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院前急救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2-28张雪严琴琴吴江

医学信息 2020年23期
关键词:黄金时间心肺复苏院前急救

张雪 严琴琴 吴江

摘要:目前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医疗体系显露出新的问题,医疗需求与能力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其中,院前急救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为明显。本文现对国内院前急救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目前院前急救存在包括医疗人力及设备不足、政府政策法规不具体、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探究适合我国院前急救发展方向的优化改善措施,完善院外紧急状况处理流程。

关键词:院前急救;心肺复苏;黄金时间;急救体系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20.23.004

文章编号:1006-1959(2020)23-0012-03

Abstract:As China enters into an aging society, new problems emerge in the medical system,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edical demand and capacity becomes increasingly prominent.Among them, the pre-hospital first aid problems are more obvious.By referring to relevant literature, this paper understa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treatment in China, analyzes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manpower and equipment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 in China, and incomplete implementation of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and explores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treatment in China, so as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process of out-of-hospital emergency.

Key words:Pre-hospital emergency;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Golden time;Emergency system

院前急救(pre-hospital emergency)是医疗救治的第一步,指急重症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时间内获得的医疗救治,包括现场急救和转运中监护,其采用基础医疗措施抢救患者生命,维持基本生命体征[1]。研究显示[2],除年龄、之前原有疾病、发病位置、初始心率等因素以外,救护车响应时间和旁观者复苏显著影响着我国院外急救的成功率。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居民对院前急救及社会救助的要求日愈增高。而院前急救及社会救助因多方面因素影响及制约发展缓慢,本文旨在了解国内外院前急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找出我国院前急救现存问题,提出改善对策。

1我国院前急救发展现状

在经济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背景下,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院外心脑血管急发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居于我国院外死亡前3的是:脑卒中、冠心病及创伤[3]。其中,心脑血管急症在院外的多发,其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居民对院前急救及社会救助的期望越来越高。急症突发患者诊疗过程中,院外救护处理及转运交接能力尤为重要,直接影响着病人能否进入医院开启下一阶段有效的院内治疗。院前急救包括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和基础创伤生命支持(basic trauma life support,BTLS)[1]。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的成功率可作为评估院前急救水平指标之一[4]。张文武等[5]调查显示,与欧美国家院外心脏骤停的生存率10%~12%相比,我国远低于仅约1%。一般把伤患发病最初的4~6 min称为“救命的黄金时间”[6]。在这段时间内,现场的“第一目击者”如果能够立刻给予有效的抢救(社会救助),可明顯降低心脏骤停者的伤残率及死亡率。其原因在于:当心脏骤停0~4 min,脑细胞受损较轻,此时行CPR存活率>46%,当心脏骤停4~6 min,脑细胞开始坏死,此时行CPR存活率为10%,而当心脏骤停>10 min,大量脑细胞坏死且无法逆转,神经组织发生不可逆性病变[7]。心脏骤停15 min后行CPR,死亡率>95%;而30min后行CPR,基本无存活可能[5]。每提前1 min开启CPR,病患存活率提高10%。但目前我国不论是政府支持力度还是居民主动了解及需求度都存在不足。据调查,约75%的患者死于院前,因此,更应该提高院前急救的专业性及普及性,使更多人获救。

2我国院前急救存在问题

2.1急救反应时间长  研究显示[5]:一些国家的急救反应时间为:丹麦<3 min,日本约3 min,美国和俄罗斯4~6min;齐腾飞等的报道显示[8],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地区的急救反应时间基本可控制在6~8 min。而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急救反应时间均在15 min以上,几乎均超出国外2倍。发达地区相对欠发达地区急救反应时间短,城市相对农村急救反应时间短。若发病时间为上下班高峰期,从发病位置至医院道路拥挤,也相对延长急救反应时间。我国医疗总体政策指出:急救半径应控制<8 km,救护车应在接到电话后15 min内到达病患现场[8]。目前院前急救总体情况尚达不到国家总体要求,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3.4加快新型网络产业的发展  互联网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将使得新型急救联络体系在我国实现并带动CPR的普及和实施。加速院前急救医疗体系与网络系统的融合,解决信息沟通与诊疗上的“断链”问题,一方面可将救治现场获得的生命体征及生理参数,快速提供给接诊医院,指导相关设备及药品的准备,避免重复性、无效性操作;另一方面可远程会诊指导现场救治,良好补充院前急救医疗专业知识、技能短板;降低医疗成本、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实现院前院内高效诊治[15],提升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能力。

