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影响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析

2020-12-28田金鑫

时代金融 2020年34期
关键词:实体经济疫情

田金鑫

摘要: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是促进资金融通、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都要求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本文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金融机构在抗疫时期支持实体经济的表现以及今后金融领域将面临的新需求和新挑战展开分析,探索疫情后时代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

关键词: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疫情  实体经济

一、引言

2019年,我国金融业坚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在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都取得了关键性进展。据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151.5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88万亿元,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和民营、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59万亿元,同比增长23.1%,较年初增加2.09万亿元,同比多增8525亿元,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2704万户,同比增长26.4%,全年增加565万户,同比多增100万户;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2018年平均水平下降0.64个百分点。总的来说,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得以增强,金融结构调整优化的态势较以往愈加明显,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卓有成效。

步入2020年,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深水区,还需不断推出深度改革措施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激活潜在的金融发展潜能,持续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然而,在开年伊始,我国金融业就面临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考,从金融业在这次疫情中的作为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前期改革带来的深刻变化和红利,同时也发现了改革进程中的诸多短板和弱项。这场疫情发生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关期,是对前期改革成果的检验,更是助燃后续改革的有力推动器,接下来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盯紧短板弱项,精準聚焦难点痛点、新需求新变化,在改革的深度广度维度上持续发力,不断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输送强劲动力。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金融机构在抗疫时期支持实体经济的具体表现以及疫情影响后金融领域将面临的新需求和新挑战,探索疫情后时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二、疫情期间,金融机构发力战“疫”,供给侧改革成效显现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疫情向全国蔓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以来,我国银行保险机构迅速行动,积极发挥行业优势,认真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保障各项工作,有效对冲了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面临这次疫情大考,我国金融体系表现出极强的韧性以及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前期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凸显。

(一)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纾解受困企业现实困难

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在疫情防控期间作用凸显,各银行机构通过调整区域融资政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等措施,利用在渠道、资金、产品、科技等方面优势精准聚焦差异化服务需求,特别是加大了对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金融服务支持力度。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不抽贷、断贷,同时充分排查了解因疫情防控导致企业复工延后或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各类企业,对贷款到期还款存在困难的,予以延期还款、贷款展期、续贷等支持,切中企业的诉求痛点,帮助受困企业渡过难关。例如对受疫情影响而造成阶段性还款困难的企业,招商银行通过贷款主动展期、减免罚息、征信保护等多种措施,一户一策,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长沙银行对在1月20日至2月20日期间贷款本金或利息到期的,由企业提出申请后,统一给予延后一个月还款的安排。

(二)启动抗疫融资绿色通道,保障供需匹配恢复生产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金融机构积极满足卫生防疫、医药产品制造及采购、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攻关等方面的合理融资需求,为抗疫企业提供利率优惠等政策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快推进相关企业复工复产。同时还对疫情防控类企业加大了发债融资支持力度,开通立项审批快速通道;为疫情防控类重点项目申请定制专属方案和产品,提供优惠利率。在业务流程上,银行机构还简化了授信对接、发起、审查、审批、发放等流程,为涉及抗疫防疫相关企业开辟融资绿色通道。截至2020年3月3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抗击疫情提供的信贷支持金额超过12543亿元。例如中国工商银行针对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机构等领域的紧急资金需求,主动对接,制定专项服务方案,疫情发生后,工行武汉分行已累计为国药湖北有限公司提供各类融资近8亿元;秦皇岛银行运用“特事特办”原则,针对涉疫防控行业企业的相关贷款需求,提供上门服务并减免手续费,简化服务流程,为医药类、防疫类项目贷款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强化涉疫防控金融支持。

