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035年的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措施研究
2020-12-28张金艳王紫阳
张金艳 王紫阳
摘要:2008年《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十余年来,河南省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都得益于包括知识产权战略措施在内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的科学设计与有力实施。在当下知识产权强国和强省建设发展的新时期,尤其是《2018年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推进计划》和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发布,河南省的知识产权强省战略即将迎来新的变化。十四五规划即将开局,2035年的远景目标已经绘就,为了实2035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远景目标,迎接应对新时期的新变化和新问题,继续借助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中原崛起,必须立足现实需要,切实谋划面向2035年的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及相关措施,从而更好实现战略目标。
关键词: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战略措施
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0)30-0014-06
1 引言
为全面推进河南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2008年《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发布实施,其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有关政策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提出到近五年和2020年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即把河南省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完善,法制保护有力,专业人才充足,创造机制活跃,实施效果明显的知识产权强省。为实现以上战略目标,纲要提出了涵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九大方面共24项具体措施,目前国家已经启动下一个周期战略规划谋划,河南省更需要紧随国家步伐,抓紧制定面向2035年的《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战略前瞻高度全面谋划未来15年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之大局。
2 面向2035年的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措施的实证基础
2.1 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之“战略措施”的实施成效
2.1.1 不断促进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创新能力提升。《纲要》实施以来,河南省知识产权局不断通过强化企业创造知识产权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围绕河南省优势产业进行原始创新,形成一批原创性知识产权。2008年以来,河南省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不断提高,专利申请总量和专利授权总量分别从2008年的18 411件、9 133件增长到2019年的144 010件、86 247件。充分整合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人才、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优势,构建产、学、研知识产权创造联合体,不断增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出能力。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利申请总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从2008年的1 265件、482件增长到2019年的21 632件、11 171件。在专利密度方面,从统计数据来看,2008年的专利密度为0.29,截止到2019年,专利密度为3.88。其中,郑州市专利密度最高为14.09,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9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已达到217件,2008年仅为20件。河南省内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年增长率超过30%。在商标注册方面,2008年至2019年,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87.4万件,相较于2018年增长40%。到2020年,河南省著名商标达到4 000件、驰名商标近300件,优良植物新品种、国家地理标志、版权等拥有量也大幅增长。
2.1.2 不断推动知识产权运用。河南省率先在省级层面探索建立专利导航工作体系,以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郑州超硬材料)为带动,先后培育认定了首批洛阳智能机器人装备产业等7个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不断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通过加大质押贷款企业的补贴力度,新增对质押融资服务单位的补贴等举措,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往纵深推进。分别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重点推广省和国家知识产权运营试点省,实现专利质押融资总额突破30.5亿元,专利评估价值40.6亿元。并获9 000万元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专项支持。在专利产业化方面,通过高标准推进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建设、构建完善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推进专利储备运营等全面启动省级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通过提高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提升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1]
2.1.3 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008年以来,河南省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作部署,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知识产权经济作为建设创新型河南的有力支撑,积极指导全省知识产权局系统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和行政执法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为创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创新环境,河南省长期坚持日常执法与开展专项行动相结合,重点抓好各种专项行动,加强重要会展知识产权保护。2019年河南省高院通报指出,2019年全省受理各类一审知识产权案件11 623件,结案1 033件;受理二审知识产权案件1 208件,结案1 033件。2008年河南省已成立了4个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2016年中国郑州(创意产业)快速维权中心获批成立,2018年机构改革对知识产权执法体系作出了调整,河南省市場监督管理局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处,充分发挥了行政执法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2020年,中国(新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将有力推动知识产权快保护,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提供支撑和服务。
2.1.4 不断强化知识产权管理。为进一步增强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河南省先后出台了几十多项知识产权规章制度,明确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作方面,起步很早,成效显著。截至2020年初,河南省共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02家,较2018年增长46%,其中省级知识产权强企223家,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有效提升了市场竞争优势,示范带动作用逐步显现。河南省知识产权局被评为2018年度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9名来自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优势示范企业的同志被评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个人。
在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设方面,主要做法在于遴选一批高校开展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试点建设,引导高校参与到知识产权管理中,以利于提升高校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中原工学院等3所高校为河南省第一批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建设试点单位,2019年度又新增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商丘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等5所高校。
2.1.5 不断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为提高河南省内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水平,河南省采取了多项措施。在维权服务方面,主要通过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知识产权举报投诉和维劝权援助网络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投诉、维权服务。此外,河南省还通过开展专利代理机构服务与管理标准化建设、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品牌培育、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载体建设等工作切实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截至2019年,河南省共有代理机构近60家,专利代理人也从2008年的81人,增加到2019年的200多人。河南省成效显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郑州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等相继落地河南。
