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钻进孩子的心里

2020-12-28邵胜男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小宇中队同伴

邵胜男

魏书生曾经说过:“不管多调皮的学生,他往你跟前一站,当班主任的就得会钻到他心里去,钻到他的心灵世界中去,去真正地爱他、尊重他、理解他。”是的,爱孩子,就要钻进孩子的心里。孩子的心其实很软,我们只要善于亲近他们,倾听他们的话语和心声,用一颗爱心去拨动他们内心的那根情弦,就一定能成为孩子成长的有力支持者。

案例一:距离有时并不美丽

“笨蛋,不带你玩!”“哎呀呀,数学只考了40分,你羞不羞啊!”成绩不好,性格内向的小宇总是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和排斥。下课了,同学们嘻嘻哈哈地玩耍,而他却只能靠在教室外的墙壁上远远地看着。从他忧郁的眼神里我读出了他的渴望,他渴望被其他的伙伴接纳,渴望自己能够像别的孩子一样成绩优异。为此,我特意去找了其他几位任课老师,了解了小宇的学习情况,针对小宇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的特点,我们采取了对其降低作业难度,减少作业数量的办法,让他首先能够及时准确地完成作业。果不其然,小宇的正确率越来越高,每当他进步一次,我都会抓住机会在班上集体表扬鼓励一次。这样,表扬的次数多了,不但小宇信心倍增,其他孩子的脸上也少了一份讥讽,多了一份羡慕。一段时间后,我看到了小宇和其他孩子一起嬉笑追逐的身影,他们的距离没有了,小宇终于被孩子们接纳了。

剖析:

在我们的学校里,每个中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后进生,他们或因为智力因素,或因为习惯问题往往成绩落后。伙伴们冷落甚至嘲笑他,老师也总是不喜欢他,所以这类孩子往往自卑内向。其实,越是这样的孩子,他越需要得到老师和同伴的关注。特别是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关系在他们心目中显得愈发重要。他们很在意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和影响,害怕被同伴们排斥、歧视。我们中队辅导员就要善于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中队中离群的个体,通过相应的方法及时补救,同时给予他们鼓励和信任,在平时多注意给他们心理暗示:老师觉得你有进步,你还有潜力,你一定能做好等。让这些孤立落后的孩子重新找回自信,重新返回集体中。

案例二:我们也可以这样“比”

国庆长假过去了,同学们又回到了校园。仔细一瞧,很多孩子都穿上了崭新的衣服,坐在教室里好不神气。下课了,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兴奋无比。看着他们那热闹劲儿,我不禁心血来潮,想去瞅瞅他们到底在谈论些什么。或许是过于投入了,我的到来并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丽丽,你的T恤真漂亮!”静静羡慕地说。“当然了,这可是背靠背的!”丽丽得意极了。“我不喜欢背靠背,它的图案太啰唆了,我觉得还是李宁的衣服好。瞧,我这身李宁就比较简洁大方。”欢欢连忙凑过来评论道。“李宁那是小品牌”……孩子们讨论得不亦乐乎,我却被这眼前的情景震撼了,没有想到,他们小小年纪品牌攀比现象竟会如此严重。

如何才能转变这不正之风呢?经过认真思考,我精心设计了“大家都来比一比”的中队活动。在活动课上,我首先带领孩子们观看了系列片《名牌的诱惑》,然后让他们针对生活中的名牌攀比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孩子们争相发言,说得头头是道。我肯定了他们不甘落后、勇于超越他人的要强心理。同时抓住时机,引导他们把这种动力运用到学习中去,和身边的伙伴比一比,赛一赛。孩子们听了后很有感触,打这以后,班上消费攀比的现象越来越少,学习竞争的例子日益增多。看着孩子们一天天进步,我真的十分欣慰。

剖析:

