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任务驱动”引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2020-12-28桑爱亚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策略

桑爱亚

【摘  要】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于“任务驱动”激发学习潜能,促进学生行为投入,让他们在互动、实践中掌握操作技能,学会互动交流,提升信息技术。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策略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改变讲练结合的传统教学模式,要为学生营造贴近生活的情境,促进他们的行为投入,让他们在任务的驱动下参与主动求知的状态,能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让不同的信息彼此分享,不同的解决方法相互交流,能促进信息素养的提升。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情境的创设、组内的协作等支撑下围绕具体可行的目标,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完成学习任务,并开展适当的评价,在习得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一、合理分配角色,明确共学任务

为让每个学习个体都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教师要精研教材,设计好学习任务,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出镜”的机会,需要合理地设计小组成员的角色,明晰他们在小组中的职责。教师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现实起点、兴趣爱好、操作能力等将学生分组,每组以6名左右学生为宜,组长负责为各组员分配具体的任务,副组长通过资料包查询文字、图片等内容,记录员负责记录在思考、讨论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过程,检查员负责督促组员完成任务并维持组内纪律,汇报员负责展示本组学习成果及简述作品的制作过程。教师要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任务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为学生所接受。教师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推进,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如在学习《复制与粘贴图形》一课内容时,教者设计任务如下,任务一:复制粘贴,由一个三角形复制出多个;任务二:翻转旋转,用三角形设计文学社社标;任务三:拉伸扭曲,设计出更形象的帆船。学生分组合作,尝试使用拉伸/扭曲命令改变帆的形状,通过数据的输入、帆船变化的观察,思考随意的拉伸扭曲有没有意义?是对全图进行调整还是对帆进行调整?

二、教师适当指导,突破学习障碍

学生在讨论交流、协作共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教师要通过巡视检查,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启发、引导、示范,以促进他们对问题的解决。如在《创作演示文稿》内容学习中,教者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有学生在添加背景音乐后,发现进入下一张幻灯片时音乐会停止,教者指导学生设置音乐图标的“自定义动画”。在小组竞赛评比中,总有一些“小尾巴”拖了小组的后腿,其他同学颇有意见,教师要引导组长与组员之间的互动,对他们的协作程度进行评价,奖励协作好的小组,通过激励机制的调整,能提高学生的配合度。在《复制与粘贴图形》这节课教学中,在复制粘贴时,学生不能选择完整的对象,教师通过演示要完整地选择对象,也有学生做错了而不知所措,教师提醒他们通过撤销可以重做。学生在复制中还会遇到移动图形时有白色背景怎么办?两个三角形靠得太近不好选中,教师引导他们阅读教材,尝试从教材中寻找答案。教师针对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困惑进行适当指导,能增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从而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三、强化课堂反馈,促进目标达成

在学生完成作品后,要将完成的情况记录下来。教师对完成作品质量好的小组要予以表扬、激励,对他们存在的不足,教师也要总结、评价,这样能调动他们参与作品制作的热情,让表现优秀的小组成为其他小组学习的榜样。每个小组要记下每个成员在小组以及全班发言,提出问题的个数以及解决问题的个数,并记录下学生的自评、小组的评价以及教师的评价,并依据量化的评价确定等级。教师要激励性格内向、操作水平不佳的学生多交流、多提问,强化正面激励的作用,以促进他们思维水平的提升。教师要善于觀察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营造竞争、共学的氛围,学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学,学生养成了互助协作的意识,他们学会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学会了收集、整理资料,学会演示作品,学会倾听表达,他们的综合能力获得了一定的提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学习困难,能学会去查阅资料、请教老师与同学,学会了沟通交流。教师要采用多元的评价策略,将自评、互评与师评结合起来,这样能更全面、更科学地评价学生,也能让他们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也要学会反思,从能处理较好的问题中获得借鉴,对处理不好的问题要加以记录、分析,寻找更合适的解决方案,既要精研学习目标,也要把握学生的学情,要依情调整任务,一些任务要加以分解,一些任务要加以整合,这样因学而教,才能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任务驱动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活跃学生的思维,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让学于生,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参与实践、展示、评价,从而在任务探究中培养技能、提升素养。

【参考文献】

[1]董京峰.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0).

[2]谢利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J].课程教学研究,2017(28).

[3]郭效珍.中学信息技术课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电教,2006(09).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策略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