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纪实作品摄像艺术的审美选择分析

2020-12-28成文宇俞钱李佳郁

锦绣·中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电视剧分析

成文宇 俞钱 李佳郁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当前人们的审美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视剧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娱乐方式的重要内容也在不断的变化。而为了保证电视剧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电视剧的拍摄和选题则尤为重要。而电视剧题材中纪实类型的作品,一直不受关注,但是纪实类电视剧还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本文针对纪实类电视剧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电视剧;纪实作品;摄像艺术;审美选择;分析

引言:近些年我国的纪实类电视作品发展迅速,并且在一些方面取得的显著的成绩。纪实类电视作品的发展初期,主要利用跟随、摇晃、黑场等方式对一些纪实内容进行展示,到后期则更加注重对镜头的控制以及内容的形态和造型。但是随着我国纪实类电视作品的商业化,许多作品越来越没有文化品位和内容,这对于审美观较高的现代人来说很难引起共鸣。

一、 纪实类电视作品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为了追随国际的发展步伐,通过记录大量的少数民族、老年人、贫困人群以及偏远地区的风景等内容,这种形式的纪录片对于自然环境和生活形态都有较高的要求,但这种方式的“獵奇”,缺乏一定的深度和文化理解,虽然说内容上较为丰富和优美,但整体历史性和形式则较为浅薄[1]。此外纪实类电视作品的质量也是对电视台整体水平的衡量,相比一些偶像剧、爱情剧等其他形式的电视节目,纪实类电视作品的拍摄周期更长,对于财力、物力的要求也较高,而且纪实类电视作品的回报是不确定的。就例如山东电视台的著名纪实类电视作品《泰山》就是著名的导演孙玉平老师拍摄的,虽说只有简单的几十分钟,但是对于孙玉平老师来说,他耗费了将近两年的心血,而且自己亲自兼任摄像和编导,这相比其它的偶像剧来说可以说意义重大。还例如美国的著名纪实类电视作品《鳄鱼拍档》,也是拍摄人员利用大量的水下设备和航拍设备,历时了一年多的时间拍摄完成的,这部作品中充满着大量的动人心弦以及惊心动魄的镜头,而且整个纪录片的节奏十分紧凑。通过以上的两部作品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电视的制作水平[2]。而我国的纪实类电视作品在上世纪90年代就达到了顶峰,但是由于当时摄影摄像技术、设备的落后以及后期制作水平的低下,使我国的纪实类电视作品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果,因此为了我国纪实类电视作品的发展需要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解决,并根据纪实类电视作品的审美选择进行分析,使我国也能拍出优秀的纪实类电视作品。

二、 纪实类电视作品审美选择需要注意的问题

电视节目的选题也是一种艺术,因为一部有意义的电视节目能让社会产生一定的反响,而且也会得到认可,这也是对电视节目审美价值的认可。而纪实类电视作品不仅需要将美感表达给观众们,还需要让观众在作品中体会得一定的道理。所以说针对纪实类电视作品的内容选题和素质抓取以及声画内容进行重点要求,这也是提高纪实类电视作品审美水平的关键,此外作为一部纪实类作品还需要重点关注作品的“实”,这也是拍摄纪实类作品最根本的问题。

(一)声画同步

纪实类电视作品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声画同步技术,因此在进行这类电视作品的拍摄时,需要将整个真实画面进行全面的记录,包括其中的声音,以便给观众带来最真实的画面和声音感受,最终将整个记录内容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观众们[3]。而声画同步技术就是这样一项全面的技术,不仅能将整个纪实节目中人的行为、感情以及自然环境等内容一一记录下来,还能一定程度上丰富作品的内容,让整个纪实类电视作品更加鲜明。就例如某电视台在进行抗洪救灾报道时,播报记者的神态举止以及行为语气表现的都十分的紧张和激动,这也是因为播报记者受当地天气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说通过该方面就可以看出声画同步的重要性。

(二)想象大胆

近些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逐渐提高,一些传统的纪实类电视作品以及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因此需要对纪实类电视作品的创作要有新意有想法,不能再像以往纪实类电视作品将几个天气、环境、人物再配上一定的声音进行组合,这样的内容已经得不到大家的重视,而一些通过大胆想象的纪实类电视作品更受大家喜欢,同时还能让整个电影作品更加鲜活。例如一名创作者专门针对一个偏远山区的山村进行拍摄,并将山村中悠悠的灯火以及连绵的山影拍摄到镜头中,同时在其中还伴随着山村学校朗朗的读书声,将山村的寂静和深远的意境展现的淋漓尽致。

(三)长镜头的应用

纪实类电视作品中长镜头的使用能让整个电视作品更完整、更具有整体性,这对于需要真实的纪实类电视作品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形象生动以及逼真的记录内容,将主体意识淡化,使观众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例如一些著名纪实类纪录片《望长城》、《望子五岁》等作品中,都使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因为长镜头能让整个拍摄效果更加真实、更加生动,这对于纪实类电视作品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对纪实类电视作品审美要求的提高,使整个纪实类电视行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抓住当前观众的审美观是纪实类电视作品的关键,因为这不仅是对整个纪实类电视作品的认可,还是对大家审美价值的认可。因此笔者在本文中针对我国近些年纪实类电视作品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纪实类电视作品拍摄过程中声画同步、想象力、长镜头使用等问题进行阐述,希望给相关的纪实类电视作品制作人员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付强.基于审美角度分析电视纪实作品的摄像艺术选择[J].媒体时代,2015,(10):68.

[2]付强.基于审美角度分析电视纪实作品的摄像艺术选择[J].媒体时代,2015,(8):100.

[3]赵杰.电视纪实作品摄像艺术的审美选择[J].西部广播电视,2015,(10):117.

猜你喜欢

电视剧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大众狂欢到政治泛化
以《红高梁》为例浅析从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
传统电视媒体的节目编排与发展出路
农村题材电视剧改编设想
IP热潮下网络文学影视化的理性发展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