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打开阅读的方式正确吗?

2020-12-28二兰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0年12期
关键词:搏斗老人与海书本

二兰

1

周五早上,按照惯例,我检查孩子们最近的课外阅读情况。

为了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我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点,读多少不限,可适当批注,并在所读页面注上当天的日期,我隔一段时间检查。

当我打开一个女生的《老人与海》时,顿觉哭笑不得:薄薄的一部中篇小说,开始阅读的日期是2月26号,读了近20天,后面还有四分之一没读完。

合上书,我装出一本正经的神色对眼前这个高挑文静的姑娘说:“哎呀,你这小丫头,可真够狠心的。”她不明所以,愣住了。

“你想啊,你让这孤独无助的老人在海上漂了快一个月了,跟大鱼的搏斗还没分出胜负出来,你不揪心啊?你不担心老人的小船会被鲨鱼撞翻?你不害怕老人会精疲力竭而葬身茫茫大海?你说你的心够不够狠?”

姑娘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继续说:“话说老师我可没你这么淡定。我读《老人与海》时,感觉老人的那小船是带着我在大海上摇晃,勒进老人肩膀和手心的线也仿佛勒在了我的心上——揪心啊!我一口气读完小说,一直读到老人经历了两天两夜的海上搏斗之后,又安睡在了他的小屋,梦见了他的狮子,我才安心地合上了书。你不揪心,是因为你没进入书本,没能跟书中的人物发生交集,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啊。这样的阅读打开方式是完全失效的,要试着把自己沉浸到作品当中去。”

2

那么,小读者们,你们的阅读打开方式正确吗?

开卷有益,但有很多前提,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与书本产生心灵交汇,否则开卷的意义并不大。

有些家长跟我描述:孩子也挺爱读书的啊,买了很多书,也都看了,但语文就是不行啊,作文总写不好。

这种是属于表面性的阅读,我姑且称之为“滑行阅读”吧。这些孩子读书时没有完全沉到书本中,感兴趣的内容看一下,不感兴趣的就跳过去,草草地翻完一本书,再翻下一本,貌似读了很多,其实都没真正深入进去,这个“爱读书”是个假象。就我教语文十几多年的经验看,真正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学不好语文的。

有学者说,阅读一部书,是将内容与自己的心理状态结合起来。读者的个性与感情,要与书本产生“化学反应”。

上面学生的例子不是孤立的,很多孩子都有這样的问题:为读而读,看似在阅读,实则阅读并没有发生。

3

那么怎么办?我的建议是——

选喜欢的书读

对于亟须培养阅读兴趣的孩子来说,一开始就得找自己喜欢的、好读的书来读。优秀的、好读的儿童文学作品很多,叶圣陶、张天翼、曹文轩、郑渊洁、金波等名家的作品,还有国外一些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都非常好读。

如果阅读基础薄弱,就把起点放低点,先“喜欢上”再说。

放声读,反复读

同样是阅读,有的孩子捧着书,心神在书中遨游;有的孩子捧着书,只是眼睛在字面上滑行。阅读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沉浸到书本中,就算读了再多本也是假象。读不进去,就鼓励孩子放声读,轻声读,高声读,发出声音,注意力就容易跟上。如果家长能配合,可以试着让孩子表演读,入情入境,更好。

课外阅读的效果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读得多成效大。刚开始培养阅读习惯,不要求多,要鼓励他挑出最喜欢的书,可放在枕边随时翻开反复读。当他随便从哪一页都能读得下去时,就不要担心他不爱读书了。

保持相对的连贯性

孩子不可能一次性把一本书读完,但一定要坚持读,并且每次读的内容相对完整、连贯,而不是蜻蜓点水,只是完成阅读这个动作。

其实,没有天生不爱阅读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父母。创造一个好的阅读氛围,就从孩子喜欢的一本书,开始他的阅读之旅吧。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

猜你喜欢

搏斗老人与海书本
《与巨蟒搏斗的运动员》
《老人与海》(节选)
玩转书本
打开书本
搏斗——记共产党员张远成
《老人与海》给我带来的快乐
追求梦想,捍卫尊严——读《老人与海》有感
回归书本:慢读的乐趣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
开在书本里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