,猪的肠道出现问题。肠炎是猪较为普遍的一种病症,并使得表现为上吐下泻,严重的情况在呕吐物中会伴有一定的血丝或者胆汁,此外在猪的排泄物中会有难闻刺鼻的气味,并且會存在粪便带血的情况。在发病的初期,猪的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大小便失禁、器官衰竭等情况。如果没有进行科学且及时的治疗,猪将会因为消化问题出现脱水的情况,甚至发生死亡的危险。

(二)猪瘟

猪瘟又名“霍乱”,是一种具有极高危险性的传染病。主要的发病症状为猪持续处于高烧的状态、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如果不进行妥善治疗甚至会出现死亡的情况。这种疾病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并且不受温度和季节的限制。猪瘟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16大传染病之一,会对猪造成毁灭性的伤害。

(三)蓝耳病

蓝耳病的主要病症为主出现流产和呼吸困难的情况,这种疾病的传染的几率较大,属于二类传染病的范畴,妊娠的母猪和小猪仔都是最易感染的群体,现阶段这种疾病还没有妥善的治疗方法,没有特效药能够治愈。所以养殖户应该建立系统的疾病预防机制,进行系统化的消毒和监督管理,把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四)猪口蹄疫

这项疾病的常见表现为,猪的脚趾之间出现斑纹或者水泡。发病的主要原因为猪的生活环境较为恶劣,这项疾病主要在空气中进行传播。小猪仔是最易感染的群体,并且波及的范围较广,存在着死亡的危险。养殖户在3或者4月份时应该加强注意。

二、猪疾病防治的现状

第一,猪舍环境落后。现阶段主要采用舍养的模式,但养殖户没有此阿武规范化的养殖操作,为了减少经济成本的支出,没有制定完备的清洁计划,发生细菌滋生的情况,严重影响猪的健康生长。第二,预防疾病困难。政府的相关动物卫生部门和检疫部门没有进行系统化的宣传工作,养殖户缺乏对猪疾病的正确认识,在预防和监控的过程中不能进行严格地控制。养殖户没有认真听从专业人员和合理意见和建议,增加疾病预防的难度。

三、猪的疾病防治技术

在2019年安徽省六安市发布《关于落实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对养殖户的养殖工作进行明确的要求,应该进行科学的管理,保障猪的质量。

(一)优化猪的养殖环境

猪患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养殖户缺乏对猪生活环境的有效把控,养殖场垃圾遍布,导致细菌大面积滋生,增加妊娠的母猪和幼崽患病的几率。养殖户应该为猪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湿度,此外还应该重视养殖的密度,不能发生大量主圈养在同一区域的情况,提升它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如果猪生长的环境中气温较高、密度较大,猪的死亡率会不断加大[1]。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某猪场的600多头猪因为温度问题患上嗜血杆菌和伤寒病,虽然通过了妥善的治疗,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养殖户安排员工们进行系统的清洁和整理工作,优化养殖场的卫生条件,定期进行全面的消毒工作。但是员工们缺乏对清洁工作的重视度,在工作中忙于应付,清洁工作不彻底,只是进行表面工作,这就导致细菌的进一步滋生。部分已经痊愈的猪又开始患病,最终导致有一半的猪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伤害。通过这个案例可知,良好的养殖环境的重要意义,部分养殖户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只要通过药物就能治疗猪的疾病,不需要构建预防机制,缺乏对猪疾病复发的考虑、没有对患病的猪进行隔离,在特殊时期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还让猪们进行随意活动,导致整个养殖场都处于患病的阴霾中。

此外在养殖场内不能随意地宰杀猪,这样可能造成病菌的进一步扩散,从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因病死亡的猪居住过的地方应该进行对此的清洁和消毒处理,通过检疫后才能重新引入其他的猪。

(二)加强食物卫生管理

猪的体内有寄生虫的主要原因就是饮食不健康,使用了含有寄生虫的食物或者水资源。这就要求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应该对食物的来源进行有效把控,一定要从合法合规的渠道采购猪饲料。产品需要附带完备的检疫合格证书和生产资质,必要情况下可以采取抽样的模式进行随机检验操作,保障饲料能为猪的健康生长进行助力[2]。此外还要保障水资源的干净,利用过滤和消毒设备后,才能提供给猪,从根本上消灭寄生虫。在喂食的过程中应该贯彻适量的原则,防止食物和水长期地暴露在空气中,产生细菌滋生的情况。工作人员一定要提高对食物安全的重视度,促进猪们健康成长。

(三)避免引入病猪

养殖户们在养猪的过程中最好降低引入的几率,要首选自繁自养的模式。在母猪即将妊娠之间就进行疾病的预防和监控工作,确保母猪和小猪仔都处于健康舒适的生长环境。如果发生不得不引进的情况,就应该对需要购买猪仔的养殖场进行实地调研,贯彻择优购买的理念,在进入自己的养殖场前要进行系统的杀菌消毒工作。新买的猪仔需要先单独圈养在一起,2周之后没有存在问题才可以进行群养。

(四)定期进行监测和控制

饲养场应该引入信息技术,对内部的环境进行实时地监控,并采取科学的疾病预防规划。根据以往总结的经验,结合猪患病的时间、疾病的诱因和症状等制定对应的预防措施,优化养殖场的建设水平[3]。此外应该定期对猪圈进行消毒,要使用一次性的消毒设备,不能多次反复应用,避免发生交叉感染的问题。如果猪群内发生感染的问题,养殖户应该全力查明病因和发病源,不能随意进行用药。如果情况较为严重应及时进行上报,避免疾病的进一步蔓延。

(五)制定紧急防治技术

因为猪患病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不具备固定的时间,在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紧急防治工作,加强临场应变的能力。当猪发病的时候,应立即把它隔离,之后在探究发病的根源,那些病情较为稳定的猪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随后进行消毒杀菌工作,销毁病猪用过的物品。那些因为疾病死亡的猪,应该进行火化处理,从而遏制疾病的进一步蔓延。此外在夏季时应该对蚊虫额外注意,他们也是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工作人员应该进行全面的驱蚊工作,避免细菌的传播。

结论:综上所述,猪的疾病类型多种多样,并且会随着实际情况产生不同的病症。在进行养殖工作时,应该优化疾病的预防效果。一旦发生集中患病的情况,应该及时与当地的兽医管理部门和检疫部门联系,结合实际的病症,采取对应的优化措施,切实保证自身权益。在养殖场运行过程中,应该最大程度地上减少细菌的滋生,提高猪的质量,增强免疫力,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小洪.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J].吉林畜牧兽医,2020,41(08):17+19.

[2]徐伟辉.保育猪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07):84.

[3]李艳茹.刍议新生仔猪疾病防治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06):69.

猜你喜欢

猪仔疾病防治患病
血脂异常与高血压对糖尿病患病的交互作用分析
探讨乡镇畜牧兽医站畜禽疾病防治现状和改进措施
九菊
利用太极拳提高教师体质策略研究
关于生猪疾病防治措施的分析
完形填空训练
奇怪,睡不着
跳跃的“猪仔”
高二生物测试题
当今孩子患病,可获哪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