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惠明选择一条路,将它走到底
2020-12-28温才妃于玥晗
温才妃 于玥晗
科研远没有看起来那么光鲜,每天都是在和瓶瓶罐罐打交道,要耐得住性子坐“冷板凳”,还要接受付出得不到回報的事实。
“什么是天然药物?”倘若问如今的中学生,随着屠呦呦以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也许有人能回答一二,但是搁在20多年前,还是中学生的戈惠明是难以回答这样的问题的。
可戈惠明却认定了一个“不错”的大方向。上世纪90年代,学界流行着一个口号——“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他因此考入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对于他来说,此行的目的就是要敲开生命科学的探索之门。
如今的戈惠明已是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天然药物的发现与合成是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不久前,他获得了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成为江苏省入选的八人之一。
“很多生科院的本科男生,都和我当时很像,懵懵懂懂,女生一早就做好了职业规划,可我们男生还在想以后要干吗,是先找个地方实习,还是去跟‘大拿学习一下?”回忆当初的青葱岁月,戈惠明笑笑说。
“进入南大后,我非常受益于南大‘厚基础、宽口径的本科教育培养的模式,在生命科学学院除了学习生命科学知识,还学习大量的化学、药学等学科知识,为今后从事化学和医药生物交叉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从本科阶段他就进入教授谭仁祥的实验室,进行天然药物化学方面的研究,如今已在这一领域深耕近20年。
再让他解释什么是天然药物,已是朗朗上口。“天然药物化学,简单来讲,就是从植物、微生物等自然资源中寻找有用的活性分子。诺奖得主屠呦呦从黄花蒿里分离出抗疟疾的青蒿素,便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重大发现成果。”戈惠明表示,这个领域是一个比较古老的研究领域,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其实就是非常朴素的通过人的味觉来“研究分析”植物成分的故事。
博士毕业后,戈惠明留校任教,继续在传统天然药物化学研究领域探索。一次报告会上,有发言者提出:“生物可以天然产生复杂分子,那么,人如何通过合成的方法复制分子?”此问一出,立刻点燃了戈惠明的兴趣。彼时已是副教授的他求知若渴,加入教授姚祝军的课题组,寻找答案。
“在这里我学会了站在‘人的角度,通过化学方式合成天然药物。”戈惠明坦言,从生物学到有机化学的跨度虽然很大,但这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对完善知识体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了化学基础后,戈惠明又兴冲冲地回到了他的老本行。他开始重新思考“小小的微生物是比人类更杰出的化学家,一个细胞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是如何精准地合成异常复杂的化学分子”。他因此前往美国Scripps研究所教授Ben Shen的课题组,进行天然药物的生物合成研究。
“以前我关注更多的是微生物里有什么成分,但这些成分在生物体内是如何形成的、生物体中产生药物分子的相关基因是什么、有多少酶参与其中的合成、具体的步骤和机制是什么,我都不清楚。如果能阐明这个过程,进一步为我所用,师法自然,或许能更高效地生产药物成分。”在这个美国最好的实验室之一,他找到了更上一层楼的“钥匙”。
“刚开始的两年基本上没有任何成果。”回忆起当时的研究过程,戈惠明坦言,科研远没有看起来那么光鲜,每天都是在和瓶瓶罐罐打交道,要耐得住性子坐“冷板凳”,还要接受付出得不到回报的事实。
“有没有哪一刻想要放弃某个课题?”
“会有这样一闪而过的想法,这很正常,不仅自己有,学生也会有。但是,我非但不能表现出来,还经常得给学生打气,‘科学研究就是探索未知,好比爬一座从未有人涉足的高山一样,需要有梦想——登顶,这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还得自己想办法闯出一条路。”殊不知,戈惠明给学生打气,也是给自己打气。
他把化学合成比作“造房子”。“我们的目标就是造出和自然界一模一样的房子,有时候‘地基都打好了,却发现完全错误要推倒重来,这种心情就像是‘坐过山车。”
遇到坎儿或实在太疲倦的时候,平时惜时如金的戈惠明就会掏出手机,看个相声、听个脱口秀,或者干脆出门跑跑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换一换脑子”。回到办公室,又有不一样的体会。
“从事科研工作要有兴趣、有韧性、有梦想。总的来说,科研的过程是个令人兴奋的过程,当然偶尔也会有失落的时候。”戈惠明说,就是在兴奋、失落的循环往复中,他的科研成绩越来越亮眼——在《自然》等杂志上相继发表文章。
南京天气晴好的日子,戈惠明和学生们相邀到湖上划船。这样的活动一般请学生组织,戈惠明是积极的“参与者”。
一有时间就和学生打成一片,这也是戈惠明师门的传统。科研之余,他经常组织学生们团建,聚在一起“吃吃喝喝”。
“自己做学生的时候,我的导师们都有很繁重的科研或行政工作,但是一有空闲时间就会找我们商量课题、出谋划策,他们对科研的专注深刻地感染了我。”戈惠明说,自己求学路上遇到了三位令人敬重的教师,他想把导师的优秀品格传承下去。
戈惠明一直秉持“以理服人”的理念,与学生在讨论中平等对话,一起“头脑风暴”。遇到学生之间有摩擦的情况,他还会给学生分配共同任务、化解矛盾。
“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提到戈惠明,王凯标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句话。作为戈惠明回国后带的第一个博士生,已经毕业的王凯标表示,在戈惠明的鼓励和鞭策下,自己无论是在科研上还是在生活上都受益匪浅。
“最遗憾的是看到一些很有资质的学生,因为不够努力最后一事无成。”戈惠明认为,对于像南京大学这样的“双一流”高校来说,应该有一个目标,就是培养未来的科学家。
“不敢说要在天然药物领域做多大的贡献,但我期望能够做一些有意义、有用的研究回报社会。”作为导师的戈惠明感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只有亲身示范,才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