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部要求:体育课也必须布置作业

2020-12-28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文化课体育锻炼体育课

2020年9月22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会上强调,将来体育课也必须布置作业,要把文化课的作业减下来,体育课作业加上去,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掌握运动的技能。

此次发布会还透露,未来学校体育教育改革,首先就是推动在体育课上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体育课和语文、数学、外语课一样,课堂上教会的知识和技能,要勤加练习,才能掌握到位、学有所获。倘若止步于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学习,效果势必难以保证。王登峰表示:“那种认为传统的学校体育只是蹦蹦跳跳、活动身体的观念,可能已经过时了,学校体育必须做到教会、勤练和常赛。”

多维解读

体育课不该“燃烧自己照亮语数外”

近年来,“体教融合”的概念被屡屡提及,加强教育与升学过程中对体育课的重视,也多次被搬上台面讨论。如果说之前的举措与提议大多集中于分数层面,以发挥其导向作用,那么体育课留作业则是实实在在地打响了“体教融合”改革的响亮一枪。体育课留作业不仅是局部改革,可以说是对过往只注重文化课而忽视体育锻炼的纠偏,毕竟老一套教育模式的隐患已经显现出来。不过,我们也应该思考:体育课应该布置怎样的作业?如何平衡体育课作业与文化课作业的时间分配?如何“批改”体育课作业?这些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体育课作业首先要保证内容科学合理,这离不开一支专业的体育教师队伍。我们应为优秀的退役运动员进入校园当体育教师、体育教练打通通道,并且在学校里设立教练员岗位。体育教师要尽快适应自身定位的转变,改变以前“燃烧自己照亮语数外”的工作方式,让体育课真正地惠及学生。文化课老师也该转换思维,毕竟,如果文化课作业不减少,再增加体育作业,孩子们真的会吃不消。在当今城市,运动场地严重缩水,成为开展体育锻炼的“拦路虎”。在这一现状明显改变之前,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便利,比如延长运动场馆开放时间等,为落实体育课作业减少阻力。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体育课的终极意义都是培养健康的体魄,并在此基础上发掘适合学生的运动爱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体育课意义的感受会愈发强烈。因此,体育课作业还应该走出刻板模式,探寻更多灵活高效的方式。

强化体育课不能全靠升学指挥棒

重视体育基本上已成为各方共识,但在落实过程中却又很容易雷声大雨点小。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的起跑线被大幅前置,为了将来获得更好的高考分数,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更倾向于在提高孩子文化成绩上下功夫。而体育课在这样的竞争体系下,自然容易被边缘化。所以,要重視体育课,甚至要在学生的作业中加上体育这一项,许多地方会选择将部分体育项目纳入升学考试,或者提高体育科目在升学考试中的权重。

但是,类似策略也有明显的缺陷。一方面,小学阶段没有中考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证体育课质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其实从体育锻炼的特点而言,6~12岁这个阶段是孩子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激发孩子的体育天赋,主要也在这个阶段。如果小学阶段没有上过系统的体育课,那么很多体育人才就会因此被埋没。另一方面则是学生负担问题。体育课作业加上去,意味着出现了新的负担增量。为了确保不增负,就得把文化课的作业减下来。一增一减是理想的做法,但现实中能否实现这样的效果,很难一概而论。如果文化课作业减不下来,体育课作业又加上去了,恐怕就偏离了政策初衷。

因此,一味以考试导向作为强化体育课的手段,并非万全之策。提高体育课的专业度,探索校园体育和竞技体育的融合,从而让全社会意识到体育人才的价值,继而认可体育课,这可能才是体育课地位提升的关键。当然,这是一个复杂甚至艰难的过程,但饶是如此,也应该迎难而上,而不是一味走捷径。

猜你喜欢

文化课体育锻炼体育课
体育课
碰撞:故宫文化课与英国中文热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激励理论在中职文化课学习中的应用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国文化课教学模式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