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策略探讨

2020-12-28许建国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无公害防治辽宁省林业

许建国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辽宁省林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也存在较大的病虫害困扰。基于此,根据辽宁省林业病虫害发生现状,阐述辽宁省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并从无公害绿色防控视角入手,对辽宁省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策略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9.029

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南部,汇集了华北、长白山、蒙古等多个植物区系,植物种类繁多,病虫害种类近千种,对区域林业发展造成了直接的伤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辽宁省人工培育林业面积的扩展,以日本松干蚧、松毛虫、美国白蛾、杨树蛀干害虫为代表的虫害呈突发性上升趋势,制约了林木生长,影响了林业效益。基于此,对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

1 林业病虫害发生现状

辽宁省森林资源的地区分布相对较为广阔,气候条件变化也较为多样,林业病虫害发生情况较为复杂。虽然林业资源较为丰富,但是病虫害发生较为频繁,主要病害类型有柳树烂皮病、樟子松枯梢病、落叶松早期落叶病、红松疱锈病,主要虫害类型有日本松干蚧、松毛虫、美国白蛾、杨树蛀干害虫等,多数处于偏重发生阶段,极易形成大规模区域性灾害,对森林资源、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1]。

2 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

2.1 自然原因

在厄尔尼诺、拉尼娜等现象影响下,辽宁省气温急剧变暖,“暖冬”连续出现,不仅导致已萌生、已抽出新梢的树木代谢紊乱,树木生理功能也处于失衡状态,而且出现了严重的生理性病害。如20世纪末期,辽宁省各地普遍出现柳树烂皮病。该种病害主要是在暖冬气候条件下,树木体表及内部水分大量流失,细胞膨胀度下降,为病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樟子松枯梢病发病率也大大提升,导致林分受害较为严重。

暖冬气候的形成,导致美国白蛾、松毛虫、叶蜂等越冬害虫的死亡率逐年下降,越冬虫口量偏高,也为突发性害虫暴发成灾埋下了隐患。特别是松毛虫在暖冬干旱条件下为补充自身流失水分大量取食,导致林分针叶被全部啃食,对林业质量造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2.2 人为活动

除人为无序砍伐活动外,林业培育经营不合理也是辽宁省林业病虫害高发的主要因素之一[2]。现阶段,人工培育林已占辽宁省全省林业的50%以上,在人为控制下形成的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缺乏稳定性,极易致使有害昆虫形成优势种群,致使病虫害发生面积无序扩大。同时,由于人为控制下的森林多为幼龄林,对病虫害为害抵御能力不足,导致病害及单食性害虫发生风险较大。尤其是1~6年生杨树速生丰产林、15年生以下油松林分别为蛀干害虫、日本松干蚧高发期。

在人工林抚育生产作业中,直接投入产出比例较低,再加上经营规程束缚,多数人工林密度较大,通风透光条件不好,为落叶松早期落叶病、红松疱锈病等病害及美国白蛾等蟲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再加上当前林业病虫害测报技术较为滞后,造成防治局面较为被动,无法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致使病虫害连年不断繁衍。

3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3.1 加强病虫害监测

借鉴国家林草局林草防治总站与航天信德智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宜昌林业局森防站共同完成的“松树异常卫星遥感监测新技术”应用经验,林业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林草防治总站要求,主动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发以卫星遥感监测定位为代表的病虫害监测项目。根据区域内主要发生病虫害类型,覆盖多个村镇及班组,经遥感监测病虫害技术进行灾害有效信息提取,更加准确、快速、便捷地进行区域病虫害监测,缩短监测周期及检测成本,为区域病虫害的高效快速治理提供指引。

3.2 病害防治

3.2.1 柳树烂皮病

可以利用小刀将病疤刮除(或对病疤部位进行纵向划痕),进行深埋、焚烧处理;利用石硫合剂晶体+107强力胶配制的30倍液、治腐灵原液均匀涂刷病疤,或利用40%多菌灵100倍液、50%退菌特50倍液、70%代森锰锌1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30倍液、10%碳酸氢钠等杀菌剂,均匀涂抹病疤,每间隔7 d防治一次,连续防治2次或3次可以得到良好的病害抑制效果。对于无治疗价值的重病幼龄树,可以将其及时拔除后集中焚烧。在上述治疗手段应用的基础上,可以利用生石灰+硫磺粉在冬季、夏季进行树干涂白,并对伤口进行封蜡、涂漆处理,降低发生率。

3.2.2 樟子松枯梢病

可以利用50%多菌灵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50%苯来特800倍液进行防治,于1年生樟子松播种苗6月中旬至10月中旬施药,每间隔14 d施一次药,可以达到良好的樟子松枯梢病防治效果[3]。