2.1.6 不断扩充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对于知识产权强省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加快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由省科技厅、知识产权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财政厅共同制定并组织实施“河南省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河南省还建立了多个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2014年河南省首家知识产权学院在中原工学院挂牌成立,同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共建,已经成为河南省知识产权工作的新高地。随后郑州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也相继成立知识产权学院,成为河南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新阵地。河南省七个高校开设了本科阶段的知识产权专业,对接企业人才需求,累计培养出一千多名本科生。其中中原工学院知识产权专业于2019年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立项。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层次,河南省高校也作出了一些的探索,如为满足河南省高层次、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需要,郑州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专门培养知识产权方向学术硕士,中原工学院则致力于培养以知识产权为特色的法律硕士,2019年首年招生13人,目前已有两届共计41人。此外,还有一些高校将知识产权作为法学研究生的选修课程,这样有利于培养出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
2.1.7 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政策支撑体系。2008年以来,为了切实提高河南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河南省出台了一系列知识产权政策和法规。如《河南省专利保护条例》《郑州市专利促进和保护条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等重要知识产权相关地方法规,《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2008年推进计划》《河南省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意见》《河南省知识产权法律援助暂行办法》《河南省十省辖市专利行政执法协作协议》《河南省关于开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工作的指导意见》《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工业企业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方案》《河南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河南省知识产权发展“十三五”规划》《河南省建设支撑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实施方案》《河南省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实施方案》《加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利创造运用保护暂行办法》《加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2020年深入实施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推进计划》《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实施方案(2020)》等大量各类地方性政策文件,构建了比较健全完善的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
2.1.8 着力培养知识产权文化。自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以来,河南省着力强化创新文化建设,不断创新知识产权宣传模式,日益形成知识产权文化氛围,不断加强与各级媒体的联系,搭建知识产权宣传平台,推动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开展。尤其是疫情期间,河南省知识产权线上直播宣传活动不断创新,政府主导、媒体支撑、公众参与的知识产权综合宣传工作体系逐步形成,宣传工作成效显著,知识产权文化氛围日渐浓郁。此外,河南省知识产权局会同教育厅建立四十多所中小学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实验基地,不断加强与各个高校之间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大、中、小学生知识产权教育,增强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激发其创新思维,提高其创造能力。
2.1.9 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以来,河南省不断探索知识产权交流合作的新模式,做出了许多的尝试。对外交流中,包括外派工作人员赴他国考察学习,邀请外国知识产权专业人士来河南省交流指导、举行对外论坛进行学习交流。对内交流中,主要是举办各种座谈会、学术论坛进行探讨交流、各省机构间进行合作交流,充分协调各方。
2.2 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2.1 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提升举措仍需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是衡量地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重要评价指标,因此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近年来,河南省的专利申请受理量、专利授权量、有效专利量、万人发明专利保有量以及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等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与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等全国先进的知识产权大省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处于全国中游水平。河南省各区域之间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郑州市知识产权创造能力遥遥领先,一些区域的创造能力处于落后水平,发展不均衡。此外,河南省专利数量增长速度较快,但在商标方面增速较缓,尤其是地理标志商标申请数量较少,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关注薄弱关节。河南省内重点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缺乏活力,关键性核心技术发明专利数量较少,知识产权竞争能力不足。在不断创新相关举措,加大措施实施力度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2.2.2 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不强。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主要从运用规模和运用效益两方面来进行考察。运用规模方面包括知识产权运用平台的建设,河南省加强促进知识产权运用的载体建设,建设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但是在运用效益上相比较发达省份存在较大差距,对于知识产权平台、机构、资本、产业之间的整合水平尚有待提高。2018年,河南省刚刚成立依托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交易运营(郑州)试点平台,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配套環节尚不健全,评估定价难、专利质押难、交易流动难、投资退出难、风险防控难等问题仍然存在。
2.2.3 知识产权保护仍需加强。随着各种专项活动的开展,河南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全省有关知识产权的案件数量也在逐年增长,一方面说明人们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增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知识产权保护仍存在一些漏洞。在知识产权大保护、严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时期,伴随知识产权案件的增加,必须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采取一些更加有效、有力地措施,减少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发生。
在知识产权执法方面,河南省各个区域的执法水平不一,部分区域执法单位的体制不健全,相关部门设立缺失,执法人员数量不够,执法质量较低,部门经费短缺,内部管理效率低下,执法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一些职能部门对知识产权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较轻,没有发挥震慑作用。基层缺少知识产权专业机构,在发生知识产权案件时不能及时处理。此外,在执法过程中,不同部门、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也有待加强。
2.2.4 知识产权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河南省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仍不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数量不足,专业人员数量较少,知识产权工作难以形成合力。知识产权在宏观决策和重大政策制定中的参与度低,发挥作用不强。对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培育工作尚需要进一步深入。此外,知识产权投入不足,创新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实现。
2.2.5 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目前,河南省拥有知识产权代理机构近60家,相比较知识产权发达省份这一数量严重不足,而且有不少代理机构并非专门的代理机构,而是由其他类型的事务所拓展出的业务,缺乏专业素质。实施知识产权强省战略,需要更多的代理机构。
