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主题语境为依托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探究

2020-12-28徐丽张强

英语学习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词块教学课堂语言主题语境

徐丽 张强

摘 要: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一直面临词汇教学方式单一、脱离语境、课堂效率低下、学生记忆困难等问题。结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增加的“主题语境”这一课程内容,本文尝试聚焦主题,创设语境,从课堂语言、词块教学与英语活动三个方面着手,通过几个教学片段来探讨以主题语境为依托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关键词:主题语境;词汇教学;课堂语言;词块教学;英语活动

* 本文是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础英语课程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17YJA880081)与2019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扶放进阶:指向高中生‘独立学习的教学新样态探索”(立项编号:2019SC109)的阶段性成果。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英语课程内容提出了新要求,增加了主题语境与语篇类型等要素,并将主题语境列为课程内容的第一要素。《课标》指出,英语教学应创设与主题意义相关的语境,立足主题语境开展对语言、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主题语境是培育和发展英语学科素养的主要依托。

主题语境由主题与语境两个概念合成。主题指围绕与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相关的某一范围展开的话题类别,为语言学习提供内容范围。《课标》列出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各主题涉及相应的主题群及主题群下的子主题,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等内容,为学科育人提供话题和语境。语境则是指语言交际的环境,它是由一系列同语言交际密切相关的主客观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为语言表达意义的特点所依赖。语境分类方法众多,被广泛采用的是将语境分为词汇语境、语言语境、语法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例如,胡壮麟(1994)把语境分为三种:1. 语言语境——篇章内部环境或称上下文;2. 情景语境——篇章产生时周围的情况、事件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时间、地点、方式等;3. 文化语境——说话人或作者所在的语言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我们认为,在某个主题下相应产生的各种语境,都可以被看作是主题语境。

一个单词若脱离了其特定的语言环境,就失去了它特定的意义。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离开了语境,单词将变得“僵硬”(蒋志佳,2018)。我们认为,语境对词汇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语境为词汇学习提供场域依托;2. 语境为词汇理解提供意义支撑;3. 语境为词汇运用提供语用载体。一定主题下的语境是用来解释、说明词汇及其用法的。词汇所在的主题语境也能提示、解释或补充词汇本身的意义、用法及使用背景。

《课标》要求所有的语言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此处提到的语言活动自然也包括了词汇教学。《课标》同时也对学生的词汇学习提出了“在语境中,根据不同主题,运用词汇命名相关事物,进行指称,描述行为、过程和特征,说明概念等”语用方面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依照《课标》对词汇教学的要求,教师需要以主题语境为依托,聚焦主题,创设语境,从语用层面开展词汇教学。

当前词汇教学中的问题

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大难点,学生准确理解与得体表达词汇的程度总是难以令人满意的。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难辞其咎。尽管在语境中教授词汇这一理念逐渐被教师所接受,但我们在日常听课中发现不少教师依然以教材词汇表中所列的单词为范本,或基于教材文本与教学经验确定几个重点单词,然后用PPT列出单个词汇的固定搭配及其拓展用法等。在讲解时,教师会使用观察法、归纳法、举例法、中英文释义法等不同方法呈现新词汇,布置相关的词汇练习作业,并要求学生背诵记忆等,然后采用默写或考试的方法来检测学生的词汇学习效果。

以上提到的词汇教学方法尽管直观、高效,但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词汇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忙于记课堂笔记,师生互动不足,长此以往必然会打击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其次,教师讲解时将同一个单元的词汇孤立开来,单独呈现每个重点词汇相关例句或进行练习,但这些例句之间无语境联系,各为其主,只能帮助学生理解单个词汇,很多基础薄弱的学生仍存在词汇记忆困难;再者,课堂以抄写或听讲的输入方式为主,几乎没有互动交际或有意义的语言输出,学生往往会出现“听讲时能明白词汇的用法,但一到使用时还是不会”的现象。上述教师在词汇教学中的做法本质上还是没有完全突破“读音+拼写+词义”(张强,2008)的层面,教师集中呈现词汇或拓展词汇用法时,学生对词汇及其用法的理解往往脱离语境,缺乏整体性、层次性和连贯性。过于详细的词汇讲解让学生难以体验到语言学习的乐趣,课后记忆大量词汇也容易给他们增加额外的学习负担(陈则航、王蔷,2010)。

这种重“记忆”、轻“运用”的学习模式使得词汇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活”起来,没能成为学生的产出性词汇,这显然与《课标》的要求不符。为此,我们尝试以教材单元阅读语篇所提供的主题语境为依托,将一个单词的形式及其功能特点等置于一个完整的词汇语境中来教学,进而探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以主题语境為依托来开展词汇教学。

依托主题语境开展词汇教学的尝试

1.分析主题语境,深入研读语篇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4 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属于“人与自然”这一主题语境,隶属于“宇宙探索”这一主题群下“地球与宇宙奥秘探索”。

