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从艺生涯
2020-12-28李兰珍
李兰珍
20世纪30年代出生的我,今年已经88岁了, 1951年参加革命,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江西省吉安市采茶剧团的创办人之一,曾担任江西省吉安市采茶剧团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回想自己的从艺生涯,许多事让我终生难忘。
1951年,我从吉安联合师范学校(现吉安师范学校)毕业后,组织上调我到吉安地委文工团工作。1952年,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引下,文工团被撤销了,全国的演员被分到各单位工作。我和宁美君等四位同志被派去筹备吉安地方采茶剧团。
开办之初,我们走遍了吉安地区各县,深入了解吉安剧种,后来发现各县农村都在演“三角班”。什么是“三角班”?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花旦,一个小生,一个小丑,共三个角色,由群众自编自演。于是,我们一致决定定“三角班”为吉安剧种,并报组织批准。
创办“三角班”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因为各县的老艺人不懂乐谱,在传统的曲调中,只会唱“长尺功”“功尺长”,不懂“哆来咪发唆拉西”。我们只好一句一句录下来,再把他们唱的音调填上歌词,配上乐谱,这样“三角班”的韵味就出来了。后来经过多次修改,吉安采茶剧种正式形成了。
20世纪50年代的剧团叫“扁担剧团”,那时常要深入基层演出,没有汽车,都是徒步,每个演员不僅要携带自己的行李,还要挑剧团的服装、道具、灯具等。每天时间都很紧,我们放下扁担,就搭舞台,为演出做准备,一天演两场或者三场,上午下午都包场,晚上售票,每天工作14个小时,晚上睡在祠堂,铺开被子就睡地上。但是,无论多晚多累,我和同志们睡前都会对一下第二天要唱的戏,连平时赶路也在想怎么唱戏。
那时候演出条件异常艰苦。春天下乡演出,到处是雨水绵绵,女同志因泡水都得了妇科病。剧团是没有节假日的,全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有安排,周末、过年过节不放假。在乡下一演出就是半年,有时可能八九个月才能回家一次。
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得到了磨炼,成为吉安市采茶剧团第一代主要演员,在《梁祝》《罗汉钱》等剧中担任主角。1954年,江西省文化局召开第一届戏曲表演大会,我凭《罗汉钱》一戏获得优秀演员表演奖,得了奖状、奖章,省广播电台录了我的戏曲唱腔,并经常播放。
1956年,梅兰芳先生来江西省演出,我被采茶剧团派去跟他学艺,是吉安地区唯一的一个。一听到要跟京剧大师学艺,我既激动又忐忑不安,激动的是自己能拜大师学艺三生有幸,梦寐以求;忐忑不安的是自己是一个无名小卒,梅先生会嫌弃我吗?一见到梅兰芳先生,我紧张的心情顿时烟消云散,他没有一点架子,平易近人,循循善诱。白天,梅兰芳先生教我们学台步,学身段,学水袖。每教一个动作,他自己先示范,遇到我们不会的还手把手地教,耐心细致。他亲切之中蕴含认真,质朴之中充满期待,让我深受感动。开始我不敢放开练,慢慢地,我也放开了手脚,由于他耐心细心地教,我也就大胆地苦练基本功。学习结束时,梅兰芳先生说我有底子,很有潜力,我听了真是受宠若惊,自己第一次见到的大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京剧大师,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大师,不但教我学艺,更教会了我做人。
这些年,我时常回忆起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