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程序性事件报道中的技术创新
2020-12-28李烨艳
李烨艳
摘 要 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章以新华社2020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从5G+8K+卫星、全息异地同屏访谈、AI的全面运用以及超级手机四个方面对其技术创新进行分析,探讨新华社在两会这一程序性事件报道中的技术创新之处,以此为其他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提供创新思路。
关键词 融媒體;程序性事件;全国两会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7-0075-03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影响,202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以下简称两会)延期到5月22日和5月21日在北京召开。两会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讲政治、讲党性的集中体现,而在讲党性的同时,如何将两会信息更好地传达给受众,如何让受众更好地接受并对媒体传播的信息留有印象,进而对受众的意识形态产生影响,是每一个媒体都在思考的问题。新华社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最早的新闻机构,是主流媒体在融媒体时代转型的典型代表,每年两会都会借助技术优势,推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产品,如2018年的“媒体大脑”,2019年的AI合成主播“新小萌”在让人印象深刻的同时也对业界的新闻生产模式产生了影响。因此,对其两会报道的技术创新进行分析,有利于学界和业界其他媒体的学习与借鉴。
1 融媒体与程序性事件
1.1 融媒体
融媒体一词是基于媒介融合概念提出来的,最早对“媒介融合”理念进行阐述的是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他认为,“所有的传播技术正在遭受联合变形之苦,只有把它们作为单个事物对待时,他们才能得到适当的理解。”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1]。
在国内,融媒体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即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载体,把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2]。融媒体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包括一切媒介包含的所有要素的结合和融汇,更加注重于传播功能和传播方式手段等的融合;而狭义的“融媒体”是指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转变成新的形态。所以说,“融媒体”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融合各个媒体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发展,并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实现媒体发展新态势[3]。
1.2 程序性事件
程序性事件是指诸如两会、卫星发射、国庆等可以提前预知的事件,和突发性事件的报道相比,各家媒体已经提前获知程序性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是有准备、有策划的报道。媒体一般在事件开始前进行预热,对本次事件中的亮点和创新点进行采访,并对大众关注的内容进行提前揭秘;在事件进行的过程中,重点关注事件进展,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实时报道,并辅以重点人物的专访等;在结束之后也会有相关的后续报道。总的来说,程序性事件的报道时间跨度比较长,关注热度也比较高。如何在程序性事件的报道中脱颖而出是各家媒体重点思考的问题,他们基于自身优势,从技术设备、内容采写、呈现样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来吸引受众。可以说,对程序性事件的报道也体现着一个媒体的创新能力。
2 新华社关于两会报道的技术创新
技术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从来都是巨大的,世界的每一次进步与变革背后都有技术的支持。当然,技术的全面普及也离不开一些行业的提前试水,尤其是在新闻报道方面。新华社在2020年两会期间就使用了5G+8K+卫星、全息异地同屏访谈等新技术,让受众在接受两会信息的同时也深刻体验了当前技术的发展。
2.1 5G+8K+卫星为受众打造快速清晰的收看体验
2020年两会期间,我国第一次使用“5G+8K+卫星”的实况转发和实况直播,这一技术实现了北京、漠河、三亚、喀什和威海五地的超高清视频信号传输。其中,5G就是第五代通信技术,其三大特征是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最终形态可实现万物互联[4];8K是指8K超高清,K代表的是“视频像素的总列数”,8K的分辨率可以达到7680×4320像素。5G+8K+卫星带给受众的是快速高清的收看体验 ,商用5G的速度大于传统的4G,这就保证了节目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流畅的画面传播给受众,提升了受众观看时的体验感,8K则以高清晰度提升了画面的细腻感与视觉冲击力,加强了画面的真实感,让人感觉身临其境,这样就在提高画面质量的同时增强了观众的在场感与参与感。从4G到5G,从4K到8K,我们可以看出新闻行业对于更快速传播和更高清画质的追求。
2.2 全息技术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异地同屏
全息技术并不是新华社第一次在两会报道中使用,2019年两会期间,新华社就推出了《全息交互看报告》,通过两分钟的短视频让受众快速了解两会重点。但借助全息技术实现异地同屏却是首次实现。在2020年两会前夕,新华社创新性地推出了以“千里之外,瞬在眼前”为主题的“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系列”,三位全国人大代表通过云访谈的方式讲述了他们的履职故事。其中有既抗击过“非典”也参加过“战疫”的蔡卫平,有带着基诺山脱贫的罗阿英,也有努力改变家乡的基层村支书程桔。据新华社主持人高熹介绍,“5G传输加全息成像技术通过采集人大代表的全息影像,通过5G信号实时传输到北京,再通过全息成像技术以真人等比例大小呈现,以此实现异地同屏交流的效果。”
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具有很重要的现实创新性。同屏访谈、网络连线已经是新闻播报的常态,但传统的视频连线会有各自的视频窗口,主持人与被采访者虽然可以呈现在同一屏幕上,但会给人一种隔阂感。而借助5G传输实现的全息异地同屏则不同,其通过技术实现了主播与采访者千里之外近在眼前的效果,主持人与采访者之间也可以进行简单的肢体交流,大大打破了视频连线的距离感与疏远感,也为以后的人物专访视频提供了新的新闻语态、报道方式、报道思路以及互动情景的构建。
2.3 AI全面运用引领新闻生产新模式
