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化
2020-12-28张思维
[摘要]高校学生党建作为高校党建的重心,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群众路线的灵魂,对于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必须把“以人文本”理念渗透到学生党建的全过程、全方位,推动学生党建工作多元化、层次化、人性化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学生党建;科学化
[作者简介]张思维(1993-),女,汉族,河南周口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党史党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 D267.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12-0036-02
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关键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开创新局面。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由此可见,承担着为国家培育和输送人才的高等学校,其党的建设工作是党的建设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作为重心的学生党建工作更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党在高校中的领导地位,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政治素质。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党员考察、培养、教育等方面的科学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准则,就是“以人文本”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群众路线的灵魂,更是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解决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问题,必须把“以人文本”理念渗透到党员考察、培养、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中。
一、普遍特殊相统一,党员接收多元化
党员对于一个政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党员的数量和质量关乎着一个政党的生命,一个政党的能力大小作用强弱皆取决于党员,发展党员便是“地基”和“第一颗纽扣”。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圆梦人,吸收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千禧一代进入大学校园,高校发展党员的对象也以00后为主体,00后相对于90后、80后,更加敢说敢言、在意自身感受。由于生长环境、接受教育的不同,若再以老的标准要求他们,就容易变成“教条主义”。面对发生了变化的对象,在坚持普遍原则的基础上,应该尊重这一群体的特殊性。
以入党动机考察为例,当有积极分子谈到“为了找到好工作”“增加荣誉感”等等时,往往被组织认为是“入党动机不纯”,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作出延期发展的处理。做出这样的判断和处理方式,其实是简单粗暴和缺乏分析考察的,一方面打击了学生入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黨组织吸收优秀分子加入。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入党动机不纯”是被用在企图混进共产党内进行破坏的异己身上的,而不是用在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的。在民主革命时期,有大量农民参加革命并积极要求入党,但是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并没有明确的认识,他们认为“打土豪、分田地”就是共产主义,入党的目的就是报仇、翻身做主人。但对于他们这些不准确的认识,党从未说过他们入党动机不纯,因为受教育程度、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他们的这种认识是符合他们的身份的,并且他们的这些认识客观来讲是符合反帝反封建要求的,所以党非常注重保护农民中优秀分子的积极性,在教育中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同样的,在今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要求入党的部分学生也会有不准确的认识,“找个好工作”从客观来讲也是为“伟大事业”服务的,如果要求回答统一为“为人民服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有矫枉过正之嫌了,这种不真诚在一定程度上比认识不准确更难以匡正。所以,不应一刀切的给他们定下入党动机不纯的论断,这容易挫伤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应在与集体利益、社会价值不相冲突的情况下允许对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的追求,在教育实践中积极的引导他们,提高他们的认识。
二、理论实践相统一,培养教育层次化
高校党建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在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方面,基本做到了培养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三会一课”制度化,“主题党日”常态化等。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特别是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准则进行考察时,就会发现在不少事情的看法和做法上,偏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经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尚存在教育内容、方式无差别、一刀切的现象,培养教育内容缺少针对性,使培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部分党员出现抵触心理,抱怨占用时间太多、内容重复无创新等。
针对上述问题,可将学生党员依据年级划分层次:“新生”“其他年级学生”“毕业生”,针对不同年级党员设置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内容。例如:“新生”刚入校不久,三观尚未完全形成,对党的认识尚不准确,针对他们的这些特点应该着重加强理论学习,如国史党史教育、信仰教育;“其他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应该加大社会实践力度,将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使其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毕业生”党员在前期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教育,基本上都能对共产主义事业有准确认识,政治信仰坚定。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毕业生毕业和就业压力较大,应适当减少集体学习和实践,以个人学习为主,增强灵活性、自主性。此外,在“新生”“其他年级学生”“毕业生”的基础上还可进行“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细化,以及“理工科生”“人文社科生”的划分,依据不同类型党员量身定做培养教育方案,拒绝一刀切,做到党员培养教育的精准化、层次化、人性化。但同时在进行区别化、层次化的时候,要避免没有目的性的为了区分而区分,要做到有区别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