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精准扶贫审计

2020-12-28马家平唐刚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20年6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效益重点

马家平 唐刚

扶贫审计面临的困难

(一)项目分布点多面广,广度深度难以兼顾。审计要发现扶贫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环节问题,就要紧紧围绕扶贫资金流向追查,但扶贫资金使用时,多为农牧、农办等项目主管部门或乡镇级财政多头管理,互不对接,将专项资金直接打入施工企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或农户一折通账户,涉及项目、合作社组织及企业众多。在审计人员少和项目时间紧的情况下,难以兼顾审计深度和广度。

(二)项目管理水平低,审计风险难以防范。一方面,现代扶贫资金项目数量多,种类杂且分布零散,审计人员考虑到时间和人力等因素,通常依据资金量大小开展抽样式审计,无法对每个项目、每笔资金进行详细审计监督, 部分环节、部分领域、部分审计对象难以审查到位,更难审深审透。另一方面,由于审计对象大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场大户或农民个体,很少建账核算,导致审计人员难以收集到充分可靠的诸如账簿、会计凭证、银行凭证等审计证据,只能通过询问笔录手段,采集的证据充分性和可靠性都相对较低,审计风险较高。

(三)计算机审计利用率不高,审计效率难以提高。使用农业专项资金的大场大户或农民个体往往没有保存相关资料的习惯和意识,不能提供可供分析的电子数据,且补助发放不通过乡镇政府,这样仅有项目主管单位单方的业务数据,无法运用计算机数据进行关联比对,只能依靠查帐、调查核实、掌握情况、分析项目资料等传统手段,审计效率难以提高。

(四)审计人员专业性和经验不足,审计质量不高。扶贫资金审计,内容涉及项目实施、财务核算,经济管理等,而审计人员中既懂财务,又熟悉计算机、统计学、经济学的复合型人才不足。现有的审计力量难以对农业专项资金的合规性、经济性、效率性合理准确评价,造成审计项目质量不高等问题。

扶贫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一)资金拨付不及时,影响扶贫资金效益。由于项目立项申报原因或工程实施进度缓慢,资金无法及时拨付,造成扶贫资金闲置滞留,影响了扶贫资金发挥效益。一是部分项目前期申报论证不充分、方案不科学,造成项目难以实施;二是项目立项存在“撒胡椒面”现象,扶贫资金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三是部分项目实施进度缓慢造成资金暂时闲置;四是极少数项目实施完毕后的结余资金未作安排。

(二) 政策执行不到位,资金效益发挥不充分。一是本级财政收入增量部分未列入专项扶贫资金预算。二是收回的存量资金投入扶贫资金的力度不够。三是扶贫项目实施进度缓慢,扶贫资金年末结转数额大。四是财政扶贫资金的支付未执行国库集中管理。五是滞留扶贫资金。六是互助协会管理不规范,互动资金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项目实施不规范,工程监管存在漏洞。少数项目在编制项目规划时缺乏科学论证和规范性,加之扶贫资金项目与交通、水利、林业、农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资金项目在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重复和交叉。有的项目在实施阶段由于监管不到位,隐蔽工程量难以准确计量。同时,由于扶贫项目多且单个项目资金量小,实施项目单位“三重一大”决策不规范,人为决策因素较多,工程项目“四制”监管难度大。

(四)有些扶贫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利用往来账户隐匿货币资金。有些扶贫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利用往来账户进行作弊,隐匿货币资金,把往来账户当成“掩体”,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造成专项资金流失。审计人员需要注意对往来账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计,对其资金活动轨迹进行清理;对内部往来延伸核实,对外单位的往来采取外调核实,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弄清往来账户中存在的疑点。

扶贫审计工作的改进对策

(一)确定扶贫审计应审查的重点环节。

1.重点审查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一要审查扶持对象识别是否精准;二要审查扶贫项目安排是否精准;三要审查扶贫资金使用是否精准;四要审查扶贫资金是否推行阳光化管理。

2.重点审查产业扶贫项目运营绩效情况。一是重点审查产业扶贫项目是否存在盲目跟风等形式主义问题。二是重点审查扶贫项目资金是否存在“垒大户”的问题。三是重点审查产业项目资金结存结余情况。四是重点审查产业扶贫项目施工质量和后期管护情况。

3.重点审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效果情况。一是重点审查群众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满意度。二是重点审查集中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情况。三是重点审查是否节约集约使用土地资源。四是重点审查易地扶贫搬迁資金管理使用情况。

4.重点审查扶贫领域新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一是重点审查给贫困户投保家庭财产险等情况。二是重点审查有关部门利用中介机构工作的情况。三是重点审查扶贫审计虚假整改情况。扶贫审计人员要发挥好“尖兵”和“前哨”作用,堵塞扶贫领域监管漏洞,为脱贫攻坚工作保驾护航。

(二)确定扶贫审计的流程。

1.审查扶贫文件。通过向政府办、财政、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单位收集精准扶贫规划、精准扶贫资金整合方案、精准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政策文件,审查相关的文件和制度是否规范合规,相关方案是否按时进行实施。

2.审查财务资料。审查扶贫、财政、各乡镇、各经济薄弱村以及相关国有企业的有关凭证账簿等相关财务资料。一是从会计账薄和会计凭证为基础,查找拨付专项资金支出的去向,进而弄清是否全部用到扶贫项目上,有无虚列支出、转移资金的情况。二是以银行存款“对账单”为基础,按序时逐笔勾对,理清资金流向,账户内资金的存量的准确性,账实是否相符,查找有无截留、挪用的行为。三是对出纳的库存现金进行盘点,找出短款或长款的原因;弄清是否有隐匿账户。四是从报账原始发票入手,查找有无挪用和骗取扶贫资金的问题。审计时,应到现场详细核实扶贫项目的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便于对报账票据的审核。对以现金方式补助的,要有农户在领用清册上本人亲自签字、盖章或摁手印,在税务代开的票据,要到税务部门核实其票据真伪,防止套取现金,特别是大额现金支出,报账时要一律使用正式发票,坚决杜绝白条入账。五是从往来账户入手,揭露有无隐匿货币资金和移花接木现象。

3.审查扶贫项目资料。通过对扶贫项目的申报及批复资料、建设资料、建设资质、相关手续办理情况、项目进度情况等有关资料的审查,掌握扶贫项目总量及其进度,重点审查项目建设合规情况、产权情况和效益情况。揭露扶贫项目建成后是否及时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有无建成后因手续不合规导致闲置,进而造成资金浪费的问题。

4.现场核实扶贫数据。通过现场核实、入户走访调查、勘探测量等方式,重点核实通过文件方案、财务资料、项目资料审查出的相关重点及疑点线索,查实扶贫资金实际分配管理使用及效益等情况,确保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

(三)科学运用扶贫审计成果。开展扶贫资金效益审计,可以围绕扶贫开发重点项目,分别选取一定比例的项目进行审计和调查,就是要把效益审计关键放在如何促成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上。要对审计发现的弄虚作假、挪用、骗取资金、项目选择失败等造成扶贫资金损失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改进体制、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建议,引起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单位:青海省审计厅)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效益重点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重点推荐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