AI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图灵的图灵机模型和准则,21世纪后,在语音识别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AlphaGo的成功也引起了人们对于AI技术的进一步关注。AI在这次两会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如AI合成主播、智能语音播报、声像分析等。
AI合成主播是以真人主播为原型,通过动作捕捉系统、面部肌肉系统等提取主播的特征,借助数字合成技术以及深度学习等对主播实现AI克隆。新华社在AI合成主播的探索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2018年,搜狗和新华社联合开发了全球首个AI合成的主播中文主持人,其外形和声音来源于邱浩,升级后名为“新小浩”,之后又推出了全球首个AI女主播“新小萌”,其声音和外形脱胎于主播屈萌,并在两会期间正式上岗。2020年两会前夕,新华社以主播赵琬微为原型推出了全球首个人工智能驱动的3D版合成AI主播“新小微”。AI主播也实现了从坐立播报到站立播报,再到“新小微”的走动播报,完成了从2D到3D的转变,从单一景深机位到多机位多景深、微笑播报再到多样化精微表情播报等进步,技术更加成熟,所能适应的场景也更加多元化。
对新华社在两会期间的新闻作品进行浏览会发现,除了AI主播以外,还推出了“AI数读两会”和“5G+AI声像分析”。“AI数读两会”由人工智能小艾对两会期间的政策与数据进行解读,视频的时长为1分钟左右,以数字为切入口,借助图表等形式,将我国的发展成果进行了可视化处理,更便于网民的理解。“5G+AI声像分析”则是对会议期间掌声持续时间和掌声能量值进行分析,通过声音数据的可视化表现了会议过程中人们对不同事件的关注程度,让受众感受“所听即所见”。此外,新华社的文字报道也都增加了语音版本,受众既可以选择浏览文字,也可以选择听人工语音读新闻。
可以说,2020年两会期间,新华社在AI方面持续发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人工智能播报体系。虽然AI的技术还有待增强,语言还没有真人主播流畅、富有感情,但是它改变了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使人们从“我要看”变为“我要听”,实现了文字和音频的融合,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受众的双手和双眼。
2.4 采编传一体化的超级手机保证了新闻时效性
如果说前三者是新闻制作方式的创新,那么采编传一体化的手机则是新闻制作工具的创新。新华社2020年两会新闻报道中记者张扬对自己的手机介绍道:“拍视频的手机内置了TVU的软件,拍摄的素材可以实时传回后台进行编辑”。和以往参会时所要带的众多设备不同,现在的智能手机功能多元,记者可以在手机上进行简单的处理,实时编辑最新信息,许多记者的现场Vlog就是实时拍摄,现场剪辑,迅速上传,同时,张扬提到的TVU软件,也可以更快速的将现场新闻传送到新华社总部,再由专业的人员进行深加工,并针对不同平台的分发,大大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
纵观两会报道历史,新闻报道设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的纸笔、90年代的便携式电脑,2000年的数码录音笔,到2010年左右由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录音笔、单反相机组成的“四大件”,再到现在靠智能手机就可以完成现场报道,这些都离不开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报道设备不断更迭的背后,也是人们对于新闻时效性的不断追求,对实时报道的不断逼近,更是对“全程媒体”的有效践行。
3 技术创新对程序性事件报道的影响
哈贝马斯曾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麦克卢汉也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到,“技术创新构成了人类能力和感官的延伸,它们改变了这种感官平衡,这种改变又反过来不可避免地重塑了创造技术的社会”[5]。新华社在两会报道中的技术创新为观众展示了一场视听盛宴,也为主流媒体在程序性事件报道中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思路。同时,技术更迭对社会媒介形态影响还将持续加深,对程序性事件报道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首先,真实世界和虚拟空间将会进一步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传播方式中VR、AR等手段的运用,更表现在制作过程中全息影像的运用及其异地同屏互动的效果上。这种疫情期间不得已而为之的方式为我们的线上连线与采访提供了新的方向,受众更有代入感,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也会逐渐改善成像画质,消除因画质带来的不适感。
其次,AI技术持续发力,成为时效担当。当前,AI播报已经逐渐常态化,对于一些较为单一、确定的内容,可以借助AI系统实时播报,提高时效性,减少新闻播报中口误引起的信息误解,并以此來解放记者,使记者有精力进行深度采访。AI负责时效,记者主攻深度可能会成为以后业内新闻生产的常态。
最后,跨界融合将会持续创新,吸引受众感官。2020年两会推出的“5G+AI声像分析”就是声音与新闻的跨界融合,未来这种新闻与感官的融合可能会更加深入,进一步扩大融媒体的内涵。
4 结语
新闻报道中的技术创新总是可以最鲜明、直接地呈现给受众,但新闻报道也要注意“内容为王”,无数次媒介更迭的历史都告诉我们,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内容本身才是吸引受众的根本。不注重内容,只追求技术创新的新闻模式,最终只会昙花一现。新闻,作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传播的是消息,消息,就是要消除人们的不确定性,这是新闻的本质,是任何时候都不会变的。而新华社每年都能在两会上大放异彩,除了媒介技术的创新以外,新闻内容本身质量过硬也是重要因素,我们不能脱离内容去空谈技术,内容与形式相结合,才能打造出自己的“爆款”与“精品”。
参考文献
[1]李华君,张婉宁.媒介融合背景下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发展——基于青年群体的使用与满足[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65-172.
[2]王玉珠.融媒体时代新闻学教学模式[J].新闻前哨,2012(2):60-61.
[3]孙正.融媒体时代广电传媒集团电视媒体的发展困境和策略研究——以S省广播电台为例[D].太原:山西大学,2019:7.
[4]朱玲.“融合+”时代5G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实践——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例[J].山西青年,2020(6):63.
[5]曹晚红,武梦瑶.重构生产模式:融媒时代时政报道创新路径探析——以2019年两会报道为例[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9(2):7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