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2020-12-28郑登易

家庭医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虹膜晶状体黄斑

郑登易

资料显示,糖尿病发病10年后,几乎所有患者均伴有眼部并发症,且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加重,甚至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及失明。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可发生在眼睛的各个部位。

结膜  主要表现为静脉迂曲扩张、毛细血管呈螺旋状、深红色小点状微血管瘤等。常伴有红细胞聚集,多发生在睑裂区,易误诊为球结膜下出血。

角膜  主要表现为角膜知覺减退,易发生神经营养性角膜溃疡、内眼手术后角膜内皮失代偿及角膜上皮病变。可先于视网膜病变发生,且与血糖水平和糖尿病的病程有关。

虹膜  虹膜红变,尤其瞳孔缘及前房可见新生血管。虹膜红变与组织缺氧有关,常提示眼底新生血管,可伴有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较为困难。

晶状体  高血糖引起房水渗透压降低,房水渗入晶状体,晶状体变凸发生近视;相反,血糖降低时形成相对远视。血糖升高使晶状体营养及代谢障碍,发生浑浊,并发白内障后囊下浑浊常见。治疗主要是行白内障手术,但手术后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术前应将患者血糖控制在8.3毫摩尔每升以下。

眼部神经  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可致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散瞳困难。眼外肌麻痹常突然发生,瞳孔相对性传入功能正常。血糖控制后,可在半年左右缓解。视神经变淡甚至萎缩,表现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分为增生性和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轻度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由于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微动脉瘤。患者可每年行彩色眼底照相随访观察。中度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每半年行1次彩色眼底照相,观察病情。轻、中度的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需行降血糖、降血压、调脂等治疗;若存在视力下降等情况,可行黄斑OCT检查,以排除黄斑水肿。适当使用羟苯磺酸钙等药物改善微循环,增加视网膜的血流量;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者,可服用非诺贝特等具有减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调脂药物。

重度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需要立即干预,建议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每3个月复查彩色眼底照相,必要时结合荧光血管造影及黄斑OCT检查。只要符合以下任意一项,可诊断为重度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①4个象限每个都有20个以上的视网膜出血点;②2个以上象限有确定的静脉串珠状;③1个以上象限有明确的视网膜内微血管的异常。

增生期视网膜病变(PDR)表现为缺血所致的新生血管形成,可继发玻璃体积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可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以减少新生血管形成;适时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或联合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加强随访,根据眼底照相、荧光血管造影及黄斑OCT检查调整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虹膜晶状体黄斑
双眼虹膜劈裂症一例
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CT 表现
裂孔在黄斑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刷眼”如何开启孩子回家之门
有晶状体眼IC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
虹膜识别技术在公安领域中的应用思考
基于Hough变换的快速虹膜识别算法研究
TA与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BRVO黄斑水肿的对照研究
激光治疗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