(三)满足居民交易消费需求,发挥线上金融服务作用

银行、证券、保险纷纷在疫情期间推出了线上服务,优化和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和场景,通过微信平台、手机银行APP、云工作室、小程序等线上渠道着力解决居民、企业因疫情影响不能在金融机构物理网点进行金融交易以及金融理财的现实需求。在推出账户余额查询、交易明细查询、转账汇款、理财产品购买、定期活期存款互转、信用卡还款、各类生活缴费等线上基础金融服务的同时,各金融机构不断补短板强弱项,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优化客户体验,提升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得性。例如在疫情前,建设银行手机银行客户更换手机后不去网点进行信息更新则无法使用手机银行进行20万元以上的转账,疫情发生后,该行迅速推出了线上人脸识别重新绑定手机设备的功能,直接解决了客户在疫情期间无法出门办理此项业务的困扰。光大银行推出简爱版手机银行服务,放大字体,支持智能语音服务,进一步优化老年人线上金融服务。除开发个人线上服务功能外,各银行机构纷纷优化对公线上金融服务,依托企业网银、手机银行线上工具相继推出了各类线上贷款专属服务,例如邮储银行的“极速贷”、建设银行的“云义贷”、工商银行的“小微e贷”等,整个贷款流程可以在线上自助操作,充分满足客户群体的个性化金融需求。这次疫情也同样促使保险机构大力拓展互联网营销渠道,不断强化科技赋能,确保客户在疫情期间也能获得公司的服务支持。例如新华保险为客户提供了多样化的线上支持服务,包括线上投保、线上签约等在线服务,同时推出了微信回访、自助理赔、新冠肺炎患者同程查询工具等客户服务工具,确保疫情期间金融服务不打烊不暂停。

(四)牵手科技积极服务民生,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温度

在疫情期间,金融机构除了想方设法解决客户的融资、结算等燃眉之急,还在不断探索如何更好的提供金融服务满足民生需求,践行金融担当,让金融服务温暖而可及。例如建设银行手机银行APP开设了抗疫专区,包括在线问诊、疫情信息监测、患者同程、密切接触者、疫情小区、个贷还款延后申请、发热门诊、线上菜篮子、公益捐款;农业银行与专业线上医疗科技公司联合,通过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客户提供预约挂号、在线咨询、远程会诊、电子处方、慢病管理。健康消费、全科专科诊疗等线上线下结合的健康医疗服务;光大手机银行上线推出抗击疫情专属服务区,涵盖了专家医生24小时在线义诊、新冠肺炎实时救助平台、消费者权益投诉等集成功能,与客户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五)牢筑金融安全坚强防线,做好关键领域风险管控

疫情爆发以来,我国金融市场虽然有所波动,但是整体运行平稳,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运转正常。通过前期对金融违法犯罪、互联网金融等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成效,我国掌握并逐步健全了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和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这次疫情期间,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我国牢牢坚持底线思维,在关键领域继续夯实加强金融风险管控,不忽视疫情对金融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一是加大对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和监测力度,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二是关注金融生态脆弱地区,加强正面引导宣传。加大对金融机构网点停业的解释说明工作,避免不实信息引发金融机构挤兑等不稳定因素,严防金融突发事件发生。三是金融管理机构持续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进行监测,评估新冠疫情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的存款业务、中间业务的冲击影响力度。四是有效地防范信贷风险行为,金融机构全面摸排贷款企业的受困状况,积极采用展期、续贷等方式化解疫情造成的阶段性信贷风险,同时持续关注该类企业的后续偿债能力,时刻盯住不良贷款的攀升情况。

三、疫情发生后,我国金融领域面临新的需求和挑战

(一)金融服务面临“宅经济”等新的消费模式和金融需求

本次疫情时间长,全民宅家战役催生了“宅經济”等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如生活物资线上购买、在线问诊、线上理财、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线上保险理赔等,百度数据显示,自1月18日以来,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娱乐与生鲜电商四大行业整体热度环比增长超100%。来自支付宝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用户选择线上理财,支付宝存款理财产品销售增长超100%。不难看出,这次疫情成了新型经济模式的催化剂,加快了宅经济的遍地开花。其实,宅经济从本质上看就是互联网发展的结果,而我国拥有孕育宅经济产生的坚实基础。据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国城市移动网民渗透率为72.7%,全国网民规模达到8.54亿人,较2018年底增长2598万,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61.2%,较2018年底提升1.6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1%。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对不要出门的线上需求不断增加。随着金融科技与生活各方面的融合发展,消费者也越来越依赖线上金融。因此,疫情后时代金融机构不仅要面临消费者消费习惯、交易方式的改变,还要面临金融服务精准供给和金融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即使疫情过后,随着生活、工作逐步恢复正常,一些“宅经济”业态会有所降温,金融机构在今后还是要花费精力在提升线上服务上下工夫,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全面优质的金融服务,才能抓好这次数字大规模应用、消费习惯大变化的历史机遇。

