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才

2020-12-28曾国藩

学生导报·高中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陶铸末尾仁义

曾国藩

①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所向而已。民之生,庸弱者戢戢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俗之于人心也,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

②先王之治天下,使贤者皆当路在势,其风民也皆以义,故道一而俗同。世教既衰,所谓一二人者不尽在位,彼其心之所向,势不能不腾为口说而播为声气,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为习尚,于是乎徒党蔚起,而一时之人才出焉。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有以功利倡者,其徒党亦死功利而不返。水流湿,火就燥,无感不雠①。

③今之君子之在势者,辄曰天下无才,彼自尸于高明之地,不克以己之所向,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而翻谢曰:“无才。”谓之不诬可乎?否也。

④十室之邑,有好义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中之尤者而材之;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然则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②以上,皆与有责焉者也。

⑤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以坏风俗而贼人才。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一有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

【注释】①雠:应答,响应。②一命:泛指官职低微。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焉    B.者    C.也    D.乎

2.对第②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的帝王教化人民没有不用仁义道德的。

B.普通的众人能够听从贤能和智慧者的号召。

C.倡导仁义的人追随者会为仁义而义无反顾。

D.号召功利的人追随者会为功利而决不回头。

3.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话,把它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

所从久矣

A.第①段末尾 B.第②段末尾 C.第③段末尾D.第④段末尾

4.概括本文的寫作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 A(“古代的帝王”应为“贤能智慧的人”)。

3.B(语意紧承前一句而来)。

4.这篇谈论人才的文章首先提出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社会民风。接着,论证培养人才的方法:统治者要使人才当路在势,处于高而上的地位,每一个士大夫都要担负培养提拔人才的责任。文末提出希望,呼吁当权者、士大夫采纳己言。对当今来说,依然具有借鉴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陶铸末尾仁义
“0”的读法和要领
陶铸劈金匾
久假不归
陶铸的“三不准”和“三不吃”
仁义不过是“客栈”?
意外
蜕皮的季节
Playing with“tl”
陶铸教女儿优雅
曾志与陶铸——红色伴侣生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