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晚

2020-12-28倪雯杰

做人与处世 2020年21期
关键词:内室王希孟学画

倪雯杰

皴法画石,没骨描枝。一卷《千里江山图》,让天南地北的行人披着岁月的风尘迤逦而来,他们叩开历史重重的门扉,伫立于画前。无论以何种角度观赏,人们此刻都只有一种姿势——仰望。18岁的王希孟,用一卷《千里江山图》让历史俯首称臣。又有谁敢再言“18岁年少轻狂”,谁又敢推诿“18岁为时尚早”呢?年轻,绝不等于肤浅和苍白。

推荐我看画的老人,此刻倚坐在画店的太师椅上,把玩着手掌间的白玉茶盏,笑道:“描画山水,当讲究三远——高远、平远、深远,一幅《千里江山图》,在这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凭这一幅画名垂青史的人,其心境、历练和技艺,绝非青涩的18岁。”一幅《千里江山图》静静沉睡在故宫,可那酣畅淋漓的笔触却似要溢出高墙,渗透进茫茫天地。言不尽的大气磅礴、道不尽的恢宏沧桑,演绎着一场书画界的君临天下。

“王希孟18岁便少年成名,我现在要是学这山水画是不是为时已晚?”我眼睛的余光不經意落在老人身边一尊青铜古玩斑驳的铜绿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蹉跎岁月。18岁的我却连山水画的门槛都未跨入。老人轻呷一口香茗,缓缓说道:“谁说为时已晚?若是想做,何时起步都不算迟。白石老人年近六旬学习新的技法,最终开辟出自己的一方天地,他学习那些画技时觉得为时已晚了吗?”

微阳透过西窗,斜斜地洒落在室内,映出满屋金色。老人领我入内室。踏进门槛,一股墨香扑鼻而来。内室不大,墙上挂满字画。老人铺开宣纸,取过画笔,饱蘸墨汁,在素白的宣纸上涂抹开来。墨气淋漓,沿着白色的宣纸,蜿蜒勾勒出大团的墨迹,像是要把整个天地涂成墨黑。上好的腾宣细细吮吸着张扬的墨色,并渐渐洇开。接着,老人轻蘸赭色,点染出墨色之间的暗红。旋即,一派雷雨之前暗藏杀机的天色便活现于眼前。“我研究这水墨画也不过几年光景。刚退休时,去找教画的师傅,人家才不收我这么老的。呵呵。”他眯眼笑着,“没人教,我买来书自己琢磨,就摸索上路了。”这一墙山水,自然比不上王希孟的构图之妙,亦没有大家纯熟的技艺,却也意趣盎然。

夜色微凉,灯如点豆。我伏在案前,端详着《千里江山图》,双眼盯着那走笔连绵、群峰秀起,心中却隐约浮现出千年之前那位才气逼人的翩翩少年。那笼尽山川秀丽于画卷的少年,为历史留下了少年老成而又气势磅礴的浓重一笔。从何时起,这一博大的意境已植入他那颗稚嫩而又沧桑的心?

而教我赏画、学画的老人,年过半百始触丹青,他今日精湛的技艺,又需要多少心血和时间凝成?画意远道啊!沿着墨迹的脉络,多少人捡拾着那惶惶岁月里的风花雪月、山川美景;而投入的是一颗深浸入墨的心。不要说什么“为时尚早”,也不要怨什么“为时已晚”,无论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神童,还是夕阳红透的老人,时间都是他们最大的敌人,但能与时间打成平手甚至占得先机的,是一颗执着追求的心和立刻付诸的行动。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王淦生老师点评

这是一篇构思巧妙、联想丰富、富于哲理的散文。文章巧妙地融进《千里江山图》作者王希孟18岁一举成名的故事,意在说明“成功要趁早”的道理。但又以我想学画却又担心“为时已晚”引出画师的一番劝诫,证明了“执着追求,犹未为晚”的道理。这是一篇记叙性散文,却写出了议论文的效果,足见作者在构思、行文、选材上下了一番苦功。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猜你喜欢

内室王希孟学画
王希孟与《千里江山图》
一起学画人脸
“登堂入室”原来出自《论语》
学画有悟
学画录
高考状元vs高分低能
千里江山图
登堂入室
矩形脉动真空灭菌器内室裂纹分析
回到王希孟作画的历史现场《千里江山图》卷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