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法制教育

2020-12-28王景章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1期
关键词:法制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融入

王景章

【摘 要】法制教育是作为一名守法公民所必须接受的基本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重要的普法教育启蒙学科,融入法制教育能从小加强对小学生成长的正确引导,让其今后成长为一名知法守法、依法办事、有法必依的社会好公民,加强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我的意识,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维护社会发展秩序的稳定做出贡献。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法制教育;融入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小学生缺乏必要的法律素养导致各类悲剧发生,以及由于公民缺乏必要的知法守法意识而对社会造成危害的事件层出不穷。归根结底都是由于自身从小缺乏良好的法制教育,并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受到外界的负面影响所导致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此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入有效的法制教育,向小学生普法,引导小学生树立知法守法的意识与行为习惯,对小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与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当前法制教育现状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提高学科成绩这一目标并无发展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重要。但部分教师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将其当做一个文化成绩学科,在教学中习惯照本宣科,而缺乏对学生法制意识的引导和树立,尤其是在有关小学生侵害事件、提高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树立小学生知法守法理念方面[1]。并且,也有因为教师自身的法制知识储备不足,导致无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深入、细致的法制意识引导,无法为学生树立健全的法制意识与行为习惯。此外,普法是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旧有部分教师下意识以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向学生灌输有关的法律知识和安全防范技巧,忽略学生对于法律术语、防范技巧中语言的理解障碍,并且内容过于枯燥,缺乏兴趣,无法吸引学生集中听讲,并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法制教育策略

(一)尊重小学生发展规律,因材施教

教师应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内容及特点,在尊重小学生客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来设计和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做到因材施教。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并且小学生天性爱玩、好动、喜闹,因此教师应将法制教育的教学活动与这些特点结合,穿插在教学中,让课堂形式丰富多样,张弛有度,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预期,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安全地玩”教学中涉及到小学生在玩游戏与游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培养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与识别安全与危险的能力[2]。教师可先从游戏活动向游戏场所、游戏设施、游戏陪同人员等进行引申,扩大学生对于“安全游戏”的关注面。然后可引入《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等有关内容改变为有关公共场所成年人监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场所孩童拐卖等不同的事件来让学生知法、懂法,更能强化学生“安全游戏”的意识。

(二)采用生活情境开展教学,传授经验

法制教育的最终用途是服务于人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从情境中更真实地感受法律武器的正确用法,了解到社会的复杂性,并适当传授有效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自我保护与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心中的“110”》教学开始,教师首先可提问并请学生回答,他们认为自己会遭受的危险来自于哪些方面。由于小学生普遍缺乏生活经验,回答大多较为笼统,并且缺乏真实性,此时教师就可结合小学生的回答,来创设更细致、真实的生活情境:当你和父母去游乐园,父母上厕所离开,留你一人在原地。等了二十分钟,你没有看见父母的身影,此时有人上前来。提问:根据以下情况,思考是否应该跟这个人走?

1、来人是一名你认识的阿姨,是你父母的朋友/来人你的表叔,说你父母临时有事离开,拜托她带你回家。她知道你家地址,开着车,手中拿着你最爱吃的糕点,此时你也饿了。

2、来人穿着正装(如警服、保安服、西服),说是地区片警,发现你一个人站在这里很久,想带你去警务室。

然后请学生先观看根据情境设计的结果为未成年人遭受侵害、拐卖的视频。再将学生分为小组,请他们结合视频内容,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来分析和思考要如何做到安全方法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学生总结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有效方法,例如“我想给父母打个电话”、“请警察叔叔出示一下您的证件可以吗?”、“阿姨我不饿,爸爸妈妈说当我一个人时让我打110,请您把手机接我一下可以吗?”尤其是让学生对于熟人保持必要的警惕心,避免熟人性侵等罪行的发生。并要在传授学生自我保护经验的过程中,融入借助110求助的意识,以及向学生同时普及有关法律知识,如拐卖儿童,至少处5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性侵儿童最高被判处死刑等法律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当自己即将或已经遭受侵害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和保护自己的意识。

结语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法制教育,教师应当与教学主题相结合,融入当下真实发生的案例及事件,以尊重小学生身心发展客观规律的方式,采用多媒体、生活情境、问题互动等形式,来向学生传递有關法律知识,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更要树立起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妮.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法制教育的方法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2):195.

[2]高爱华.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J].小学生(下旬刊),2020(05):24.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五常市长山乡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法制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融入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遏制校园暴力须重视法制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