课间简短的议论,却抛给我一个信息:孩子们沾上攀比之风了。的确,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的生活条件日益提高,孩子们的品牌消费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这主要还是和我们家长的言传身教是离不开的。现在我们的许多家长自己穿用都讲究名牌,孩子上哪所学校哪个班也喜欢比较。自然而然地,孩子们就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影响,觉得和别人比穿比玩是正常也是必要的事情。当然,孩子们的攀比与他们自身的年龄特点也有很大的关系。在小学阶段,每个孩子都会有比较强烈的表现欲望,当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或者感觉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时,他们也会选择通过自己的时尚衣着以及高级的玩具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盲目的攀比不仅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生活,而且会破坏孩子的心理平衡,很多孩子还会因为攀比而丧失自己原有的自信。长此以往,将会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可以借用攀比的正面效应来教育引导学生。正如《生命的林子》中的方丈所言:“独木不成材。”灌木丛中的松树没有人和其竞争,它不愁没有阳光,但最后却成了薪柴。而大林子里的松树却棵棵秀颀挺拔,个个都可能成为栋梁。这是为什么呢?那也是因为攀比。每棵松树为了一缕阳光,一滴雨露,它们都必须奋力地向上生长。因此,当孩子们沾上攀比之风时,我们不能把它一棍子打死,而应该因势利导,让攀比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在中队中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快的发展。

案例三:爱还可以这样表达

文文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喜欢唱歌,爱好写作。平时总爱与班上的其他队员一起疯疯癫癫。但日子久了,我发现她其实并不快乐,在灿烂笑容的背后,总有那么一丝哀怨的眼神。上课时,老师没喊到她回答问题,她就会把笔扔到一边,无心继续听讲;游戏时,小伙伴忘了叫上她,她便偷偷地坐在座位上生闷气……

为什么她的情绪波动如此之大呢?终于有一次,我从她的日记中找到了答案。原来她是个领养儿,亲生母亲因为她是个女孩而抛弃了她。这件事对她打击很大,所以对于身边的一切,她比一般的孩子更为敏感:她渴望得到伙伴们的友情,渴望得到老师的师生情,她更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只关注她。因此,当身边的人并没达到她所期盼的结果时,她就将这种爱转为了恨。她曾经给我写了一封长信,信中向我诉说了内心的苦闷,她觉得所有的人都不喜欢她,所以她恨妈妈,恨同学,也恨老师。借此契机,我提笔真诚地与她进行了交流,告诉她作为中队辅导员的我其實很喜欢她,也喜欢其他的学生……当她有什么烦恼时,我愿意成为她最忠实的听众,愿意和她一直用书信的形式来诉说心语。

收到我的回信,她很开心。后来,书信往来就成了我们俩的小秘密。她经常会写信向我倾诉,我每收必回。渐渐地,她遇事不再那么情绪化了,学会了正确面对现实,懂得了分享的重要。

剖析:

在我们的中队里,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有的出身优越,父母貌合神离;有的家境贫寒 ,但其乐融融……因为种种原因,如今很多孩子在家里享受不到父母的正常关爱,亲子关系日益受到威胁。来到学校后,他们对“爱”的需要就表现得更加迫切。如上例中的文文,因为幼时的抛弃领养经历,阻碍了她情绪情感的正常发展,致使她产生了两极化的情感体验。分析问题时,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总是将自己的不幸,强加在其他人身上。期望在同伴和老师那里得到双倍的爱。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无疑是不正确的。这些特殊的孩子,就需要我们中队辅导员平时注意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积极主动地与他们交流、沟通,努力寻找各个突破口,打开他们的心结,用我们的一片诚心去赢得他们的信赖。

我相信,只要我们钻进孩子的心里,与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就一定能奏出最美妙的乐章。

猜你喜欢

小宇中队同伴
我为中队代言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猜猜我是谁⑨
猜猜我是谁⑤
济公与飞来峰
猜猜我是谁
寻找失散的同伴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五(5)中队
落地
中队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