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和E过多过少都有害
2020-12-28沈海源
沈海源
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是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元素,缺乏时会引起多种疾病。但补充过多也会造成身体伤害。
维生素C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广泛参与组织细胞生理功能,是防病和抗衰老还原物质。
1.维生素C与体内胶原蛋白合成,使血管保持良好的弹性。缺乏者皮下和黏膜下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变脆破裂,发生广泛出血,临床上称为“坏血病”。轻者表现为皮下和黏膜下淤血斑,口服维生素C200毫克,每天三次可治愈;如未及时补充维生素C,出血持续时间长,加重成咳血、便血和黏膜下血肿,必须每天静脉滴注维生素C注射液1 000~2 000毫克,直至出血停止后改为口服维生素C片200毫克,每天三次。维生素C含量恢复正常后停药。
2.维生素C与体内丙种球蛋白构成免疫抗体,避免和减轻致病微生物感染致病。
3.维生素C能促进药物毒性和误食的有毒物质分解代谢,排出体外。缺乏者解毒功能骤减,容易发生药物过敏和食物中毒。
4.人体分解代谢产生的“自由基”,有强烈过氧化破坏细胞膜和细胞质作用,促使组织细胞早老早衰。体内的维生素C与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等还原物质协同,形成强力抗自由基过氧化组合体,防止细胞畸变和癌变;并有使癌细胞向正常细胞逆转的作用。
5.维生素C能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合成胆汁(消化液),促进胆固醇代谢,防止胆固醇过高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缺乏者胆汁少,消化不良、营养不良,胆固醇升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并发心脑缺血性疾病。
6.维生素C促进肠道吸收食物中铁元素,并将三价铁离子(Fe+++)还原为二价铁离子(Fe++),与血红蛋白结合再生红细胞,防止缺铁性贫血。
此外,维生素C参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防止体内水、盐(钠、钾等)、糖代谢失调引起疾病。还能防止进入体内的亚硝酸与二级胺结合成致癌物质亚硝酸胺,防止细胞癌变。
新鲜蔬菜、水果和肉类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消化道吸收功能正常的人合理搭配食物,一般通过饮食即能满足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维生素C,不要额外补充。不愿意多吃蔬菜和水果的少儿,每次口服维生素C50~100毫克,每天两次,患病和进食量少的少儿可增加一次口服量,或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发热明显的儿童,可在5%葡萄糖生理鹽水中加入250~300毫克维生素C注射液缓慢静脉滴注。
维生素C是有机酸,不可与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氨茶碱、谷氨酸钠)、核黄素(维生素B2)及含铜、含铁食物同用,以免降低疗效。静脉直接注射补充维生素C过多和过快,都会引起头晕和晕厥。婚后妇女每天补充维生素C超过2.0克,持续时间稍长就可引起不孕,或发生孕后胎儿早期死亡流产。儿童超量补充维生素C,容易发生骨和关节疾病。
成年人如无特殊需要,每天口服维生素C超过1 000毫克,经尿排出的草酸显著增多,与钙相结合形成草酸钙沉积,逐渐增大形成尿路结石,并发尿路感染,引起尿频、尿痛、血尿等症状。补充维生素C过多还会发生胃部胀疼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常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错治。高热、因病禁食和其他重病患者,在1 000毫升静脉输入液体中加维生素C不得多于2 000毫克,否则会发生大量药物结晶,妨碍肾内尿液排出,引起肾绞痛并发尿路感感染,损伤肾功能。
发现补充维生素C过多后,不可立即停口服服维生素C。否则会发生维生素C缺乏症,应逐渐减量服用使之恢复正常。患慢性病和年老体弱进食量少的人,需长期口服维生素C者,以每次100~200毫克为宜,每天口服量不得超过600毫克,以防体内维素C量积蓄性过多,造成不良后果。
维生素E
1.维生素E是青少年生殖器官正常生长和发育,成年后精子的再生、提高精子活动力和授精成功率高不可缺少的促进物质。缺乏者精子再生困难、数量少、质量差,不育。
2.维生素E含有多种生育酚,促进生育期女性卵巢中卵泡发育成熟,排入盆腔与精子相遇受精;同时也促进黄体生成,增加孕酮(黄体酮)分泌量,以利于受精卵植入子宫发育成胎儿。生育期女性缺乏维生素E会导致不孕,或孕后胚胎和胎儿早期死亡流产。
3.维生素E是强力还原剂,抗自由基过氧化衰老、增寿作用是维生素C的5倍。
4.维生素E参与人体多种生理功能酶的构成,促进血红蛋白合成和红细胞再生,抑制组织细胞分解代谢,延缓衰老。
5.维生素E保护毛细血管正常通透性,增加血液循环量,修复血管内膜损伤、防止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
6.维生素E提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分解代谢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并发冠心病和脑组织缺血性疾病。
7.维生素E能降低组织细胞生理活动耗氧量,提高体内氧气利用率,保护心肌和平滑肌、骨骼肌、平滑肌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防止组织细胞缺氧性病变。
正常人血中维生素E含量为1.0毫克/分升,降至0.5~0.7毫克/分升者称为维生素E量不足,低于0.5毫克/分升称为缺乏症。早产儿体内维生素E储备量太少,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差,易发生维生素E缺乏症。维生素E属于脂溶性物质,过度减肥者食油脂太少,食物中的维生素E不能在“缺油”肠道消化液溶解吸收和利用,由粪便排出体外,造成维生素E缺乏。维生素E在脂肪组织、肝脏和肌肉组织内储存备用。低体重消瘦者脂肪和肌肉组织都很少,储存维生素E量亦少,容易发生维生素E缺乏症。此外,肝胆疾病患者胆汁合成困难,食物中维生素E不被消化吸收;因病肠切除者小肠短少,吸收维生素E量随之减少,因而缺乏。食物中缺乏硒、维生素A和含硫氨基酸的人,需要多补充维生素E,否则就会发生缺乏症。还有少数人是遗传性维生素E缺乏症。
维生素E缺乏症婴幼儿每天口服3~4毫克;学龄前儿童每天口服5毫克;学龄儿童每天补充7~10毫克;14岁以上少年和成年人、孕妇和哺乳期母亲每天补充14毫克。重度维生素E缺乏症患者,每天服用量可适当增加,但以每天不超过100毫克为限,超量就会引起中毒症状。
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大豆油、玉米油、棉籽油和各种坚果中。饮食及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正常的人,体内不会缺乏维生素E,不要补充,以免引发生中毒病变。超量服用维生素E 6个月以上,就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或出现恶心、头痛、疲惫无力、眩晕、视力模糊、月经过多或闭经、皮肤皲裂、唇炎、口角炎、胃肠道功能紊乱等中毒症状。上述中毒症状停药后可逐渐消失,不需要特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