(二)信贷供给面临新的投放方向、投放节奏和投放渠道

受疫情影响,新业态、新市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例如新零售产业、社群商业、大健康产业、与智能工程有关的工业机器人、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等产业;教育、医疗、企业办公等庞大的在线化市场;以5G基站建设、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为代表的新基建。针对这些随着疫情催生的新行业、新的信贷需求,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和信贷投放计划都将进行相应的改变,信贷供给将面临新的投放领域,特别是对公长期贷款的偏好发生变化,比如加大对5G通信等新基建方向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因为区域性的不同发展,对差别化信贷政策也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在普惠金融体系构架下,复工复产的民营小微企业产业供应链信贷需求增多,且在信贷获得方式上追求更方便、更快捷的“非接触”信贷服务。同时,数字化的大规模应用,使得金融与科技融合的步伐加快,金融信贷投放渠道的数字化转型提速,信贷申请和投放不再局限于在金融机构物理网点进行办理,更多的线上金融信贷产品诉求增多。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在信贷资源配置上还达不到有效的程度,信息不对称仍然制约着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匹配,供需矛盾仍然存在。

(三)银行体系持续优化,多层次、广覆盖的态势愈加明显

新冠疫情进一步加快了我国银行体系的持续优化,打开了银行机构下沉的空间和开拓了更多的服务场景。在此次疫情中,传统的金融供给主体如六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尖端制造业等大项目、大企业复工复产的主战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雪上加霜”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县域三农领域则给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更多广阔的“下沉空间”。我国构建的广覆盖、多样化、多层次的银行体系在这次疫情中起到了分层次精准对接、分区域精准服务的良好效果和作用,有效地提升了疫情特殊期间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为地方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的作用日益凸显。疫情之后,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社会治理等都将面临深刻变革,为银行体系持续优化、加速转型、构建新生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四)风险管控面临新的压力挑战,风控细化程度亟需提升

疫情过后,我国金融风险管控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不断深化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将面临新的挑战,监管体系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将给改革带来不小的压力。例如我国金融监管手段目前还比较滞后,而金融科技通过这次疫情升级进场,金融科技具有金融风险与技术风险相叠加的特征,很有可能扰乱整个金融秩序,进而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是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使金融业务的边界越来越模糊,金融风险的传导突破了行业和时空限制,有些不法分子利用这次疫情人们对线上消费的习惯转变实施诈骗等金融违法违规行为。最后,疫情将影响部分风险承压能力差的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并且加快了潜在风险客户的风险暴露速度,使得银行机构的不良贷款生成加快,银行的资产质量管控压力再度攀升。例如疫情过后,医用耗材行业将面临新一轮的淘汰,当前对口罩、防护服等的应激需求会逐步消失,医用耗材将面临产能过剩,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将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如果不能打开销售有效回笼资金,新的信贷风险届时将快速攀升,到时银行机构信贷资产风险管控将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

四、疫情后时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选择

(一)加强金融基礎设施建设,确保金融市场稳健高效运行

金融基础设施作为现代金融体系运行的关键节点,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引导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保障。为了更好地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补齐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弱项,我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仍任重道远:一是推动金融基础设施与金融科技的完美结合,搭建先进的金融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手段的优势作用,强化金融市场、支付清算、信用体系等领域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破解市场供给与需求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加强银、企信息共享,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二是建设更加普惠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继续完善农村等边远地区的支付结算网络、征信等基础设施,将服务更加深入到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中,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和实际效果,推动金融资源配置合理有序和金融服务均等化。三是建设更加市场化、国际化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在金融立法、监管标准、信息披露、反洗钱信息监测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不断提出金融基础设施的国际化水准和应对不确定风险的能力。

(二)优化金融机构结构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向好发力

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商业性、开发性、政策性和合作性金融共同发展的格局,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疫情之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持续在优化金融结构体系上发力,根据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提供分层次的金融服务,继续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一是在原有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机构体系基础上,持续优化地方特别是县域的金融机构体系,不断完善地方普惠金融机构体系建设,大力支持农商行、村镇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中小银行机构设立,引导、鼓励和支持存量地方小型银行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转变经营理念,发挥“下沉”优势,聚焦当地小微企业与居民的金融需求,为地方民营小微企业提供更加灵活、便利和高效的金融支持;二是设立专门服务小微企业的政策性银行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充分发挥对社会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三是建立健全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出清无效、低效的金融供给,激发金融机构活力,让金融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服务。鼓励支持优质小贷公司转为小型银行,发挥其经营决策灵活、审批环节少、担保方式多样等优势,提供针对性的普惠金融服务。