2.2.6 知识产权人才较为匮乏。建设知识产权强省,需要大量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目前河南省的知识产权从业人员数量不足,人员地域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省会郑州市,其他县市的知识产权从业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且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懂法律、懂经济、懂科技的高层次、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尤其缺乏。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理应培养出更多知识产权人才。目前本科以上的知識产权人才较为缺乏,尤其是研究生层次更加稀缺。由于河南省高等教育资源匮乏,开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和研究方向的高校屈指可数,每年的培养规模以百数计,远远不能满足全面依法治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需求。
2.2.7 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仍需加强。目前知识产权文化宣传规模较小,形式单一,社会群众没有广泛参与到其中,没有形成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也未形成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工作的日常化、制度化与规范化,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的关注度和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仍需有效提升。近年来在知识产权方面开展的交流活动主要为国内的交流合作,对外交流无论是邀请外国知识产权专家访问,还是外派知识产权学者到国外交流学习次数都比较少,缺乏广泛开展对外交流活动。
3 面向2035年的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措施设计的形势要素
3.1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新背景
3.1.1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大背景。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变革时期,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我国目前正处于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以创新驱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更加突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为知识产权工作带来巨大冲击与挑战的同时,更提供了战略机遇。
3.1.2 国家知识产权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时代。2019年11月24日印发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是第一个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出台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纲领性文件,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保护水平全面提升。《意见》指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对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最大激励。《意见》明确要不断改革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以及社会治理等多手段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标志着我国全面开启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之路。
3.1.3 “十四五”规划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新时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了具体建议,确定了目标,描绘了前景。国家已经进入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新发展阶段任务的新时期。而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掌握核心技术,成为制造业强国,则是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建议指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建议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必须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3.2 河南省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新形势
201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河南省建设支撑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河南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特色和方向,指明河南省建设支撑型知识产权强省要分重点建设阶段和巩固提高阶段两步走,前者主要工作是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建设工作,后者目标则是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建设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目前,河南省已经完成重点建设阶段的任务,在知识产权运用、保护等方面都实现了预期目标。2017年,《河南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实施。2019年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发布《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明确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要坚持的三项基本原则,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目标。为了落实响应国家大力推动知识产权强国策略,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服务本省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制定了《2020年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实施方案》,意在全面提升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以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助推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针对2020年疫情爆发带来的影响,河南省采取措施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落实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各项知识产权措施。2020年10月29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对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质增效,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积极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体制机制,为其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措施》提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培育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团队、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扩大对外科技开放合作、营造创新发展良好环境等八个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对河南省开启以示范区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标志河南省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
4 面向2035年的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措施设计
立足国家最新形势和要求,结合河南省省情,未来战略目标设定可以描述为:到2035年,把河南省建设成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法制保护更加全面有力、专业人才更充足、创造机制更加活跃、实施效果大幅提升的知识产权强省、先进制造业强省。全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能力大幅提高,知识产权法治环境根本改善,市场主体创新主体地位和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极大增强,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完全能够有效支撑创新型河南建设,知识产权意识更加深入人心,知识产权文化更加深厚,知识产权人才体系更加健全、知识产权人才规模更加壮大,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完全显现。为实现该目标,必须在保持以往战略措施延续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与创新。
4.1 健全知识产权创新机制,促进自主知识产权创造
4.1.1 持续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激发知识产权创造活力。建立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培育壮大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新兴产业,创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突破一批前沿引領技术和“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带动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继续完善知识产权创新激励机制,健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激励机,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把知识产权激励机制明确规定在法律中。
4.1.2 推动知识产权创新协同机制的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协同机制。
4.1.3 发挥重点功能区的创新发展作用。要积极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知识产权创造创新的引领作用,利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优势,有效整合知识产权优势资源,同时结合“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有效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4.1.4 推动知识产权创新示范机制的建立。加快制定出《河南省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县)试点方案》,推动示范型强市(县)的建设。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为支撑,以知识产权强县、强局、强企建设为基础,打造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强市群。
