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扶贫守护农村发展希望

2020-12-28周珊珊

科教新报 2020年35期
关键词:二本代际改变命运

周珊珊

今年68个学生参加高考,55个考取二本以上院校;2015年至今,考取二本以上的大学生290人......近日,贵州省仁怀市新田村凭借学子们出色的高考成绩,受到各方关注点赞。

(8月17日《人民日报》)

新田村是省级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70户855人。如何才能改变当地群众的命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近年来,当地党委和政府聚焦教育扶贫,一方面投入3000万元教育资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每年举办“感党恩·报桑梓·金秋助学”活动,让优秀大学生进行主题演讲,动员当地群众捐资助学等形式,让“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理念深植当地群众的心中,为想奋力走出大山的孩子创造了教育改变命运的契机。

作为“造血式”扶贫的教育扶贫,无疑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措施。如果说发展产业、易地搬迁等方法能有效帮助贫困群众打通摆脱贫困的道路,那么教育扶贫则更像是点亮了通向美好未來的路灯,照亮了无数家庭实现梦想的征途。贫困地区的儿童,有的背布包爬几十里山路,有的跑到山坡上找信号上网课,有的甚至在求学路上头挂冰花、脚底磨破,为的都是努力学知识、长出息。

“知识改变命运”深深镌刻在这些农家子弟的心中,也随着他们的努力变为现实。

当前,在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层面,“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成效稳步显现:截至去年底,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人数已由台账建立之初的29万减少至2.3万,其中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人数由15万减少至0.6万;教育部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实施三年,中职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达到31.48万人;高等职业院校近5年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等7类资助对象234.79万人,年均增长19.06%......一组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温暖的求学故事。

如今,有不少得益于教育扶贫走出大山的学生,回到家乡、反哺桑梓,站上讲台,帮助更多孩子努力追梦;还有很多受到感召的高校毕业生,主动选择、勇担使命,把个人的职业追求融入乡村振兴事业中。“十四五”时期,需要在教育扶智扶志上继续精准发力、久久为功,抓难点、补短板,守护好乡村孩子的求学梦,筑牢稳定脱贫、防止返贫的堤坝。

猜你喜欢

二本代际改变命运
寻求阻断贫困多代际传递的路径
《我和我的父辈》: 代际秩序建构与精神传承隐喻
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二本:扬长避短,优化志愿方案
二本:扬长避短,优化志愿方案
名校阶级论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
二本: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同分数段的志愿方略
改变命运的8大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