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途径浅谈
2020-12-28洛松曲珍
洛松曲珍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逐渐成熟,具备了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应提升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让学生在这一重要的成长阶段中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做出及时的改进,靈活调整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该门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就重点对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进行分析探讨,希望能为该学科教学提供一定引导与启发。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道德与法治教育逐渐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有效地对初中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促进其全方位的发展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主要构成部分,教学应严格遵循对人的道德培养方面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开展,以促进理想效果的取得,切实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1.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提升的意义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效性不断提升,有利于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同时更深入地理解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让学生学习怎样和他人相处,如何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化,融入到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政治修养。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努力做好教学工作,认真备课,结合教学大纲及学生学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让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并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2.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1)灵活设计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理想教学效果的取得。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环节,灵活进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设计教学情境时,必须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并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并能够充分发挥思维的灵活性,愿意和教师、同学共同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切实改善教学效果。如在进行“遵守规则”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设计情景,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今天我们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小红一家外出旅行的经历对一些不遵守规则的行为加以认识和了解。创设的情境和学生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引入情境时,应该多运用生活性的词语,以更能够引起学生注意,这样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不遵守规则的行为有更真切的认识和了解,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对这些行为进行评价,并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不遵守规则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一个较为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规范学习行为。
(2)改进教学模式
一节高效的课堂,既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自己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又需要同学间的合作,共同探讨、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如在进行“维护秩序”相关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有关交通秩序的资料,并据此提问:为什么我们在出行时要遵守交通规则?良好的交通秩序能够为我们的出行提供怎样的便利?等,首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多启发,找到更深入的答案。这样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问题,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切实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3)定期开展课外活动
课堂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阵地,但课堂教学不是唯一的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途径,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意志品质的培养,还要经常性的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能够从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如在进行“做更好的自己”相关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课外活动,锻炼胆识,磨练意志。学生在活动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中要勇敢面对竞争对手,很多方面都能够在竞争中得到锻炼。与此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让学生形成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以更好地应对今后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今后更好地发展。
总之,一节高效的课堂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到更多知识的同时感悟到更深刻的人生道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加强正确观念的传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优良的道德品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培养更多高品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韦有多,刘若楠.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7):58-59,62.
[2]何百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提升的途径探究[J].新智慧,2019(18):45-46.
[3]何萱.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8):113-113.
[4]江开胜.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