4.2 着力提高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构建完整的知识产权运用体系
4.2.1 完善知识产权运营综合评价体系,聚焦促进产业发展。推动国有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制度,开展知识产权运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加强数据量化提取和关联共享。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知识产权运用相关数据指标的主动监测、实时分析和动态测算,全面及时反映知识产权运用促进综合效益。完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机制,推动建立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和技术市场合同登记的专利信息披露制度。
4.2.2 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运用平台建设。建设一批省级重点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完善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平台交易运营(郑州)试点平台、知识产权运营(中部)大数据平台等的建设。搭建军民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健全军民知识产权供需信息交流机制。
4.2.3 加强知识产权运营的金融支持。制定完善各项知识产权金融扶持政策,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机制,设立省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知识产权价值评级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机制, 建设知识产权网上实时评估和竞价系统,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为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提供坚实的政策与资金保障。
4.2.4 全面推进知识产权产业化,推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发展。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培育精品版权,培育优质商标,培育其它高质量知识产权,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
4.3 深化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效能
一是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协同化机制。紧扣创新发展需求,充分发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总领作用,激发知识产权促进处、知识产权保护处的职能作用,加强知识产权决策和实施的统筹协调,形成合力。通过建立专利、商标、版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探索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二是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管理“放管服”改革。提升知识产权管理业务服务水平,加大知识产权业务“一网通办”力度,提供便利化服务。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促进知识产权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是推动知识产权数字化管理设施建设,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数字化程度。
4.4 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4.4.1 推动知识产权地方立法工作。加快制定和修订《河南省专利保护条例》《河南省商标保护条例》《河南省技术秘密保护条例》等省域知识产权地方法规,为知识产权各项工作提供充足法律依据。
4.4.2 继续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和知识产权执法工作机制。成立统一的执法机构,探索建立综合行政执法机制。完善建立知识产权执法协作调度机制、侵权判定咨询机制和纠纷快速调解机制。建立地方政府知识产权执法责任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联合执法和跨地区协作执法调度机制。完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体系,拓展监管时空,提升监管效能。
4.4.3 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制定统一裁判标准的相关制度,形成案情梳理、案中严格把控、结案严格审核的流程。探索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改革,健全司法确认、诉调对接等工作机制。提高知识产权案件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对接全国裁判规则库和案例库,探索知识产权法庭云模式,为案件智能审判提供技术支持。
4.4.4 加强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开展“互联网+”环境下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规则问题研究。继续推进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移动智能终端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预警防范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信用信息档案、知識产权服务诚信机制和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制度。继续加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和风险防控。
4.5 继续完善知识产权政策支撑体系
4.5.1 继续强化知识产权政策导向。继续将知识产权导向贯穿于各级政府部门产业发展、结构调整、投融资、政府采购、科技进步、吸引人才等政策制定过程中,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持续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加大针对包括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内的重点区域知识产权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完善专利创造运用保护政策,鼓励企业引进高价值专利在示范区转移转化。
4.5.2 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机制。继续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机制和相关政策,鼓励各地落实资助和奖励配套政策,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和数量提升。
4.5.3 加大资金投入。继续完善风险投资体系,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整合相关科技专项资金,支持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实施。
4.6 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水平
4.6.1 制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规范,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业务水平。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服务标准体系,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资源整合,提高服务质量。
4.6.2 加强对知识产权服务行业的监督管理。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加强对专利代理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推进专利代理行业自律。要建立专门的监管模式,建立监管执法人员、监管对象数据库,制定监管事项清单,提高监督管理效率。
4.6.3 加快提升知识产权服务信息化水平。要推动河南省知识产权案例库的开发建设,注重知识产权信息的平台化整合。加强省内各地图书馆以及高校图书馆间的知识产权信息共享,提高知识产权信息化水平。
4.6.4 继续打造专利审查协作中心服务经济发展样板。继续整合和支持各类知识产权服务资源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实现对接,培育和拉长知识产权服务产业链条,打造知识产权服务集群。[2]
4.7 优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建立河南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战略联盟,培养复合型、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选拔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大力发展知识产权培训,培养实用性、复合型知识产权职业人才,建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完善知识产权人才能力培训。构建政府部门、高校和社会相结合的多元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组织模式,加大对各类知识产权人才的培训力度。构建知识产权人才成长体系。推动建立知识产权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制度,构建多层次、高水平的知识产权智库体系。探索建立面向重点行业、企业的专利员制度。实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工程,知识产权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创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环境。
4.8 持续培育知识产权文化、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要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文化教育。拓宽知识产权交流合作渠道,进一步加强国内外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 洪群联.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发展现状与战略思路[J].经济纵横,2011(11).
[2] 李姗蓉.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意气风发启新程[J].河南科技,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