第一个阅读语篇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涉及的话题是“地球上的生命发展”,文章将宇宙形成、地球形成、水的出现、动植物的发展以及人类的出现与影响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结合配图,建立起生命发展的条件、过程、顺序和影响因素等这些零散信息之间的联系,提炼和整合了生命由来以及生物进化的过程。文章在主题的引领下,结构明确、逻辑清晰,使得一篇原本科学知识容量大、相关词汇多而难的说明文具有一定的可读性,适合学生的语言水平与思维发展水平。同时,该文本为教师教授这些科学词汇提供了有意义的语境,为学生学习与运用相关词汇创造了条件。第二个阅读语篇A Visit to the Moon涉及的话题是“地球与月球引力”。这一部分的教学活动顺序是首先让学生听一则听力短文,再让学生阅读该语篇——一个虚构的月球探险故事。语言输入方式为听与读相结合,为词汇学习创设了充分的主题语境。

2.主题语境下的词汇教学策略

(1)利用课堂语言,结合主题语境,输入目标词汇

在英语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英语对话是对所学语言的一种基本的运用。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输出使学生在主题语境下以听的语言输入方式接触主题词汇,并进行回应,产生有意义的互动与语言运用。

[教学片段1]

教师在执教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的阅读课热身环节,与学生展开了如下对话:

T: My son has always been puzzled about why there are sunrise, sunset and four seasons. Can anyone of you help me solve his puzzle?

S1: Because the earth is always spinning around.

S2: Because the earth is going around the sun.

T: Exactly! Thank you for solving this puzzle for my little son. Boys and girls, then what is the system where stars circle around the sun called?

Ss: It is called the solar system.

T: Quite right. So in the solar system, astronomers have been interested in as well as puzzled about whether there is life on other planets. Can you share some facts or theories you know about astronomy? Or simply talk about your own opinions?

S3: I have once read a passage about that water might exist on the Mars. So I think life exists in the universe.

S4: I just believe there is life in the solar system.

S5: There are so many planets in the universe. So I think one da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stronomy, life will be discovered.

T: Very good. 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t theories about life in the universe, astronomers never know for sure. But anyway this is where the meaning of puzzles lie, right? That is to drive human beings to explore the unknown. Alright, now can you tell me the biggest puzzle about astronomy that has interested you most?

[设计意图]

教师在课前根据词汇表确定了学生在热身环节需要关注和理解的目标词汇:solar、system、theory、astronomy、astronomer、puzzle、planet。其中可以作为接受性词汇(词汇学习要求层次为识记与拼读)的有solar、system、astronomy、astronomer、planet、theory这6个单词。当这些新单词在课堂语言中出现时,教师同时结合了板书来帮助学生识记。然后通过课堂提问与反馈的方式,将这些词汇放在“宇宙与生命探索”这一主题下,让学生在听与说的过程中,慢慢观察、体验并尝试使用。在本次较为简短的课堂语言对话中,学生听到以及运用到上述这6个单词的次数分别是3次、4次、3次、2次、2次与2次。

教师将单词puzzle作为产出性词汇来进行教学,学生应当掌握该词汇的词性变化规律,并用于理解和表达相关主题的信息和观点;学生能够依托特定语境,根据不同主题,描述行为、过程和特征,说明概念等。因此,教师从孩子、天文学家以及学生的困惑这三个视角来引出“生命是否存在于地球之外的宇宙中”这个问题。在这段对话中,puzzle以名词或形容词的形式總共出现了6次,有效增加了该词的“曝光度”,并在明确的话题中以问题形式让学生进行回答。

有研究表明,学生至少需要与词汇接触5—16次才有可能真正掌握一个词语(Nation, 1990)。因此,课堂语言在课前经过“有计划”的设计之后,可以增加学生接触词汇及其所在语境中尝试使用的次数,这样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记忆词汇的负担。

(2)词块与主题语境结合

词块是指由多词组成,可以独立用于构成句子或者话语,实现一定语法、语篇或语用功能的最小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马广惠,2011)。词块有比较固定的语法结构、稳定的搭配意义和特定的语用环境。基于这个特点,学习者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可以从记忆库中直接提取词块,只需针对具体的语境稍作改动,就可以根据交际的需要进行正确的表达(秦红红,2018)。词块融合了语法、语义和语境的优势,在高中英语词汇中引入词块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减少语言连接与搭配方面的错误(张强,2008)。《课标》也指出,高中阶段的词汇教学除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更广泛地运用已学词汇外,重点是在语境中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因此,将词块与主题语境有机结合起来的做法与《课标》的要求不谋而合。

[教学片段2]

教师在执教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阅读课的读后阶段,给出有关本课文的一段文字以及文本重点词块,要求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改写段落中的画线表达。

A long period of time later after the earth came into existence, water was going to become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fe. The first form of life that appeared was small plants, which provided oxygen and because of which early shellfish and all sorts of fish had the chance to develop. Then came green plants on land, followed after a long time by insects, amphibians, reptiles and later dinosaurs, which all produced young in the form of eggs. However, 65 million years ago, dinosaurs suddenly disappeared, which people still think is a mystery. Following dinosaurs, mammals came along, and different from other creatures, they produced young baby animals directly. When humans gradually spread all over the earth, they produced too much carbon dioxide, which stopped heat from escaping from the earth.

