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艺术设计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0-12-28蔡森
内容摘要:在当前学科融合育人大格局下,“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特点和要求更突出、更紧迫,在艺术设计类高校这样专注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学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长线专业更显必要。本文意在探讨艺术设计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可行性,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艺术设计类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与特色发展。
关键词:学科融合 艺术设计 汉语言文学专业 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从汉语言文学学科角度看,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域”,艺术设计是“域”中特殊的语言,我们可以把每一个艺术作品看做一个文体,这个文体可以是绘画、舞蹈、音乐、雕塑或其他艺术形式,当中承载了符号、精神、情感、价值等。我国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必须对我国历史文化传统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具备深厚的汉语言文学功底。在当前学科融合育人大格局下,艺术设计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其专业氛围影响校园文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孕育人文素养的同时也回归教育本质,这是艺术设计类高等教育今后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兴盛的必由之路。
一.艺术设计类高校人文素质问题
(一)欠缺人文底蕴
我们要正确认识“人文教育”的概念。人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涵盖了:文化、艺术、美学、教育、哲学、历史等。而“人文教育”,则是选取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对人们实践活动和意识活动进行规范指导,促进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涵养人文精神。
在当前构建学科融合、思政育人的大格局下,愈来愈多的高校开始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对健全学生人格的重要性。这种教育理念打破了“分数”掌握大局、技术左右职业的束縛,在盲目追求“育才”忽视“育人”的时代,重拾教育的“人文性”成为目前教育界亟需普及的重要任务。
艺术设计类高校致力于培养从事艺术创作、文化创作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职业性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大多数艺术设计类高校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不够重视,主要问题集中在:一是没有文史哲等人文课程的引导熏陶;二是专业技能教育优先,人文教育简化、敷衍;三是负责人文教育的师资薄弱,缺少完善的教学系统。如此一来,艺术设计类高校最突出的实际问题就是人文底蕴的缺失。
(二)生源素质不高
高校艺术生自身有着独特、鲜明的个性。大多数老师对艺术生的普遍印象为:文化基础薄弱、组织纪律不强、特立独行。受“艺术自由”理念的影响,艺术生思想活跃、富有创造力,感性认识大于理性认识,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容易忽视客观实际。总而言之,艺术生思维虽然发散,但思考问题缺乏深度;热爱专业,却不关心时事政治;重视技能训练,却轻视文化素质、理论学习。他们是大学生群体中的敏感群体,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思辨能力较差,集体观念薄弱,缺乏人文精神,对专业狭隘的热情极易导致为了“艺术”而艺术。所以,这个群体较容易出现理想信念淡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离正轨的现象。
面对生源素质问题,艺术类高校必须教育、管理“双管齐下”。不管是教育还是管理,都离不开人文思想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所以艺术类高校想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其中,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必然是人文教育的主干课程。
二.汉语言文学与艺术设计的融合
(一)学科融合是必要的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方方面面,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艺术设计,展现的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对设计者思想道德和实践能力要求更高。艺术设计类高校作为艺术设计教育的专业领域,必然成为培养艺术设计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所以,作为艺术设计类高校不仅要盯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实操能力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人文素质的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最能体现人文教育的专业学科,是强化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在艺术设计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从“做人、做事”教起,可以帮助学生牢记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熟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人本精神,是培养艺术界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从知识到智识
目前,教育界多提倡“精英教育”,“精英教育”不是指单纯通过考试分数来培养“考试型”人才,而是以综合素质提高来衡量学生的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大部分课程传授给学生的不是专门的学科知识,而是人文常识。这些人文常识在“课程思政”育人格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深刻影响学生的身心发育。对语言文字的理论学习,可以增强学生逻辑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文学历史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理智判断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一个倾重于人文熏陶,一个倾重于实践操作,学科间恰当的融合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更有利于增强学生智识能力。依智不依识,惟以智慧为归依,才是真正要掌握的知识。这也说明了,在艺术设计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要脱离“死记硬背”的育人模式。
(三)以人文教育涵养工匠精神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华民族了解中国历史、研究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国人素质、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人文价值和社会科学价值。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刚刚开始。现如今,你会发现当你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样必需品时,已不仅仅只注重它的卓越技艺,更多注重的是它们被赋予的生命、内涵,及在设计中融入的巧思、灵魂。想象力和审美品位也成为了一种创造力。这都得益于文学和艺术的滋养和对生命更高层次的认知。于是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人才理应具有更高的工艺审美素质。汉语言文学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的融合恰好打破专业壁垒,将人文和设计恰当融为一体,正符合当今中国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在这种育人理念指导下培养出的设计人才,才能更好地秉承中华民族工匠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三.学科融合指导下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与特色发展
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学科融合视域下,在艺术设计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从事艺术设计、文化创作等方面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可行之路,艺术设计类高校应当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凸显学校发展特色。
(一)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应用型高校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主要目标,“专业能力”主要融合了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和专业素质能力。在学科融合理念指导下,艺术设计类高校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的改变。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经典的传统专业,向来重视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注重提高学生学术研究能力。但在艺术设计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向社会输送的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方向必须由传统的“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为满足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要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辩的能力入手,针对学生就业方向,如:教师、编辑、记者、文秘、政府职员等,乃至近几年出现的新兴职业,如:文案设计、新媒体策划、会展策划等,分模块、分方向明确培养方案。
(二)凸显文化育人功能
何谓“人才”,德才兼备有某种特长的人。“德”与“才”被摆在首位。众所周知,无论是平面还是立体的设计,设计者首先要面对的是对所设计对象的解读,这包括对所设计对象背景文化、人文知识、地理、历史的了解。在学科融合视域下,艺术设计类高校首要任务是培养有较高人文理论基础的学生,进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艺术设计类高校培养出的人,不但要是一位艺术工作者,还要是一位有思想的人,更要是一位将人文知识融于艺术设计的行动者。立德树人,德艺双馨。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三)多元融合课程设置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在艺术设计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考虑到“多元化”课程设置的问题。在我国“术业有专攻”观念影响下,教师可以在入校时就帮助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学生就业意愿,分方向、分模块设置课程,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开展专业领域的课程培养。其次,在“学科融合”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可以充分利用艺术设计类高校的专业优势,除了设置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之外,还可以将艺术类、设计类理论性、实操性课程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中,开设专业能力课和能力拓展课,与专业课程相辅相成,整理成科学合理的课程系统,做到“多元融合”,凸显艺术设计类高校发展特色。
四.小结
综上所述,语言文学和艺术本就是息息相关的两门专业学科,而艺术设计恰是将两门专业学科进行多元化融合的极好途径。艺术是生食,语言文学就是火。古有“钻木取火”,可以将生食变得更加美味。语言文学和艺术设计恰恰如此,艺术经过语言文学、人文底蕴的锤炼熏陶,可以使设计更加突显生命和内涵。如果缺少了文化底蕴,艺术设计者即便有着炉火纯青的设计技术也只能算是重复做工、没有灵魂的机器罢了。艺术设计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是能够提升学校的人文底蕴,塑造优秀的校园文化;二是能够提高艺术生的人文素养,打造高素质艺术人才;三是能够打破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应用性不强的固有观念。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为国家输送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蒋虹.能力本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14)
[2]彭翠萍.刍议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文学教育(中),2013(02)
[3]张智丰.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语言艺术与体育研究,2017(10)
[4]肖季芳.淺谈美术类课程在非美术专业中的教学意义[J].体育艺术,2016(4)
(作者介绍:蔡森,北海艺术设计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