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雕塑与光影共舞
2020-12-28徐燕
徐燕
遇见陶瓷,
结下不解之缘
2003年,20岁的吉林姑娘耿雪如愿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在这所国家级艺术殿堂里,耿雪像只不知疲倦的鸟儿,快乐地衔枝啄泥,筑造自己的艺术梦想空间。大三,耿雪第一次上陶瓷课,对软软的陶瓷泥坯萌发出一种不可言说的亲近感。手心、指缝间的软泥,似乎与她是久别重逢。当然,这些泥坯也对耿雪释放出足够的善意。那时,尚不具备陶瓷制作知识的耿雪,第一次上手就做出了自己想要的形态。尤其经高温烤制之后,作品表面的寒凉质感,瞬间从指尖流入灵魂,带给耿雪极大的精神愉悦感。
有一次,耿雪跟老师去景德镇,近距离感知陶瓷。她用心跟着师傅学会传统陶瓷工艺后,自己尝试制作陶瓷。她把自己的雕塑专业跟陶瓷日用品结合起来,做了一些瓷碗、果盘、酒盏等物件,里面还装了些“小人儿”雕塑,作品深受大学老师和当地师傅的好评,她庆幸地发现陶瓷就是适合自己的艺术语言。
在2007年创作毕业作品时,耿雪选择陶瓷作为艺术载体。她费了一番心思,选择五代十国时南唐畫家顾闳中的作品《韩熙载夜宴图》作创作。此画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代表古代工笔重彩的最高水平。耿雪以陶瓷华丽剔透的造型融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采用女性视角,让她们身着华服,极具尊严,重塑出韩熙载夜宴中女性的自信与愉悦。最终,这件名为《韩熙载夜宴图的一种表述》的陶瓷群雕,获得当年学院优秀作品一等奖。
大胆创新,
制作史上第一部陶瓷动画
毕业后,耿雪选择留校任教,同时继续自己的创作,思考如何让颇具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陶瓷焕发新的艺术生命。耿雪有个习惯,每次创作出新的作品,都会精心拍照留念并转发朋友圈。那些精美绝伦的雕塑照片,有时比雕塑本身还有艺术感觉,耿雪不由萌发出制作定格动画的想法,尤其在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设计学院学习新媒体和声音课程后,耿雪更极力想在雕塑、瓷器、影像之间寻求一种表达上的突破。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些灵感交织、碰撞在一起产生的思想火花,最终于2014年闪烁在耿雪的创作中。为让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更深厚,耿雪遍阅古书,在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找到《海公子》的故事。这个故事只有十来行,寥寥数语讲述了张生探奇寻幽时,遇一女鬼,两人在卿卿我我之际,突然出现一条蟒蛇,重伤张生……故事充满诡异色彩,又不过于复杂,适合用陶瓷作为材质进行影像创作。
设想是美好的,可一旦进入创作,困难重重。耿雪根据故事情节,设计并制作出100多件瓷器作品。主要人物张生的雕像做了多个版本,最小的只有5厘米高,用于拍摄远景。最大的张生头像,有真人头像那么大,用于近景和特写拍摄。相比烧制这些大大小小的陶瓷而言,更难的环节是让这些陶瓷“动起来”。耿雪给所有人物和场景道具,设置了可以活动的关节,看起来显得精巧又逼真。她通过反复尝试,决定将高光点对住观众眼神,能够产生逼真视觉特点,好像瓷人活了起来。
历经一年多,由百余件精细陶瓷拍摄而出的1万多张照片,制作成一部片长15分钟的陶瓷动画《海公子》。瓷器质地清冷脆硬,又带着润泽质感,搭配书生夜遇女鬼、魂断幽冥的奇闻,惊艳了观众。当动画片中蟒蛇出现时,好像真的有蛇爬过皮肤,有种不寒而栗的精致美感。耿雪用瓷器模仿肌肤,用影像表现瓷性,给人一种新的“瓷视觉”体验,观众纷纷惊叹:“动画片竟还可以这样拍!”
不断突破,
艺术之路永不止步
《海公子》一经面世反响热烈,不但被当作展品流转于世界各地艺术展览中,还入围2015年荷兰国际动画电影节,给耿雪带来极大的创作信心和勇气。
在光环和赞美如潮袭来时,耿雪仍沉下心,冷静思考自己的艺术观念。耿雪觉得给她带来巨大知名度的“瓷视觉”,并非电影短片的终点和目的,只是实验了一种在不同媒介、不同艺术语言之间创作的可能性。她希望自己能放弃介质对于创作的束缚,把内心深处那种不可言说的东西表达出来。
2015年,耿雪创作了《米开朗基罗的情诗》。几年前,她在意大利观摩米开朗基罗的原作时,艺术家凿击大理石的声音,好像穿透500多年,一锤一锤敲打在她的心上与她对话。于是,500年后的耿雪用柔软的手,推揉着更柔软的泥土,雕塑成大师的身体,与之回应。
制作过程中,耿雪一直与作品保持着情感联系。快要完成时,她向雕塑的嘴中吹了一口气,赋予它生气。整个过程被拍摄下来,设置成一个标准的“雕塑教学片”,影像的字幕是米开朗基罗写的十四行诗,和图像中做雕塑的内容相呼应。这个作品既是耿雪对艺术大师的致敬,也是她表达方式的又一次尝试。
有了这次大胆尝试后,作为青年艺术家,耿雪能够自如运用适合自己的艺术语言。2018年,耿雪应邀参加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馆展览,主题是一个“有趣”的时代。恰在那时,耿雪有了身孕,让她对生命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她想通过自己的创作,呈现出一个未来的世界。耿雪用带有沙粒、杂质的黄泥,在工作室手塑了一些泥人。由于泥人模型是现场手捏,需要不间断地喷水保湿,但如果过湿,又使得作品容易断裂。耿雪小心翼翼地打理,怕弄疼了泥塑。因为这一个个泥塑,就是她的孩子,带着她的温度和全部艺术血脉。耿雪带着团队前后拍摄了9000多张照片,最后做成动画《金色之名》。这些泥人表面粗糙,眼睛张得很开,看起来“麻木而本真”。泥人有时会有冲突,但镜头一转,又是生老病死的场面……在10分钟的片子中,浓缩每一个微小生命的一生。影片结尾,出现了一叶金色的船帆,像一个希望。
2020年春节,《金色之名》和其他近4年的作品个展,在北京筑中美术馆展出。疫情期间,很多观众不能去到现场,选择通过视频“云看展”,观众表示耿雪在《金色之名》里所埋的希望,恰如其分地诉说了当下人们的心声:疫情终会过去,春天总会到来。
摘自《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