(三)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模式,提升地方金融防范风险能力

近期线上金融的快速崛起,线上金融产品的新型化、金融业务的混合化,对现有的金融属地监管形成极大的挑战。面对以科技为核心生产工具的现代金融体系,与之匹配的传统金融监管方式和方法明显落后于现实要求。为了防止监管留白以及打破各领域监管“割据”,我国金融监管要构建监管新思维,摆脱金融监管的各种局限,革新金融监管体系和模式并跟进新金融的发展变化,将金融监管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一是整合金融监管资源,探索金融混业监管新机制。针对金融业务综合经营的现状,以及满足全面监测和有效防控金融系统性风险的要求,从混业经营的角度在金融混业监管机制上创新,逐步降低监管成本;二是培育社会监管新思维,建立社会立体金融监管网络。运用5G金融搭建相互协同的监管信息交流平台,有效发挥机构、居民的作用,开展全覆盖式的机构监管、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消除监管空白或重复监管;三是健全金融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现行政策法规。调整与目前金融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确保金融科技监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四是在补足金融监管真空地带的同时,提高监管容忍度,在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的情况下不放松对风险突出的重点领域和薄弱领域的金融监管;五是创新监管手段,前移金融风险控制关口。提高发现金融风险的能力和敏感度,利用金融科技在监管手段上实现新的突破,进一步完善地方金融监管非现场监管模式。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建立起科学灵敏的风险预测及监控模型,打造智能风险管理体系,在全流程中把控各类风险,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防范风险中的作用。

(四)完善金融应急处理机制,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虽然我国金融业在应对突发疫情、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彰显了金融力量,但金融应急处理能力和机制上的短板还是不容忽视,制度、体系等方面的弱项还有待进一步强化。为了今后能在任何一场突发事件面前淡定自若、泰然处之,金融机构应加快拥抱革新思维的步伐,积极构建金融应急处理新机制,有效提升危机应对能力:一是健全金融应急处理体系机制。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和机制,分类分层级完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细化突发事件各个等级的情景准备、注意事项、风险逐步分析等,并建立典型突发事件情景,定期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模拟演练,增强各个部门和系统的协同性,确保处置预案科学规范、切实可行;二是建立金融系统应急应用平台。通过5G的万物互联特点,搭建全国金融系统大数据应急应用平台,实现大数据的在线监测、超前预警和高效处置以及经验成果的共享。借助金融科技手段真正落实全面金融突发事件风险管理,提升对黑天鹅和灰犀牛突发事件的风险应对能力,提高智能风控能力以及应急处置能力。

(五)加速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构建实时智能金融服务体系

疫情后时代,金融机构要在严守底线的前提下继续朝着科技化不断发展,勇敢地按下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加速键,加快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并提升各项免疫力:一是加快金融科技与金融场景的深度融合。随着5G应用的逐渐展开,在支付结算、产品服务、信贷供给等方面创新非接触金融服务方式,加码线上业务,使流程更加智能化、风险把控更严格化,在普惠金融、财富管理、国际业务等领域,让用户享受一站式金融服务,不断提高普通民众获取金融服务的便利性。二是构建非接触式金融服务生态系统。在传统金融服务的基础上,丰富线上非金融服务内容,构建金融服务和非金融服务为一体的非接触式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提供嵌入生活、实时智能响应客户需求的全方位、广覆盖金融服务体验。三是利用金融科技拓展普惠金融手段。金融机构可以充分运用云计算等技术,对服务范围内的企业、家庭、个人的信息进行搜集、储存、处理、量化及科学定性分析,进而通过信息提供符合对方需求的服务产品和方式,突破原有的“见面式”普惠金融方式,借助科技转化为“虚拟式”线上服务方式,使普惠金融的触角延伸范围更宽,受惠更多的人群。

参考文献:

[1]胡晓宁.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思考[J].中国金融,2018年03期.

[2]马晓曦.做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法[J].中国金融家,2019年03期.

[3]王剑.寻找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蓝海[J].金融经济,2019年第13期.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芷江侗族自治县支行

猜你喜欢

实体经济疫情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浅谈我国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