4总结

我国现院前急救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完善的院前急救体系及模式。从我国目前存在问题来看,院前急救能力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未来需在人力资源、设备储备、政府决策等各方面加大力度,将我国院前急救体系完善,实现“健康中国”总体目标。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思想及模式,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探索适合我国的院前急救模式:在政府主导下、全社会广泛参与、与互联网行业相结合,提高我国院前急救水平,与院内高质量诊治能力相辅相成,抢救患者生命,提高急症及突发事件患者的生存率,提升居民对院前急救的满意及认可度,共同推进我国急救及整体医疗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建国,郭媛,王永晨.社区重症识别与紧急处理[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Andreas B,Jan W,Bohn A.The Effect of Ambulance Response Time on Survival Following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An Analysis from the German Resuscitation Registry[J].Deutsches Rzteblatt International,2018,115(33-34):541-548.

[3]黄晓云,陈达庆,吴敏,等.国际创伤生命支持技术在院前严重创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9,7(7):365-368.

[4]王蓉.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流程及进展研究[J].中外医疗,2016,35(33):196-198.

[5]张文武,窦清理,梁锦峰.政府主导公众急救培训:深圳宝安的实践[J].中華急诊医学杂志,2019,28(1):126-128

[6]郑进.谈救命的黄金时间[J].医学与哲学,2012,33(9):70-71.

[7]胡景春,刘晓梅,杨成,等.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条件差异对心脏骤停病人的疗效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27-28.

[8]齐腾飞,景军.中国1996-2015年城市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7,33(10):1466-1468.

[9]Stokes NA,ScapigliatiA,Trammell AR,et al.The effect of the AED and AED programs on survival of individuals,groups and populations[J].Prehosp Disaster Med,2012,27(5):419-424.

[10]蒋祎,严可,练婧曦,等.中国急救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18,35(10):5-9.

[11]杜晶,杨新伟,张鹭鹭.国内外院前急救社区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8,25(9):835-838.

[12]张兰兰,李富禄,梁黟岳,等.城乡居民对心肺复苏认知现况及技能培训需求调查研究[J].全科护理,2020,18(3):354-356.

[13]邹萍萍,龚纯贵,邹建锋,等.我国院前急救体系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3,27(10):616-618.

[14]陈静,刘毅.院前急救人员培训现状调查及优化培训方式的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19,29(12):1203-1205.

[15]张越,孟子妍,雷仕泓,等.某贫困乡村居民急救知识调查与培训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9):80-82.

[16]谢长勇,秦伟,马鹏前.上海市城乡居民急救能力现状调查[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9,26(6):569-572.

[17]王杰,黄发贵,蒋世荣,等.移动医疗设备在院前急救中应用现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5):620-623.

[18]赵欣,陈长生.西安地区院前急救人员职业满意度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7,24(5):70-73.

[19]李玲,周毕军,李森浩,等.医学生公众急救技能培训及社会服务功能的探索与实施[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2):51-52.

[20]陈莉,贾思萱.有效提升居民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的途径与措施[J].中国减灾,2020(9):22-25.

[21]秦吉安.气管插管与球囊辅助呼吸在心搏骤停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比较[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35):175-175

[22]李绪阳.便携式呼吸机应用于院前急救中的价值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91-93.

收稿日期:2020-08-18;修回日期:2020-08-28

编辑/宋伟

猜你喜欢

黄金时间心肺复苏院前急救
82例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效果分析
等待你的黄金时间
等待你的黄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