参考答案:In time, fundamental to, made it possible for life to develop, in time, by laying eggs, are puzzled about, unlike, gave birth to, prevented

[设计意图]

教师将in time、unlike sb. / sth.、be fundamental to、make it possible for…、lay eggs、give birth to、prevent…from…、be puzzled about作為重点词块,并让学生在课文复述环节运用这些重点词块来替换或改写画线部分的内容。我们注意到,在改写“after a long time”时,很多学生都没有想到“过一段时间”可对应in time这个词块。可见,学生单纯背诵词汇表上的中文注释,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并掌握in time在特定语境中除了“及时”之外的其他含义。这一教学任务使词块在文本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学生通过替换的方式运用重点词块,起到了强化所学的目的。

[教学片段3]

在学生阅读完A Visit to the Moon这一文本后,我们针对get close to、as strong a pull as、cheer up、now that、get the hang of、break out、be amazed at以及倍数表达等词块设计了如下两个活动。

Activity 1: According to the given passage, please tell whether thes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a. When our spaceship moved closer to the moon, the gravity of the moon began pull us.

b. We found it impossible to master walking on the moon.

c. We were all quite surprised that our spaceship kept the same as in the space when returning to the earth.

Activity 2: Try to replace the underlined words with lexical chunks hidden in the passage which have the same meaning.

[设计意图]

结合阅读语篇所提供的主题语境,教师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关注目标词块,并揣摩它们的意义,进而对文本内容进行正确的判断。然后,尝试运用目标词块去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这两个任务要求学生在语言输入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分析,依托主题语境,在尝试使用语的过程中积累词块。

(3)“有目的”地设计英语活动

学习词汇不只是记忆词的音、形、义,更重要的是,在语篇中通过听、说、读、看、写等语言活动,理解和表达与各种主题相关的信息或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我们尝试在读后部分,给学生提供与宇宙探索相关的语境,将形式、意义与语用三者相结合,有目的地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来表达与这个话题相关的信息。

[教学片段4]

在本单元第二节阅读课A Visit to the Moon的读后活动中,教师以单元主题为指导选择了6张相关图片(见图1),图片内容与相关文本语言为学生语言输出提供了必要的支架,并要求学生完成一个pair work(活动1),即要求同伴双方根据所给图片及提示词或词块,向对方描述图片内容。

这一活动局限于句子层面上的语言运用,并没有上升到语篇层面的运用。因此,教师又以这一活动作为语言铺垫,设计了该主题语境下的语篇写作。完成上述活动后,教师要求学生想象自己已经在月球上生活了一个月,然后让他们根据所给图片与提示词汇(见图2),合理发挥想象力,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主要描述自己在月球上生活的优缺点(活动2)。

[设计意图]

提供词汇的语境,是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一个词的词性、意义、用法和语域只有在语境中才能体现出来(谢鸿运,2015)。教师应当围绕单元及其语篇的主题语境,基于口头和书面等多模态形式的语篇,设计融合语言、思维、文化的英语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在有意义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词汇。上述活动1通过图片信息与提示词汇,让学生以口语(说)的形式完成语言的巩固练习。活动2则给出了更为复杂的情境,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书面语(写信)的形式向父母讲述在月球上生活的优缺点。这两个活动设计从易到难,具有一定的梯度。活动2以活动1为基础,但是相比而言,活动2的开放度更大,学生更有话可说。

结语

主题语境作为英语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不仅是学习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场域依托,更是英语学科经由主题意义探究形成文化意识、造就文化品格的重要路径(张强,2020)。词汇教学依托主题语境,使得词汇学习变得有意义、不枯燥,更能帮助学生记忆、理解与运用词汇。我们通过以主题语境为依托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探究发现,课堂语言的预设可以增加学生在语境中有意义接触词汇的机会,词块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类似主题语境交际驱动下有效提取词块,课堂活动增加了新学词汇在新情境中的语用机会。为此,我们建议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词汇教学实际,依托主题语境,针对不同词汇的学习要求设置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词汇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Nation, I. S. P. 1990.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 New York: Newbury House.

陳则航, 王蔷. 2010. 以主题意义为核心的词汇教学探究[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3): 20—25

胡壮麟. 1994.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蒋志佳. 2018. 基于语境分析的英语词汇学习应用探究[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7): 18—21

马广惠. 2011. 词块的界定、分类与识别[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 1—4

秦红红. 2018.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词块教学策略[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6): 25—28

谢鸿运. 2015. “计划性词汇教学”架构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J]. 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7): 58—64

张强. 2008.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 中小学教学研究, (8): 59—60

张强. 2020. 英语课程内容中主题语境的研究[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6): 7—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徐丽,浙江省平湖中学一级教师。

张强,浙江师范大学特级教师工作流动站进站专家,浙江省平湖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嘉兴市名教师、杰出人才,浙江省平湖市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猜你喜欢

词块教学课堂语言主题语境
以主题语境为引,助力写作教学轻负增效
刍议主题语境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主题语境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英语词汇词块教学的实证调查与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语言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词块教学法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影响的实验研究
词块教学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意义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词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