3.2.3 落叶病

考虑到落叶松纯林易感落叶病,可以营造抗病性较强的朝鲜落叶松及以其为亲本的杂交种落叶松,营造针阔混交林,适当进行间伐、修枝,逐渐改变落叶松生长条件,控制落叶松早期落叶病的发生。此外,可以选择病菌子囊孢子分散高峰期(6月中下旬),释放15 kg·hm-2百菌清药剂+五氯酚钠进行机械喷烟,或利用15%落枯净+10%百菌清等杀菌油剂,依据75.0 kg·hm-2的标准,超低量喷雾。若病害发生面积较小,则可以利用40%代森锌250倍液或多抗霉素200倍液进行常规喷雾。

3.3 虫害防治

3.3.1 日本松干蚧

日本松干蚧是辽宁省为害最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以吸食松树枝干树脂为害,可以造成松树皮层组织破坏,进而导致针叶枯黄、树势衰弱、芽梢枯萎、垂枝软化,进而造成幼树大面积死亡。为降低日本松干蚧为害,林业管理人员可以配合冬剪,将枯枝、病虫枝干清除,并将杂草、落叶、表土中越冬虫源消灭。随后在早春时期,利用粗布将树干周边初孵若虫抹杀,在夏季挖除树冠下层表土中白色卵囊并销毁[4]。在具体防治过程中,可以选择生物防治或者药剂防治方法。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日本弓背蚁、蒙古光瓢虫、大草蛉等日本松干蚧天敌进行防治;化学防治主要是利用50%久效磷水溶液在松树树干刮皮涂药,或打孔注射药剂,杀死初代若虫,降低大规模为害风险。

3.3.2 松毛虫

松毛虫是辽宁省四大林业害虫之一,主要为害松科植物,分布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南部、西部地区,存在周期性猖獗特征,可以利用赤眼蜂进行防治。从野外采集赤眼蜂作为种蜂,经人工繁蜂扩大赤眼蜂数量,于松毛虫卵期(7月20日—7月25日)释放(50万头/hm2),或利用苏云金杆菌,破坏松毛虫幼虫消化道促使其中毒死亡。此外,基于松毛虫去刚性,可以在松毛虫发生地区成虫羽化初始期至羽化末期(7月15日—8月15日),于高出林冠2.0 m左右位置设置诱虫灯、高压灯,每天20:00至次日3:00开灯,可诱杀松毛虫量在6 000头以上。

3.3.3 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是一种原生于北美洲的杂食性害虫,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发生为害后,每年均有发生。大面积使用马拉硫磷、敌敌畏等剧毒化学农药虽然可以起到一定防治效果,但是会严重污染林分环境,造成牲畜死亡。因此,可以依据以菌治虫、以天敌治虫原则,在美国白蛾低龄幼虫期,利用20%除虫脲、25%灭幼脲Ⅲ号、20%杀铃脲进行喷雾防治;而在成虫发生初始期,可以利用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防治。

3.3.4 杨树蛀干害虫

杨树蛀干害虫涉及多种类型,如杨干象、光肩星天牛等,在抗虫性较强的混交林基础上,应对幼林及时进行除草、中耕,破坏杨树蛀干害虫生存环境。同时配合秋季修枝,将带有杨树蛀干害虫的枝条集中剪除烧毁[5]。对于虫株率超出20%的林分,可以进行间伐改造,并对伐除树木进行灭虫处理。同时于7月20日—8月10日,依据虫蜂比为1∶3的比例释放肿腿蜂,或者在8月20日左右利用蘸取白僵菌粉的棉球堵塞虫孔,并沿南北方位每间隔13.0~20.0 hm2进行一个啄木鸟巢穴的设置,达到良好的杨树蛀干害虫防治效果。

4 结语

辽宁省林业病虫害的发生是自然因素、人為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针、维护自然环境和谐稳定的同时,应根据区域林业主要出现的病虫害类型,秉承无公害、生态与产业共同友好发展的原则,完善病虫害防治体系,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促使林木获得实质性保障,提升区域林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素清,祝军,王德会.兴城市速生杨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J].辽宁林业科技,2018(2):28-30.

[2] 房钢.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探究[J].种子科技,2018,36(8):100-104.

[3] 孟庆军.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11):42-43.

[4] 于海菁.辽宁林业病虫害防治策略[J].农业与技术,2018,38(14):214.

[5] 王跃,于淑香.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方法[J].新农业,2018(11):49-50.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无公害防治辽宁省林业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洋县林业大发展
薄熙来:辞别地方另有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