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行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20-12-28黄丽华
黄丽华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在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中采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被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的患儿58例展开对照研究,依照患儿临床治疗措施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观察组应用蓝光照射合并白蛋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取治疗措施以后,以对照组为参照,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情况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数据对比结果为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采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对降低患儿机体血清胆红素水平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白蛋白;蓝光照射;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1-0049-02
新生儿黄疸是指出生后由于胆红素代谢处于异常状态所引起的疾病类型,血液中胆红素浓度比较高,导致皮肤、黏膜以及虹膜出现黄染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会导致胆红素水平持续增高,出现缺氧、酸中毒等相关症状,威胁着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生命安全[1-2]。此次研究以对照分析的方式,探讨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采用白蛋白以蓝光照射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本院确诊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共计58例,分析患儿入院救治时间于2019年6月-2020年4月,以患儿临床治疗措施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性别分布比例为19:10例,年龄纳选范围在0~7天,平均年龄(3.69±0.21)天,平均体质量为(3.25±0.28)kg。观察组中性别分布比例为20:9例,年龄纳选范围在0~7天,平均年龄(3.52±0.36)天,平均体质量为(3.24±0.42)kg。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展开对照研究,结果为P>0.05,可展开对比研究。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将患儿放置于光疗箱中,在照射之前需要应用眼罩遮盖眼部,将灯管长度控制为60cm,波长设定为425-475nm,在接受照射治疗时保证新生儿与灯管之间的距离于35-45cm左右。
观察组患儿在接受蓝光照射的同时需要静脉滴注白蛋白进行治疗,将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20ml)和白蛋白(1g/kg)混合后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用药1-2天[3]。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在采取治疗措施后不良反应(腹泻、呕吐、发热、皮疹)发生率。监测患儿采取治疗措施后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以及总胆红素等指标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胆红素水平对比分析
观察组胆红素水平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均<0.05。见表1。
2.2对比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
以对照组3.45%为参照,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59%明显较低,P<0.05,见表2。
3 讨论
根据新生儿黄疸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生理性黄疸以及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即便不采取处理措施可自行消退,但是病理性黄疸不采取治疗措施会恶化为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脑病。
此次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胆红素水平观察者改善情况具有明显优势,结果为P均<0.05,分析原因如下:蓝光照射是目前临床应用范围较广的治疗措施,操作简便,效果理想,能够有效减少血清中未结合性胆红素。白蛋白作为胆红素载体,注射以后能够在体内与胆红素进行结合,从而生成亲水性胆红素,然后再经过胆汁以及尿液排出,能够有效预防、治疗黄疸[4]。两种治疗措施联合应用以后有利于尽快降低黄疸患儿机体内的胆红素水平的同时规避相关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应用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的治疗方式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能够降低胆红素水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美翠,黎丽.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应用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的治疗效果[J].智慧健康,2020,6(08):119-121.
[2] 妮.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7(24):66-67.
[3] 泉泉,李华,刘本玉.分析蓝光照射、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J].中國继续医学教育,2020,12(04):112-114.
[4] 春红.白蛋白复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对TBIL、DBIL、IBIL水平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20,41(01):108-110.