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文化氛围营造浅析

2020-12-28田浩

参花(上) 2021年1期
关键词:文化氛围高校图书馆意义

摘要: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氛围,有利于提升图书馆的形象,更是一个高校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本文从高校图书馆文化氛围的现状入手,指出图书馆营造文化氛围的重要意义,分析影响图书馆文化氛围构建的因素,并提出改善图书馆文化氛围的方式,以便图书馆更好地吸引读者,为读者开展更加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文化氛围 意义 对策

一、高校图书馆现状

首先,高校图书馆往往將文献资源建设作为图书馆工作重心,每年投入巨额资金购买图书、数据库等,文献资源建设对提升高校的教学、科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却忽视了图书馆文化氛围的创建,图书馆在做规划的时候,很少把馆内文化建设纳入到图书馆规划中去,对文化建设缺乏系统的目标以及长远的规划。同时,由于文化氛围不像图书、数据库使用功能强,因此,也很难得到资金的支持,其次,馆员作为图书馆文化的发起者和设计者,却没有做好执行者的角色,馆员普遍存在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对馆内文化建设认同度不高的问题,这对图书馆文化氛围建设都是不利的因素。

最后,图书馆文化氛围的营造,需要有专业的人才,文化氛围的构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图书馆的建设都是由建筑设计师设计,后期的功能分区大多数都是参照其他图书馆的布局,相互借鉴经验,但是却忽视了每个学校实际情况都不一样,照抄照搬是不可取的,因此,应该逐步从馆员中培养人才,同时也要引进高端人才。

二、图书馆营造文化氛围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高校文化建设,构建书香校园

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指一所高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与文化氛围的象征,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资源中心,为全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学习服务,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培养人才和提供学术研究服务的重任,是整个高校校园文化中的灵魂。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园学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馆构建浓郁的文化氛围,可以促进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读者的行为,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生在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中阅读学习,逐步形成良好的求知风气,从而带动学校学风建设,更有利于将学校打造成一个书香校园。

(二)有利于吸引读者入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高校图书馆普遍面临着入馆人数、借阅率下降的困境,这与时代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新媒体的浪潮中,学生除了上课,空闲时间更多花在了手机、电脑上,现在流行的短视频、游戏等都会导致学生兴趣分流。另外,阅读的载体发生了变化,读者既可以选择纸质图书,又可以选择电子图书,相对于纸质图书,电子图书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吸引了更多读者,这对图书馆的影响甚大,本应该成为学校文化高地的图书馆,逐渐成了自习室。作为图书馆应该积极突围,在全民阅读、构建书香校园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营造图书馆的文化氛围,让读者来到图书馆就好像走进了文化的殿堂,给读者带去视觉上的体验和心灵上的文化冲击,让读者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爱上读书,使图书馆重新焕发出生机,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二课堂”。

三、构建图书馆文化氛围的途径

(一)提升馆内硬件环境

图书馆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具有特色的书库、展厅,有助于陶冶读者的情操,激发读者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会约束读者的不良行为,促进读者的身心健康发展。

图书馆文化氛围建设贯穿于图书馆的选址规划、室内空间结构布局、后期的装修装饰、以及投入使用的全过程。我们可以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划分,图书馆室内空间主要由大厅、书库、阅览区、多功能厅、走廊、办公室等构成,我们可以依据不同的区域功能,利用绿植、装饰品等,采用不同的设计布置方式,打造出不同的室内空间层次,营造良好的视觉环境。

图书馆出入口及大厅因为场地比较开阔,同时也作为图书馆文化氛围展示的窗口,在选择布置的时候,可以选择高大、叶阔、长青的绿植,也可以选择艺术品来缓和由于面积过大带给人空旷的感觉,陈列品可以选择观赏性或者观赏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物品,充分利用地面、墙面等空间,同时也要考虑大厅的整体布置,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图书馆空间大部分是书架、阅览桌,给人的感觉比较沉闷、呆板,通过在馆内布置各类艺术品、绿植、花草盆景等可以给图书馆增添生机和活力,给读者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特别是书库,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在摆装饰品的时候要充分选择摆放区域的功能作用,根据区域的特点选择合适尺寸和数量的装饰品,装饰品摆放应采用对称式和集中式布置,特别要注意的是书库因为书架摆放集中,因此,不宜采用过多的地面布置,可以选择分散式布置,例如悬挂名言警句,使它们在营造良好的馆内文化氛围的同时,又能发挥自己的特点,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

(二)制定文化发展纲要,合理构建馆藏资源

图书馆文化氛围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在我国古代的形态是藏书的库房,文化氛围主要以丰富的藏书作为体现,当代的图书馆文化氛围主要体现在传播文化知识,以读者为中心,丰富读者的文化休闲生活。因此,在不同的时期,图书馆的文化氛围会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在制定文化发展纲要的时候要去考虑怎样构建,体现符合自身特色的图书馆文化氛围,以长远的目光去营造馆内的文化氛围,无论从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都达到和谐一致。

无论图书馆的硬件环境打造得如何好,如果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跟不上,那么在开展读者服务的时候就会力不从心,因此,文化氛围的建设不能忽视文献资源的建设,只有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图书馆开展文化氛围建设才会如鱼得水,针对馆内文献资源建设,要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合理分配资源,可以依托当地、学校特有资源,打造特色的书库、展馆等。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也要注重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依托馆内文献资源和学校专业建设,构建具有馆藏特色的文化资源数据库,实现文化宣传和弘扬的目的。

(三)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建设,提升工作服务能力

图书馆作为学院的教辅部门,主要是为全校师生提供服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关系着图书馆文化氛围的建设,因此,图书馆有一支高水平的服务队伍对图书馆文化氛围的建设至关重要。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跟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不同,图书馆员面向全校师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单一,很多工作都是机械重复,缺乏成就感,工作很容易懈怠,这就导致很多图书馆工作人员缺乏角色意识、服务意识和使命感,对自身要求不高,因此,在图书馆文化氛围建设中,必须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通过加强培训,增强馆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增强其主人翁意识,提高其服务意识和工作质量,引导其主动去思考如何把工作做好,最大限度地发挥馆员的潜力,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对馆员的行为起到规范、约束,对于工作能起到引导的重要作用。笔者所在图书馆的口号就是“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在借阅处、每个书库都设立读者服务工作台,帮助读者解答在馆中遇到的问题,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有读者建议处、读者推荐图书处,拓宽学生与图书馆的交流渠道,认真倾听读者心声,发现读者需求,提升服务水平。

(四)合理利用场地资源,以活动促文化氛围建设

每个高校的图书馆都设置了多媒体厅、多功能报告厅、读者研讨室等场地,这些场地要充分利用起来举办相关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做到引流的作用,吸引读者来到图书馆,另一方面,借助各类活动,可以让读者了解图书馆,拉近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增强图书馆的亲和力。图书馆可以利用场地优势,将自身打造成为多功能的文化学习服务场所,可以在图书馆举办相关的学生活动,专家学者可以举办学术讲座,同时,图书馆也为教师、学生提供休闲娱乐、探讨学习的服务场所。

图书馆在举办相关活动的时候,也要注重活动的质量,高校师生的文化素养相对较高,他们对活动的内涵更加关注,缺乏内涵的活动,不但不利于图书馆文化氛围的营造,还会破坏文化氛围,因此,在举办活动的时候,要充分考虑馆内文化氛围的营造,活动部署要科学,对活动内容进行统筹安排,精心策划出有内涵、有创新、有意义的精品活动。

四、结语

高校图书馆文化氛围建设需要全方位考量与布局谋划。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图书馆文化氛围建设备受关注,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因此,高校必须创新思维,多管齐下,多方协同,从环境完善、馆藏资源丰富到文化活動层次的提升等多角度出发,打造功能更全、服务更优、更具特色的高校图书馆,更好地服务高校师生。

参考文献:

[1]徐双,刘勇.当前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问题、原则及对策[J].图书馆建设,2010(02):18-20.

[2]刘淑丽.高校图书馆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3):157-158.

[3]余黎.校地共建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与文化氛围营造初探——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30(02):19-24.

[4]凌宇飞.浅议高校图书馆文化氛围建设[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39(12):99-100.

(作者简介:田浩,男,硕士研究生,郑州工商学院,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资料)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文化氛围高校图书馆意义
文化经济思维下的艺术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